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建筑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实行建筑产业化已成为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产业化具有寿命长、效率高、质量优、更绿色的四大优势。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前景十分广阔,能够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紧张问题,促进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生产率,降低建设成本,在我国必将不断深入发展。
关键词:建筑产业化 装配式住宅 发展趋势 广阔前景
当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变革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变革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实行建筑产业化已成为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引领企业变革,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则是目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1建筑产业化的概念
所谓行业化,是指在现有建材的基础,对机械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广泛的改造和施工方法的改进工作,利用现代化工厂生产的建筑构件,现场安装统一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生产劳动率和总质量,降低资源消耗,节约成本,保护环境。
2建筑产业化的优势
近年来,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等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围绕其开展的会议、文件、精神也越发密集。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化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2.1寿命长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设计使用寿命在100年以上,外墙保温与墙体一体化生产与安装,与建筑同寿命,保温效果更加显著,大大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2.2效率高
工业化生产,二次结构与主体同步安装,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2.3质量优
工厂化、机械化生产,减少现场的人工操作,更加精细,减少跑冒滴漏等质量通病。
2.4更绿色
在“四节一环保”方面更见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预制装配式节能率达20%;生产过程无水资源浪费。
3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3.1国外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许多发达国家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用于新型结构体系,如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结构,木结构来提升国家产业和现代发展水平的建设。实现生产和建筑组件相结合,以获得建筑业的标准化是为了确保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制造商将生产产品收录在共用部位目录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和轻钢结构技术研究的突破,在该国工业设施中轻钢结构被广泛使用;现场施工的技术和人均人均竣工面积,发达国家已经做到按劳工的操作工种具体划分,如土方水电装修的分工,以保证施工的专业性。
3.2国内的发展现状
中国建筑行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建筑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发展相对落后。中国在材料技术有一定基础,但与国外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中国成立的初期,使用新材料的经验仍然相对有限,使用新材料还是比较有限,大部分墙体材料的建筑仍主要集中在粘土砖,不符合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要求,节能理念很落后。工厂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墙体改革为建筑产业在国内推广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当时国内实行计划经济,建筑行业工业化最终没实行到最后。
目前,我国还处在包工项目的现状中,几乎一个施工单位就能完成建筑工程的所有工作,这种非明确专业的施工,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我国的人均竣工面积值反映了我国施工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也相当低,急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正式提出建筑产业化这一概念,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建筑行业产业化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4推行建筑产业化的必要性
通过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加速该行业的转型,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达到环境污染少,能耗低,科技含量高的目的,大大提高设施的整体素质和减排节能水平。
4.1是资源节约型的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筑行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社会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需求,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不论是在规模,还是在速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建设质量却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尤其是资源和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得多。近年来,灰霾天气不断扩大,建筑行业“贡献”了不少。在中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占整个社会1/3,其中建筑能耗在建设阶段占了至少1/2,我国建设方式到了必须要变革的地步。为了建设的节材率高于20%,节水率高过60%,降低废物率80%以上,而且还可以显著减少施工现场的灰尘。因此,建筑业的发展,有助于节能环保,是资源节约型的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4.2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住房需求的质量
近年来,中国的建筑虽然规模,速度发展很快,但是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工业化的足够高的水平,质量提升并不明显,过于着重规格布局而忽视工作效率,重视建设过程而疏于管理,在建筑和建材生产过程污染严重,跑、冒、滴、漏的缺陷摔依然存在,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年限,远远达不到最初的设计。如果采用工业生产方法,以取代手工方法,及时正确的保养操作,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是相当可能的。
5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前景
5.1解决人力资源紧张问题
我国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持续减少随之人工成本也渐渐增加。传统建筑人均竣工面积少,劳动效率低,建筑工程总费用中,人工费用占建筑总费用的比例高,我国的人口现状迫使建筑企业向产业化转型,从板材制作到后期拼接,将施工中的大量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中完成,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地减少了施工现场人员冗杂的问题,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社会矛盾。
5.2节能减排
传统的浇筑结构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木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我国绿色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传统施工方式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还有比较嘈杂噪声。在我国对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下,通过推动结构构件的标准化产品化,让结构的构件在工厂中加工出来,再运往施工现场,极大地减少了现浇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建造能耗,实现低碳建筑的发展要求。传统建筑物,主要是在主体结构外面加上一层保温材料,这种保温材料比建筑物的寿命要短得多。而通过工厂定制的主体板材,在加工时就设有保温层,可以使房间内隔热、保温效果更好,达到节能的效果。
6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当代建筑行业一体化在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其前景充满了光明。按照目前状态我国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国加大力度发展科学技术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建筑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梦琪,张露云.产业链视角下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J].住宅产业,2015(Z1).
[2]崔静涛.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7).
[3]刘耀华.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J].陕西建筑,2016(06).
[4]李志飚.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几个问题[J].浙江建筑,2014(03).
论文作者:岳家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建筑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结构论文; 节能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中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