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贝克与法国后现代精神_文学论文

乌尔贝克与法国后现代精神_文学论文

乌勒贝克与法国后现代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贝克论文,法国论文,后现代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03)03-0027-04

米歇尔·乌勒贝克生于1958年,5岁时被父母抛弃,以后被托付给外婆抚养。他的父亲 是高山向导,母亲是麻醉师。他从小失去母爱,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下长大,养成了独 立性格。他崇信善良,将它置于才能和智慧之上。他的创作生涯不长,但是一写作就取 得了成功。他开始时写过散文和诗歌,1996年他的诗歌集《战斗的意义》获弗洛尔奖。 他的首部小说《搏斗域的扩张》深受读者喜爱。小说描写一位信息技术员的遭遇。他对 自己的职业无太大兴趣,喜欢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的行为及其平庸的处境。他在设置电 脑程序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认识到人类行为的放任程度,表现在性行为和经济发展领 域,人的能力在这两个方面得以充分体现。这部小说表达了他的基本观念:“一个人的 价值是以他的经济实效和他的性能力来衡量的”。(注:米歇尔·乌洛贝克:《基本粒 子》,罗国林译(海天出版社,2000),第405页。)小说开始描写的一位女郎的脱衣行为 已经摆脱了俗套,再不是为了表达勾引男人的欲望,而是为了自行其乐,体现姑娘们的 性本能。这是作者表现现代人体现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观念的一种方式。

同样的描述也反映在震撼文坛的第二部小说《基本粒子》中。这部被法国《解放报》 称为“巴尔扎克式”和“萨特式”巨著的小说,企图用性故事来制造轰动。乌勒贝克成 功了,他在平庸中发现了不凡。事实上,中国人所说的“少见多怪”,多见不怪,就是 同样的道理。性泛滥的结果只能引起人们从生理到人格上的强烈反感。作者在这本小说 中主张的观点仍然是“张力”:两兄弟在性问题上所持的两个极端,性放纵和性冷漠, 是人的这种张力无限扩张的必然结果。无论是放纵还是冷漠,都要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受 社会制约的轨道上来,这就是这部小说令人深思的地方。

法国的某些语言学家和文学家都认为乌勒贝克可以代表法国后现代主义作家,译者接 受了他们的推荐,但这里译介的既不是他的小说,也不是诗歌,而是散文集《生存—— 方法论》(注:Michel Houellebecq,Rester vivant (Flammarion,France,1997).)中的 部分章节。有人译为《活着》,想必是同一本书。这些章节集中了作者对当代人的人格 认识和分析、对文学创作特别是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揭示出作为后现代人群中的个体 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自己的不甚知之,不懂得如何摆脱自己的烦躁情绪;承受痛苦时, 往往不能自拔,并且介绍了自拔的方式: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找到内心的自我,准确 定位,以便找到应对的措施。

其实,在法国舆论界,乌勒贝克一直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1998年9月的法国《费加 罗杂志》称:“米歇尔·乌勒贝克是新一轮文学浪潮的时尚小说家。看到后现代派对这 位年过40、已是筋疲力尽的中年人大献殷勤,实在是一种绝妙的讽刺。而他与他们是不 共戴天的对立者。”(注:《基本粒子》,第378页。)

人们对同一位作家产生截然对立的看法,是件正常的事情。后现代派来大献殷勤,必 有缘由可溯。问题不在争论的内容,而是争论的实质。我们从乌勒贝克那里感受到的, 是他对后现代精神实质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从根本上讲,有助于现代人正确认识个 人和社会。

“后现代”应当是西方特有的,而且也是在变化和争议中的一个概念。在为后现代主 义争得沸沸扬扬的美国,概念和观点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用一种后现代观点去看另一种 后现代观点,就可能发生对峙和争论。“大献殷勤”也好,“不共戴天”也好,实际上 是对同一作家的不同评价。我们要考察的是,他的观点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趋势还是颓 废的潮流,这样才可以确定作品的价值。

