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不同类型幼儿园千名幼儿情绪管理状况调查论文

成都市不同类型幼儿园千名幼儿情绪管理状况调查

卢曼斯,王小姝,徐兆儿,王 倩,阚 丽

(四川省成都市启文幼儿园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 情绪管理是指从情绪识别、控制、改善到最后的目的是能转化或服务于幼儿社交能力的一种技能。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地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综合调研,科学统计出数据,分析出本地区幼儿在情绪管理过程中的哪一个具体环节出现了问题,从而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幼儿;情绪管理;情绪识别;情绪现状;局限性

一、调研情况分析及结论

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情绪管理现状,最终能找到幼儿情绪管理问题的突出点,并为本园幼儿以及本地区甚至其他地区幼儿情绪管理引导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本次调研选取了成都市温江区域内及区域外不同层次的公立园及私立园共8 所进行了前测调研,同时本园也进行同步调研。

第一个调研的板块是幼儿情绪管理的最基础环节,识别情绪环节。对于情绪识别的测试,9 所幼儿园各年龄段各选取一个班级,参与幼儿共856 名(托班116 人,小班216 人,中班234 人,大班290 人)。排除26 份无效后,托班幼儿参加人数为90 人,小班幼儿参加人数为216 人,中班幼儿参加人数234 人,大班人数为290 人,问卷的有效率达到了96.96%。根据填写资料,托班幼儿年龄由2 岁半至3 岁半,小班幼儿年龄由3 岁至4 岁,中班幼儿年龄由4 岁至5 岁半,大班幼儿年龄由5 岁至6 岁。

调研分为两个范畴共三个部分:幼儿情绪识别测试、以家长及教师角度对幼儿情绪状况进行测评。情绪识别板块,我们分别采用了四张明显清晰的儿童情绪图片给幼儿,主要检测幼儿对心理学上公认的人的四种基本情绪——高兴、恐惧、悲伤、恐惧的识别。托小班幼儿由教师一对一进行测试,教师说出4 种情绪,幼儿指出相对应图片;而中大班幼儿则是由教师指出图片,让幼儿说出情绪名称。该次检测各园自行决定选取测试期间其中一天对在园幼儿进行评测。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个数据有力的证明采用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康复速度,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鉴于本次调研目标旨在了解本园幼儿与成都市不同背景的幼儿在情绪管理这方面的状况与差异,为日后本园的研究方向作基础,故统计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独立双人录入数据作核实,然后按年龄段得出幼儿能识别指定情绪的人数及百分比,在情绪状态各范畴上没有困难、有轻微困难及有困难的幼儿人数比例。

SDQ 调查表是由心理学家Robert Goodman 于2005 年设计,用以作初步调查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表格,至今已经被翻译成86 种语言及不同版本。这也是当今社会最广泛运用的调查工具,普遍用于研究工作、医学及教育行业。此调研表主要调研分析幼儿的情绪征状(包括身体状况、担忧、不快乐、依附情况及恐惧)、操行问题(包括脾气、服从性、打架、说谎及擅取物件)、过度活跃(包括不安、手忙脚乱、分心、冲动及坚持)、朋辈相处(包括孤单、好友、受欢迎程度、被欺凌及与成人相处)、社交发展(包括体贴、分享、照顾他人、对弱小的关顾及乐意帮助)五个方面,而每个方面有5 句描述句子,全部共25 句描述句子。前四个方面主要综合性的检测幼儿情绪方面的内化及外化的困难,最后一个方面主要探测幼儿的长处。填表人按过去最近半年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完成调查,如果描述句子能反映即“完全真实”,如果描述句子不能反映幼儿表现即“完全不真实”,如何只反映部分幼儿表现则是“部分真实”,得分分别为0、1、2,即每个部分最高得分为10 分,总困难分数最高为40 分,而长处最高得分是10 分。测试句子有由正面描述幼儿表现,也有从反面描述幼儿表现,用以排斥填表人随意选择答案,影响结果。在较早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此问卷在成都地区中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60)(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2005)。

综合两种调研情况来看,在幼儿情绪管理方面,应该根据幼儿对情绪的识别度来针对性的帮助幼儿识别自我情绪,再根据幼儿在实际生活学习中的具体的情况,针对性的先解决幼儿的突出问题,再综合性的整体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最后辅助幼儿将情绪管理能力用于辅助社交能力,使其变成幼儿生活中的一项优势。

对于有关幼儿情绪现况的检测,我们对9 所幼儿园各年龄段共发出SDQ 问卷2400 份,针对1200 名幼儿在家长及教师的角度对他们的情绪管理情况进行测评,我们采用的是SDQ(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长处与困难调查表,让教师和家长针对同一个幼儿各做一份SDQ 调查表。对象为各园选定的每个年级一个班的幼儿,教师向家长派发问卷并于一星期内交还园方,再送回本园。透过家长与教师使用同一份调查问卷,更客观地综合家长与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提高调查的参考价值。

具体到每个年龄段来看幼儿对每种情绪的识别度,随着年段的递增幼儿对各种情绪的识别度越高,幼儿在中班后基本的语言能力及理解能力已经相对完善,因此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对情绪识别度的差异不大。综合所有幼儿的情况来看,所有幼儿对高兴的识别度最高,其次是悲伤、生气和恐惧。对情绪感知才能识别,因此我们可以参考数据分析得知,幼儿很容易高兴,不易感到恐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幼儿简单的事物都很容易让他们感知到快乐,而很多事物幼儿并不恐惧害怕,除开幼儿没有恐惧的经验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幼儿没有很全面的感知恐惧,所以我们经常称幼儿“天不怕,地不怕”。因此,针对解决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弱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在托班阶段,幼儿对情绪识别的能力是影响幼儿情绪问题的关键。在小班阶段,幼儿识别情绪的能力也相对偏低。在中班和大班阶段幼儿识别情绪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对四大基本情绪中的恐惧幼儿识别度偏低。综上所述,排除特殊个案的情况下,针对托小班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帮助幼儿识别四种情绪;而在中大班阶段,我们应该重点帮助幼儿识别恐惧和生气两种情绪。

