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木项目结构的耐久性一直以来都是使用者与设计者都共同重视的问题,与经济和安全的协调、投资基础性的设施有很大的关系,且和国家当前法规、政策还有以后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属于较为复杂的系统项目问题。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相结合,提升土建结构规划的安全水平,结构耐久性以及使用年限,可以使项目结构的耐久性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建设发展。
关键词:土建结构;耐久性;研究
1我国土建构造项目发展
混凝土建造起来了大部分的土建构造。混凝土构造耐久性属于现今结构项目学科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先进研究领域,研究耐久性工作的强化属于以后发展其项目的具体方向,关注混凝土构造耐久性同时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长时间以来,大家觉得混凝土应当属于极为耐久的物料。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许多发达国家才渐渐的了解到原本建成的基础性设施项目在某些环境之下发生早坏损。我国的建设单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当中表明,国内非常多工业型建筑大约三十年之后就必须进行大的修理,处在恶劣环境当中的建筑距离大修大约才二十年。公共楼房以及民用楼房的使用环境与前者相比较而言要更好,大约五十年的时间才会修理,然而类似于室外雨罩还有阳台露天的构件,年限也比较短,大约三十到四十年。港工以及桥梁之类的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耐久性问题要更加的严重,因为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太过单薄而且没有很强的密实性,非常多工程在建成的几年之后就发生混凝土裂纹以及钢筋生锈。耐久性状况如此的严重在于非常多的还正建造的项目依旧没有吸取失败事实的经验教训,仍然按照原来的办法处理。不少城市建造的新公路桥与立交桥,依旧没有于结构构造以及材料之类上采用抗盐蚀等方面的综合措施。甚至于较大的项目上比如已经运行使用的莲花跨海大桥,它的主体构造处于在浪溅区域其采取的混凝土依旧不能防止海水的交替干湿对其造成的侵蚀。依照专家分析,对于我国的基础性设施项目建设还能够延续大约二十年的高潮,然而因为耐久性的疏忽,我们还会面临大约二十年的大修高潮,此高潮也许不用等到很久就会到来,它的耗费将会为起初那些项目施工建设之时投资的数倍之多。
2我国土建构造项目耐久性的详细问题与缘由
2.1我国土建构造项目耐久性的具体问题
(1)项目的规划职工以及项目的管理职工针对土建构造项目耐久性还有安全方面不能够保持足够关注度,特别是较为系统的安全管理概念仍然没有形成,因为人为的失误造成的不符合要求规定的构造安全性状况频繁出现,对结构的耐久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甚至能够使人们财产生命的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2)我国土建构造项目对于火灾以及地震方面并没有很高的防护标准要求,而且针对于别的灾害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制定相应的防护标准。为其构造安全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我国当前实施的规划标准大都只对于构造使用期间它承载力的最大值进行思考,然而国外都主要对于构造保证足够经济合理之后使用年限进行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设计部门在图纸的规划当中通常都不把施工措施考虑在内,施工部门通常也没有对施工进行计算的书册,所以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处理的很具体的问题仅仅能依靠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依照他们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这样在理论根据方面就非常的欠缺。
2.2使土建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状况深入加剧的缘由
(1)因为混凝土检验品质的通常是依靠一个方面的强度性参数作为对其衡量的标准,造成水泥工业的水泥强度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情况,这对于水泥细度而言导致其提升,这些方面对于混凝土耐久性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2)项目施工部门总是不合理的加快施工的进程,特别是政府领导针对工程的进程总会进行不合理的干涉。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品质而言养护时间属于非常必要以及非常重要的,对人来说婴儿的早产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影响,这放到混凝土当中也是同样的。国内很多媒体上对外所宣称的数月就可以建成一条大道或者是修建一座大桥的项目,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以后注定必须耗费大量金钱开展修理工作、不能长期使用的项目。在其他的国家中若是将项目提前完成了就会受到惩罚,因为提早竣工就说明质量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
(3)对项目的环保工作不够重视这使环境愈发的恶化起来,比如酸雨以及废气等等,也属于造成混凝土不够耐久的很关键的原因。
对于提升土建项目耐久性的一些意见
(1)出台相应施工工作的规划性文件,另外对于研究项目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安排,对于耐久性工作一定要加大对其的支持,混凝土构造耐久性属于现今世界上结构项目的学科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沿研究行业。混凝土耐久性探究涉及到很多类似于原材料还有环境方面的特殊化条件,必须与本国具体特征相互结合,完全依照国外的研究成果是不可取的。
2.3建立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修理制度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以后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很低,对于建成的工程没有定期的检测要求,所以对土建结构的检测和评估要在管理体制上给予规范,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应加大维修费用。
2.4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意识
对于风险后果上映提前预测,制度的计划与方案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有关部门应对土建结构工程检修定期检测监督,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进行认证,加强监督管理体制。
(2)加大混凝土构造耐久性研究
若想使得优良混凝土的占比增加,水泥量的占比减少。石、砂以及水泥之类的对于混凝土加工关键的原材料都需要对资源进行大量耗损且破坏河床以及植被,我国目前的水泥每年有五亿多吨的生产量,这当中也同样形成了每年二十多亿方的砂石耗损,长久之后资源就会处于枯竭状态。想要使结构使用的年限增加,那就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对材料进行节约,对于耐久性混凝土而言又需要是矿物掺合料较高量以及水泥使用较低量的混凝土,因此耐久性混凝土刚好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世界针对隧道以及桥梁之类项目的标准规划大致为一百年的工作寿命。由于耐久性不够充分就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引发经济严重损失,在国际范围内很长一段时间都规定把这些项目工作的最低年限深入延长的态势,比如城市环境当中桥梁寿命至少应为一百五十年。
2.5规范管理土建工程安全作业现场
对于土建结构现场作用的安全工作进行重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施工质量符合实际需要,在土建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工作进行控制中,将一些相应标准和规范进行设置,严格避免工作人员进入到土建工程施工现场中,也能够减少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工作,另外施工现场卫生情况也要去注意,现场材料和设备统一防治,避免出现杂乱情况,对于消防用品像是灭火器等要严格规范其位置,放置在指定位置,从而提升土建结构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安全功能工作也是有所帮助的,因此规范管理作业现场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
土建结构项目其耐久性和项目的使用年限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使用期之内结构维持正常功能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加大对于土建结构耐久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强,车滨.浅谈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J].门窗,2016,01:55-56.
[2]黄元雷.土建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低碳世界,2016,10:142-143.
[3]王新.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04:118.
[4]靳绪光.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94.
[5]刘玲.试论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及耐久性[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
论文作者:张富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耐久性论文; 土建论文; 项目论文; 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