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系统的不断遍及,供电系统内的符合也越来越大,而网络所需带动的设备也从简单化发展至全智能型和多种类型,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配电质量、电能损耗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的固定式无功补偿装置现在已经不能符合现代高压供电系统的实际需要,而运用先进的自动无功补偿技术能够突出实现无功补偿容量智能调整,优化配电电压质量和快速调节功率因数以及最大程度降低线损等功效,更好的达成并提升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补偿技术
1 供电系统无功自动补偿应用的重要作用
(1)无功自动补偿是在无功补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自动 化和智能化特点,与传统的固定式无功补偿装置相比,无功自动补偿 装置更加灵活、高效,对提高供电系统运行效率以及供电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2)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可以提升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电气 设备的有效性,降低了无功损耗,能够有效解决电能浪费现象。
(3)利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可以提高供电系统中有用功率所占 比重,实现电能利用的最大化,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4)提高供电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供电系统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用电。 这些都是无功自动补偿应用的优势所在,对于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水 平具有重要意义。
2 供电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
2.1 固定无功补偿设备。固定无功补偿设备通常采用固定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其特征为补偿形式简便,成本低,但补偿容量要通过停电来人工调整,对功率因数的实时控制非常困难。
2.2 智能跳转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这种装置凭借真空断路器来智能跳转至分组电容器,以达成无功补偿容量的实时控制。和固定无功补偿设备对比来说,智能跳转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造价更高,可能更为符合当下供电系统自动调控补偿容量的诉求,可以达成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智能化。
2.3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此设备由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和滤波设备或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合构成。此类设备能够实现平滑调配无功补偿容量,且整体反映迅速的优势,可其售价也都不菲。
3 供电系统无功自动补偿的实现途径
3.1.应用于固定滤波器和电抗器中
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负荷的相应而出现谐波电流,不 满足电源的实际运行需求,严重影响了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解 决负荷引起的谐波电流现象,可以在固定滤波器和电抗器中设置无功 自动补偿装置,使滤波器产生相反的谐波电流,与负荷条件下产生的 谐波电流进行抵消,进而消除系统的谐波电流,保证电流能够满足电 源正常运行需求。该无功自动补偿技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但是所生成的谐波容易降低电气设备的工作性能,并且还会出现较大 声响。
3.2 应用于回路电流中
回路电流无功补偿是供电系统无功补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 操作是利用固定滤波器,对电感器内部的磁能饱和程度进行调节,进 而实现对回路中的磁感电流的控制,使其保持拧改变运行状态。同时, 回路中产生的磁感电流会受到滤液器的影响,逐渐趋于平衡状态。此 时,如果采用串联的方式将电抗器和滤波器连接在一起,再利用降压 开关降低变压器一侧母线上的电压,便可以实现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
3.3.应用于真空断路器中
在真空断路器中应用无功自动补偿装技术时,主要是通过固定滤 波器和电抗器来实现的,其中电抗器的运行需要使用合闸管进行控制,在两个装置的配合作用下,滤液器所生成的电流会在一定相对稳定状态下保持不变。并且,还可以通过对系统以及电气设备的电压的调控,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降低系统的无功损耗,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4 供电系统内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选型
以往的供电系统都配置的是固定无功补偿装置,可伴随现在电网 用户对于其负荷、运行、性能等要求的日渐升高,固定无功补偿装置 这类老式的无功补偿装置以及不能满足现今的配电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供电系 统能够把电能凭借高压输配电装置,更为安全、可靠、连续、合格的 配送给广大电力客户,更为符合广大客户经济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所以供电成为了我国配电网络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预算为了实现消减电网的无功能耗、压缩线路损耗、提升动态功率因数,通过探究对比后,现有的供电系统应首先选取智能跳转电容器补偿设备这类无功补偿装置来建设高压供电系统,其主要理由有:
(1)该设备的性价比更高,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2)智能跳转电容器补偿设备类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更为先进,性 能更稳定,无功补偿作用更好;
(3)该类设备能够达成智能控制系统无功补偿量,对于功率因数 的控制更快捷;
(4)该类型装置操控便捷,维护容易;
(5)该类设备能够和配电网络内的其他供电设备更好的兼容,实 现高于供电系统的优化;
(6)串联电抗器能够调控跳转涌流,同时还可调整谐波,其无功 补偿功效更佳。
5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方法
5.1 正确选择智能无功补偿的方式
(1)要坚持动态补偿与固定补偿向结合的方式。在选择无功补偿方式时,必须将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到一起,以期实现无功补偿的灵活性。
(2)要坚持综合型智能无功补偿方式。由于采用单相补偿技术花 费的费用较高,通过智能综合补偿,可以有效降低补偿技术所需花费。 同时,采用智能综合补偿,也是保障无功补偿实用效果的必然需求。
(3)快速跟踪补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补偿技术,使其与稳定态补偿技术结合使用,是电力自动化无功补偿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5.2 正确选择电力系统中智能无功补偿投切开关
(1)固态继电器
作为电力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投切开关,固态继电器可以针对预设 情况立即作出反应,由于在投切过程中没有额外的负荷产生,所以设 备不容易损坏,使用期限更长。使用固态继电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 发生谐波,也会对设备造成一定损耗。
(2)一体化智能开关
该设备实际上是固态继电器和接触器并联使用的结果,作为投切 开关,它兼具固态继电器和接触器的优点,投切速度快,能量损耗低。 不过一体化智能开关造价相对较高,推广阻力较大。
(3)智能一体化开关
它是低压真空技术和永磁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结合的产物,不 仅可以实现电容过零投切,而且具有经济效益较好、安全可靠、使用 周期较长的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系统中应用无功自动补偿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供 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提高供 电质量和供电效率,对于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无功自动补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又午,章青,赵小松,张志飞,张永丹. (2016).基于多体理论模型的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38(4), 127-130.
[2]钱政,申烛,罗承沐.(2015).电子式光电组合电流/电压互感器中的相位补偿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26(24), 40-44.
[3]赵勇,荣民,廖延彪.(2003).用于海洋井下温度检测的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及补偿技术.中国激光, 30(1), 75-78.
[4]唐飞龙,李明禄,曹健.(2013).网格环境下的一种事务协调机制及其补偿技术.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0(12), 1796-1800.
[5]刘又午,盛伯浩.(1998).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及应用
论文作者:钟春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供电系统论文; 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流论文; 谐波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