第3种情况Wλ=1,WMAC=0.2,wp=1,在上一种情况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修正参数变化量的限制,即式(7)的模型修正问题。

这样我们就能从情绪识别认知,到现实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长处,全方面检测幼儿在情绪管理中识别、调控及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出科学的引导方法。而在此次的SDQ 的调查中,收回2204 份问卷中,排除104 份无效后,托班幼儿参加人数为135 人,小班幼儿参加人数为298 人,中班幼儿参加人数285 人,大班人数为332 人,问卷的有效率达到了95.28%。表4、表5、表6(见附表)分别针对SDQ 中的困难部分分具体项目困难度、整体困难度以及长处部分进行统计。

总体来看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在SDQ 调查表反映出来在情绪方面存在问题,细分到每个年龄段来分析,随着年龄段的递增,幼儿在情绪方面的困难有所降低。细分到每个年龄来看具体突出困难,托班、中班、大班幼儿最突出的困难在于过度活跃和操行问题;小班的幼儿最突出的困难在于操行问题和朋辈相处。其中小班幼儿在情绪征状、操行问题、过度活跃、朋辈相处方面的困难度都比其他年龄段相对较高,这是由于幼儿在小班开始自我意识、对周边的环境事物的感知度也更高了,小班的幼儿又不能达到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的自控力,因此小班幼儿在情绪表象和困难度上凸显,因此这也是幼师、家长应该特别注意此阶段对幼儿情绪的引导。虽然情绪征状方面只有10%左右的幼儿有问题,但是此处检测的多是情绪的表面征状,然而社交发展、朋辈相处、过度活跃、操行方面都会影响幼儿整个心理状况、情绪的稳定以及幼儿的综合发展。在社交发展方面,幼儿的整体困难度较大,而且在随着年龄的递增幼儿的社交发展困难度越大,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而家庭和幼儿园幼儿对谦让、合作、倾听等品质的养成度不够等多种原因导致,这跟我们在园发现中、大班幼儿对于平时游戏和生活中的竞争的好胜心十分强烈的情况一致。综上各板块数据来看,幼儿已经表现出了社交能力存在问题,这与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方面息息相关。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幼儿在情绪识别方面问题较为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也有问题。

从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幼儿在过度活跃和操行问题上的困难相对较大,其次是朋辈相处和情绪征状。

在幼儿识别情绪能力测试中,在纳入的856 份结果中,在856 名幼儿中,有7 名幼儿(分别散布于托、小班两个年龄段)未能识别4 种情绪,占整体参与测试的幼儿的0.84%。只能识别1 种情绪的有34 名幼儿;能识别2 种情绪的幼儿共109名;能识别3 种情绪的幼儿共有226 人;能识别4 种情绪的幼儿有454 人。我们用表1、表2、表3(见附表)分别从幼儿识别情绪的数量、与同年龄段及整体结果的对比三个角度来统计。

二、局限性及建议

本次调查原定共邀请12 所幼儿园与本园同步进行调查,其中有4 所于调查开展前因各原因退出。虽然最后参与的8所幼儿园已涵盖区内、区外、公办、民办幼儿园各层面,但仍可以再把调查范围再扩大,增至向类别最少有3 所幼儿园参与,让数据更具代表性。

由于情绪识别部分由各园所选定的班级教师负责,故整体结果可能会因为进行测试的教师的引导或提问方法不同而有偏差,因此建议应由同一研究员进行测试而保持结果的一致性。而在SDQ 问卷结果中,经常出现就幼儿同一表现但家长及教师持完全相反的观察结果,虽然本次测试是每题均采取两位填表人所填结果的平均分数来解决主观性的局限,但仍排除不了家长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选取最接近幼儿表现的答案,建议由研究员到各园举办说明会,向家长讲解调查原因及处理数据方式以释疑虑。

[5][11] 娜塔丽·萨洛特:《怀疑的时代》,林青译,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8-30页。

附表

王志荣:“建好一个家”,体现的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换句话说,叫做“基层组织建设,从建家开始”。家乃康乐温馨之场所。建家,即建设老干部之家,它承载着老干部的安乐、欢畅、豁达和梦想。

表1 幼儿情绪识别测试结果-识别情绪数量(与同年龄段幼儿比较)

表2 幼儿情绪识别测试结果-各种情绪的识别结果(与同年龄段幼儿比较)

表3 幼儿情绪识别测试结果(占整体百分比)

表4 SDQ 困难部分的结果-分年龄段

表5 SDQ 整体困难的结果-分年龄段

表6 SDQ 长处部分的结果-分年龄段

参考文献:

[1]孟祥敏.家园环境中小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王影.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董阳.3-5 岁幼儿情绪理解、母亲元情绪理念和社会行为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132(2019)31-0186-03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175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卢曼斯(1978— ),女,汉族,香港人,教育总监,研究方向:儿童行为及情绪发展。

标签:;  ;  ;  ;  ;  ;  

成都市不同类型幼儿园千名幼儿情绪管理状况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