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欧阳辉论文_欧阳辉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 呼吸内科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NIPPV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支气管镜+NIPPV进行治疗,组间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通气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通气时间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好,不仅改善了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减少了分泌物,保持了呼吸道通畅,而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镜;无创正压通气(NIPPV);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诱发了更多呼吸道疾病的而发生,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较常见[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主要是由于气流的不完全可逆受限,引起的特异性炎症[2]。该病病程较长,治愈较难,且呼吸困难症状严重[3]。因此,在临床上研究如何更好的治疗慢阻肺便成了呼吸科医生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研究应用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80例患者分组对比,其结果数据汇总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80例,经我院护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自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我国慢阻肺的诊断标准指南。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10.4)岁,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5±0.3)月,实验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10.6)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6±0.5)月。对比其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不明显,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NIPPV进行治疗,给予常规抗生素、解痉、平喘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吸氧。进行正压通气时,指导患者有效呼吸,逐步适应正压仪器通气,根据患者对仪器的适应性过程,调节通气量,改善呼吸。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进行治疗,术前进行局部麻醉,通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仪器 OLYMPUS-BF-P40,从患者鼻腔插入气管,用支气管镜探头采集气管内的分泌物,同时根据支气管镜反映的图像,有效的吸出分泌物,,若痰液粘稠不容易吸出,可以选择肺部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生理盐水的灌洗,再进行吸出,可以反复进行,每次间隔2天,可持续反复应用支气管镜进行灌洗1~2周。应用支气管镜采集的气管分泌物,送检进行细菌培养试验。

1.3 疗效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了呼吸困难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较多。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14.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结果指数中通气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組间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内容可见表1。

2.3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感染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4例,呼吸衰竭出现3例,实验组总并发症率5%为低于对照组17.5%,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阻肺(COP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呼吸道疾病[4]。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COPD主要发病与吸烟和空气污染有关[5]。该病病程较长,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改变,且容易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可能会由于长期治疗无效,并发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6]。在临床中治疗慢阻肺主要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正压通气以及支气管镜治疗。本文主要研究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式进行COPD的治疗。基础药物进行抗感染,平喘解痉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该疾病。应用支气管镜治疗,可以进行气道细菌的培养,通过对肺部进行灌洗,减轻肺部炎症,且NIPPV治疗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可以更彻底的治疗该疾病,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中实验组采用联合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通气时间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NIPPV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了呼吸困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娟,郭红荣,鲍敏.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1(02):377-379.

[2]姜俊广,王海波,陈树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6,18(01):167-170.

[3]谷刚,田科.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1(03):659-660.

[4]庞创生.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2(25):98-99.

[5]江燕珺.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31):6-8.

[6]潘虹池,冉梅,张雪漫.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7(04):13-16.

论文作者:欧阳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欧阳辉论文_欧阳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