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乳腺外Paget病临床病理分析论文_管淑敏 孙丽丽 李莹 安志强 孙万仆

20例乳腺外Paget病临床病理分析论文_管淑敏 孙丽丽 李莹 安志强 孙万仆

管淑敏 孙丽丽 李莹 安志强 孙万仆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457000)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EMPD)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EMPD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存档HE切片,采用Envision两步法对20例EMPD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随访患者生存状况,分析临床病理参数与预后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EMPD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48—85岁,中位年龄60岁。肉眼观皮损呈湿疹样改变,镜检表皮内见数目不等的Paget细胞呈单个散在、巢状或腺样分布。免疫表型:20例均表达CK7,不表达CK5/6,P63。18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复发6例,4例复发后死亡,复发6例中4例切缘阳性。统计学分析显示,有真皮浸润组和无真皮浸润组(P<0.01和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切缘阳性组和切缘阴性组(P<0.01和P<0.05)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病变范围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K7是Paget细胞较敏感和特异的免疫标志物,肿瘤伴表皮下浸润、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关键词】 Paget病;乳腺外;病理学;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09-02

Paget病又名皮肤湿疹样癌,通常分为乳腺型和乳腺外型,乳腺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EMPD)以男性阴囊为相对好发,早期表现与阴囊慢性皮炎、湿疹相类似,容易被忽视误诊,从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人士,本文对20例EMPD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本院1995~2014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EMPD者20例,复习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复习存档HE切片,镜下观察肿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切缘、真皮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1.2 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蜡块,连续切片,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所用抗体包括CK7、CK20、CK5/6、CEA、EMA、P63、GCDFP15(囊性泡病液体蛋白15),DAB显色。所有抗体和试剂盒均购自丹麦DACKO公司。病人采用电话随防,随访日期截止2014年12月31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加权X2检验分析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特征

本组20例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48—85岁,中位年龄60岁,病变部位:男性会阴12例,肛周4例,女性外阴3例,腋下1例,皮损均伴有瘙痒,病史5个月至9年,平均3.8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病理特征

肉眼观:病灶直径1.8cm~10.2cm,病损区表现为皮肤表面粗糙或稍隆起,可有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的红斑、糜烂、结痂或溃破,部分病例在红斑基础上还有疣状增生。镜检:光镜下表皮内均可见数目不等的肿瘤细胞(即Paget细胞),成单个散在、小巢状或腺样分布,肿瘤细胞可达表皮全层,以基底层和棘层下部多见,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淡染或透明,核大有异型,居中或偏位。Paget细胞排列可表现为表皮内点状散在、腺管状或巢团状结构。本组Paget细胞分布除局限于表皮内,6例Paget细胞还蔓延至邻近的皮肤附属器(毛囊为主),9例伴有真皮层浸润,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

2.3 免疫表型

本组中20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K7均强阳性,CEA和EMA大部分肿瘤细胞阳性。CEA阳性率约85%,EMA阳性率约80%。GCDFP15阳性率约50%,CK20有2例阳性。所有肿瘤细胞CK5/6、P63均阴性。

2.4 预后分析

20例均获得随访结果,其中无进展存活16例,已生存3个月—11年,平均5.2年。复发(包括死亡)6例,复发间隔2个月—6.2年,其中4例部分切缘阳性。复发后死亡4例,其中1例远处器官及淋巴结转移者治疗后2月复发死亡。余3例Paget病伴淋巴结转移者均在3个月至1年内死亡。根据浸润情况分成两组:9例伴真皮层浸润组,其中7例复发(4例复发后死亡;11例不伴真皮层浸润组仅一例复发,无死亡病例,两组复发率和病死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成两组:有淋巴结转移组4例均复发后死亡,而16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组仅4例复发,无死亡病例,两组复发率和病死率的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1)。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患者年龄、病变范围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

3.讨论

EMPD大多发生在大汗腺分布较丰富的区域,如阴囊、阴茎、肛周、腹股沟、女阴、腋下、眼睑、外耳道等。东方人以阴囊、阴茎级肛周为好发部位[1]。本组20例中,12例发生于男性会阴(阴囊、阴茎及腹股沟),4例发生于肛周,以老年人好发。临床表现与普通的慢性皮炎、湿疹类似,因缺乏较特征的临床特点常常不易早期确诊。本组中多个病例因“湿疹”有数月至数年的治疗经过,待其确诊时已有真皮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对于上述部位临床久治不愈的皮肤湿疹样病变需高度重视,必要时活检确诊。

表皮内出现异型细胞的肿瘤还包括Bowen病,浅表播散型恶黑、皮肤淋巴瘤等,除各自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外,Paget病的免疫组化特征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Paget细胞表达低分子量角蛋白(尤其是CK7),CEA、EMA和GCDFP15[2],且粘液蛋白染色阳性。浅表播散型恶黑瘤细胞表达HMB45、S-100,不表达CK7;Bowen病起源于鳞状上皮细胞,常表达CK5/6、P63,不表达CK7、GCDFP15、CEA,且粘液染色阴性;皮肤淋巴瘤侵表皮者通常为T细胞淋巴瘤,表达CD45、CD3、CD43等,不表达CK7、CEA、GCDFP15等。

目前,EMPD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放化疗等,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3]。但要取得较好效果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且手术要保证切除范围和深度,防止切缘残留。所有患者术后均应长期随诊,一旦复发应及早再次手术切除,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Yang W J,Kim D S,Im Y J,et al. 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 of penis and scrotum[J].Urology,2005,65(5):972-5.

[2] Liegl B,Leibl S,Gogg-Kamerer M,et al. Mammary and 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83 case[J].Histopathology,2007,50(4):439-47.

[3] 胡红华,程浩。乳房外Paget病19例临床与随访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5):609-12.

论文作者:管淑敏 孙丽丽 李莹 安志强 孙万仆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20例乳腺外Paget病临床病理分析论文_管淑敏 孙丽丽 李莹 安志强 孙万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