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工艺遇上阳光少年论文_杨晓 宫永峰

当老工艺遇上阳光少年论文_杨晓 宫永峰

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中心学校 264500

崖子镇中心学校地处农村,丰沃的土地孕育了许多妙手生花的民间老艺人,也流传下来不少匠心独具的经典作品。布贴画就是其中较为出众的一门传统工艺,然而老手艺却因后继无人即将失传。为了让老工艺在孩子手上得以传承,我们把民间工艺引进了课堂,旨在以“愉悦教育”为理念,打造底蕴深厚、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的阳光少年。

一、课堂主阵地——学工艺

在创作“和谐美”主题作品时,梓桐组打算创作一幅《孔雀牡丹图》,小组先使用传统叠压法制作,剪出的翎毛毫无立体感。如何将平面布贴画做出立体效果呢?经过实践,孩子们最终发现“夹丝线”这一宝贝粘贴在翎毛最外圈,就会虹彩光泽、栩栩如生。最后大家用40个大小不一的翎毛,成就了一幅人人叫绝的布艺佳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剪贴实践中,学生动手操作变得更加仔细认真了,孩子们渐渐地养成了细心和耐心的好习惯,做事情也有条理不浮躁了。课堂主阵地让孩子们实实在在地学了几招。

二、社团朋友圈——精才艺

乔泽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但是对布贴画的色彩搭配却有着独到的见解。我把她在班上做的“踏雪寻梅”作为奖品颁发给她。当她把作品带到社团时,好多同学都围着她问东问西:“这花瓣一层一层的,怎么做的呀?”“花蕊这么小,如果我剪的话,一定会把它剪断的……”一时间,乔泽英成了社团里的小明星。她经常跟我分享自己的喜悦,我顺势引导她,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好朋友,或者把做布贴画的窍门教给其他同学。于是,在她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多,手艺越来越精致,作品越来越出神入化。社团朋友圈让孩子们的才艺真真正正地精了几分。

三、家庭大舞台——秀手艺

去年,我们学了一个“布堆花”的技巧,小组长姜鑫磊提议:“老师,咱也建个群吧,您把这个‘布堆花’录成视频,发到QQ里,能方便我们交流。”于是“布”言“布”语群诞生了。孩子们的作品视频一个个地反馈回群里,来自不同家庭的创意作品时不时地出现在群里,有的同学还利用周末当起了伙伴们的小老师,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家庭大舞台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地秀了一把。

布贴画让老工艺与阳光少年们擦出爱的火花。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我和学生们将追寻特色学校创建的脚步砥砺前行、永不停歇。

论文作者:杨晓 宫永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当老工艺遇上阳光少年论文_杨晓 宫永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