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复发60例临床分析论文_郭燕华

(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热性惊厥(FS)是儿童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具有年龄依赖性,多见于6月龄~5岁,患病率为3%~5%,大部分FS患儿首次发作后不再复发,约50%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FS复发,不同FS患儿复发差异较大,取决于若干危险因素。

【关键词】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223-02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童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6月龄~5岁,患病率为2%~5%[1],有关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是儿科医师及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对60例热性惊厥患儿就上述问题进行临床分析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07月—2017年02月在我院门诊随访的FS患儿60例,其中男39例,女性21例。年龄5个月~12岁,其中5个月~3岁40例,~6岁12例,>6岁8例。按FS分型标准,单纯型(SFS)48例,复杂型(CFS)12例。

初发年龄5个月~1岁7例,~3岁42例,~6岁9例,>6岁2例。初发体温38.5℃以下8例,>38.5℃44例,首次发作时体温无记录8例。初发持续时间5min以内38例,~15 min15例,>15 min7例,。

有FS家族史者16例,癫痫家族史者2例,围生期异常史者4例,其中新生儿窒息2例,宫内窘迫1例,母孕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

1.2 脑电图资料

60例中36例在热退下7~10d行脑电图描记,其中正常22例,临界7例,异常(节律性痫性放电,双侧明显不对称)7例。

1.3 FS复发情况

复发共31例(51.7%)其中复发1次17例,5次9例,>5次5例。复发危险因素分析见表1(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由表1可见,FS复发的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CFS有关。

1.4 FS转为癫痫情况

见表2。本组患儿转为癫痫共12例(20%),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脑电图正常4例,临界2例,异常5例,1例未做。FS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见表2可见,FS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FS初发年龄<1岁,CFS及FS反复发作有关。

1.5 智力发育及行为障碍

本组患儿有2例(3.3%)表现明显智力低下,但其中1例生后重度窒息10min,另1例为脑瘫患儿。其余58例均未发现明显中至重度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

2.讨论

FS病因及发病机制中生物学机制不明,与三大因素有关:(1)髓鞘形成的过程:过多神经元消亡,突然间联系不完善[2];(2)发热:以病毒感染最多见,细菌感染率低约2%;(3)遗传易感因素。临床特征为:①年龄:多数患儿FS首次发作在6~36个月时,其中在18个月前后最多见,一半患儿发生在12~30月时。②惊厥发作形式:FS发作通常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③发作持续时间:88%的FS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0min,约2%患儿发作>15min。3%发生惊厥持续状态>30min,此类患儿常具有部分性发作特征。临床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可以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既往我们对FS两种类型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包括发作年龄、发作前后神经系统状态及脑电图结果等均被列入两者的区别之中,但实际上很多国外文献主要依据一下几点来区分简单型抑或复杂型。①简单型:发作表现为全身性发作,无部分性发作特征;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5min;24h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仅发作1次。简单型占热性惊厥的80%。②复杂型:具有以下特征之一:发作时间长(>15min);部分性发作;惊厥在24h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发作≥2次。

目前尚无直接因FS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大部分FS患儿首次发作后不再复发,本观察约50%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FS复发。研究结果提示复发的危险因素有: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并与FS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另外,本组患儿中有围生期异常的4例,其中3例复发,且复发次数在5次以上2例,提示围生期异常对复发的意义亦值得重视。

大部分FS患儿日后并不患癫痫。但热性惊厥患儿较一般人群却有更高的癫痫发生率,患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复杂型FS;②首次热性惊厥存在神经系统异常(如发育落后);③直系亲属中有癫痫家族史;④热性惊厥反复发作;⑤发病年龄小。

本组12例癫痫中,具有1项危险因素者4例,具有2项危险因素3例,具有3项危险因素2例,各危险因素常合并存在,仅1例未发现危险因素。由于多数情况下FS为良性病程,因此无需过度治疗,不应对FS患儿随意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但对又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访其病情的发展,采取适当干预措施,降低FS转为癫痫的发生率。

本组2例出现智力低下与行为障碍的患儿,1例为围生期异常,1例为脑瘫,而其余绝大部分为未出现明显智力低下,说明FS患儿大部分预后较好,因严重惊厥导致脑损伤或后遗症者少见,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 [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80.

[2]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8):1381.

论文作者:郭燕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热性惊厥复发60例临床分析论文_郭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