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形知识论文_杨学英

如何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形知识论文_杨学英

杨学英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二高中 155811

摘要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让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能够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对于我们学习历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挖掘 历史 教材 隐形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让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能够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对于我们学习历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从如下几个反面谈应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形知识。

一、 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类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中国古代历史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于此相类似的有中国古代史春秋和战国时期,即要求学生明白,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又要求学生明白,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确立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减。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被隐没于教材的删减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的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一个“夏威夷,1898年吞并”,反证了孙中山不是在美国建立了兴中会。在“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图上,表明了19世纪末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这两块“干净”的土地。所以,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

四、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人出意料的题往往就在注释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这可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科学家;调,指户税,实质上人头税;《周髀算经》,《周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示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是不能忽略。

五、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技巧上,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如“春秋时期,铁器已在、手工业生产上使用”。一个“已经”否定春秋开始实用铁的观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药时发明的,具体哪朝哪代?没有讲,否定了唐时发明火药的说法。“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有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些和民用有关的工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产品的同时,还向中国输出本”。教材用一个“同时”加“还”字,准确地表明在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商品输出并未所取代。否定了帝国主义时期强烈侵华手段主要是资本的输出的特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清亡于何年?辛亥年,1912年。这两个答案都对,辛亥年,一般指1911年,所以清亡于辛亥年决不等于1911年,因为1912年2月12亿宣统退位时,不是辛亥年腊月25日。

六、悟性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点,紧扣大纲,对教材若即若离,全凭学生对所给信息的领悟,一对教材话的理解,如“1914年,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教材这类表述,你看的出中日交战了吗?没有。日德之间呢?实际打了,打败了德国人,才把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里的铁路和地盘占为己有。又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等地,处于军事优势”。根据教材这段话,你能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英参与过对日战争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19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的战争对拉美独立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吗?你能否肯定回答?

七、大纲教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成配给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有的知识点,大纲中有明确要求,而课本中只字未提。有的知识,大纲上未要求,课本上未提到,是老师有的教学参考书中讲的不讲也行,但讲了更完善,更有利于高考中的分析材料。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段经济恢复和过度时期,教材上虽然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篇内,但有定1957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那么这个恢复过度叫什么社会呢?教参上补充了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算对中学生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个完整的交代。有如意大利的统一,课本交代的外来势力中没有说西班牙,教材补充了西西里王国是西班牙属地这个史实了。

论文作者:杨学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如何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形知识论文_杨学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