美国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将后现代化社会定义为一种人际活动,以强调人的内在关系的 实在性为特征,把这些关系描述为内在的本质的和构成性的确定个人身份的东西,包括 个人与自然环境,与家庭,与文化的关系等等。他们认为,人与祖辈的传统的思维和品 格一脉相承,是没有根据的,现实的社会条件和环境才能构成人的品质和特征。因此后 现代人特别看中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乐于接受交往的享受,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处事, 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的“有机主义”决定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亲情关系,因此他们 看重人类非凡的自决能力,致力造福人类和生态改善这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有意将人的关注转向观念层面和意识层面成为这种后现代精神的主体。持这种观点的人 认为,世界性危机的根源再已不是自然环境,而是人类忙碌的双手和大脑,人类的观念 和意识左右着人类的进步和交往。这种后现代思潮对复杂的人类社会表现出来的一切现 象所进行的思考和争论,是对人类进步和本性的关注,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点,非常切 合乌勒贝克的观点和焦虑。

我们在《生存》的法文版封底上读到这样两行字,称该书反映的是“对所有现代现象 的辛辣目光”,换言之,是作者对现代性的一种审视和批判,是一种新的精神追求。作 者的观点,和在美国产生的与时髦的、广泛认可的解构主义誓不两立的另一种后现代精 神相吻合,它是“重构主义的、乐观的、合乎规范的”,(注:大卫·雷·格里芬编《 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125页。)它不仅要克服分裂,寻 找整体性,还要拯救精神,重新发现能够给人类存在赋予意义的合理的精神基础。作者 深刻认识到当代人精神状态的基本特征是忙碌的双手和大脑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人们紧 张的神经和繁忙的工作造成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不幸。他针对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这个现 实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鼓励人们面对现实中的不幸,寻求解救自己的办法。作者向 人们建议以创作诗歌发泄情绪,谈及的内容是文学创作,给人的启示却远远超出了这个 范围。他批判削弱人类意志的消沉情绪,倡导人的能量的发挥,宣扬重构的主张。这种 主张的主旨是摆脱统治和破坏的能量,摆脱天国的能量和上帝的旨意,从相互关系和尘 世的能量中汲取力量。把握了这种精神,即便遇到焦虑忧伤,也能冷眼观察世界,找出 应对措施。这样的人不仅能自身解脱,而且能关注人类现状,以解脱人类苦难为准则。 他们关注到受害最为严重的人“在一种社会制度下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反常事物的反 常之处”。(注:《后现代精神》,第128页。)

阅读乌勒贝克的作品时,我们发现了他所宏扬的这种精神。我们在“首先,有痛苦存 在”和“说出来”这两篇短文中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焦虑心情和忧患意识。他不盲目推 崇社会的进步,而是处处提醒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危机。他甚 至把痛苦看作是世界之根本,是任何人无法逃避的现实。他注意到每个人的忧患和痛苦 方式不同,人内在的本质决定了不同年龄段的人构成的不同特征。他告诉你,当你感到 痛苦之极时,寻求死亡不是根本办法,而是要“呐喊”。“呐喊”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人性本从“呐喊”开始,婴儿落地的第一声呐喊,发出了以后人世间表现痛苦、摆脱一 切痛苦的前奏。诗人或者作家感受痛苦最多,他们不断摆脱痛苦,在不断创新的结构中 去发出声音,以求他人的共鸣,这才是有价值的创造。乌勒贝克主张“呐喊”,号召有 话想说的人去写,实质是在号召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充分展现“人的张力”,以 体现人的真实价值,这才是后现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后现代精神所提倡的充分施展话语 能量,解放话语结构的核心主张。

后现代精神对话语结构的解放,不仅是对语言学的贡献,而且是对科学知识认知的冲 击和发展,正如法国后现代思潮理论家利奥塔所说:“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我们可以 说,40年来的所谓尖端科技都和语言有关。”(注: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 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第1页。)他在反对传统语言观,强调语言概念广义 化和语言事实扩大化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陈述”研究。这种陈 述,犹如语言游戏,需要有约束的规则。游戏的输赢无关紧要,只要是玩,人人都可以 试一试,尤其是在大众口语和文学创作方面。然而无论谁玩,都要遵守一条规则,那就 是,“可观察的社会关系”。(注: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 (三联书店,1997),第19页。)无论社会是构成功能整体的还是可以分成几部分的,你 都需要学会向社会发问的方式,认识到社会的同质性或二重性,从中找到问题的要害。 同时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你也会发现个人的微不足道,但是,你可以确定自己的生活目 标。你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关系网中,你可以是发话者,受话者,又可以是指谓,即被 陈述对象,你在这三者中间“移位”,变换着角色。

乌勒贝克在他的《生存》这个小集子里,就在“移位”的过程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 “移位”的标志是人称的变化。当他使用第三人称时,他似乎远离自己,客观陈述“他 人”的事实和观点;当他使用第一人称时,发表的是他个人对社会的体验。读者都是受 话人,但是读者读完以后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作者的陈述为指谓,发表自己的观点 。

乌勒贝克还善于从社会关系中提出问题,发人深思。他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当有新 问题出现,可以继续到社会中去考察,寻求新的答案。正是在社会关系中反复提问和寻 求答案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形成了知识认知和更新的过程。由于他所倡导的后现代精 神的这种“大众化”立场,诗歌和文艺创作被从神圣的殿堂拉到世俗的人间,成为人人 可以实践的行为,“媚俗艺术”成为后现代精神的又一个特征。乌勒贝克在“说出来” ,“终止时刻的诗歌”两节中所建议的就是这种媚俗诗歌的创作行为,简而言之,“只 要有话想说就说,怎么说,随你便”。照这个说法,婴儿从一落地开始啼哭起,就已经 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行为”,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说出来了,就是有意义的行为。

“作为超市和嘲讽的世界”是一篇较为深刻的哲理分析散文。这个标题似乎模仿了叔 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那本著作的标题形式。作者从叔本华的意志和表象概念 入手,分析了他作为当代人对意志和现象关系的重新解读,并对叔本华的意志论提出质 疑。叔本华认为,世界是人的表象,人的意志是自在之物,是不具现象的一切形式,但 是,当意志出现为现象时,便进入了这些形式,成为意志的客体形式。换言之,世界是 靠人的感知存在的,发现世界的诀窍在于意志的坚持和努力。乌勒贝克认为,当代人的 意志在衰退,他已经丧失了自在的功能,成为由外部因素决定的“广告性的产物”,受 “广告性”意义的左右,人类丧失了意志的本性,因而意志的表象失去了纯真,幽默、 嘲讽这些手段在丧志失真的诸如音乐、电影、绘画等作品里完全失去了效益。他竭力主 张利用文学形式将人类意志的真实本质体现出来,因为文学可以吸收各种幽默和嘲讽, 不断在保持自我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在这篇散文中,我们看到作者通过超市广告引起的 购买行为,联想到人类意志在新时期的特征:人们受到广告冲击,在超级市场的欲望分 散,不断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曾经有过的统一意志。人们在犹如广告变换的超市这 个世界里,变得无所适从,漂泊不定。广告规律是对人的虚假自由原则的披露,因为广 告效益形成人们飘忽不定的欲望,实际是对自由原则的核心——人类意志的否定。但是 广告却能在物化个性的过程中,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自由行事,让无话可说的人有了 交际途径,为那些不愿与别人打交道的人打开了互相接触的大门。由此可见,广告促进 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种看法,符合了后现代的一种加强人际关系的主张。

后现代主义在西方还是一个争论激烈的问题,将乌勒贝克归门别类,他本人不一定赞 同。但是,我们注意到他不仅意识到后现代思潮不可否认的影响所在,也感觉到无数的 纷争存在;而他,却在用平静的心态和尖锐的目光面对世界,以冷静的认识和论述评析 这个西方著名文化思潮的精神本质,使我们在无数“主义”的浪潮冲击中,看到风口浪 尖上的亮点。同时,我们也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值得我国读者注意的东西。例如他所推 崇的“张力”,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绝对肯定。他主张完全从人的本性上去探索能力, 实际是对个人欲望的放纵。在《基本粒子》以后,乌勒贝克又有探讨性欲这个人类性征 的新作,然而却遭到评论界的非议。无论如何,乌勒贝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在信息化年 代里的困惑和悲哀:人类的意志似乎完全受控于社会的构成、信息和与其相关的东西。 科技、知识、信息、商品一涌而上,如浪潮澎湃,难以把握。经济高速发达对西方人精 神世界的强烈冲击形成一种巨大的困惑。乌勒贝克的作品反映了他们的困惑,表达了他 们的愿望:希望从能力和张力上找到出路,摆脱一些个人意志无法摆脱的制约。同时, 他也希望这种摆脱要起到积极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不要形成颓废消极、有碍人文 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逆反力量。文学创作作为表达内心世界的理想场所,可以让人类的这 种力得以充分发挥,找到最令人满意的张力空间。

标签:;  ;  ;  ;  ;  ;  

乌尔贝克与法国后现代精神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