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的护理体会论文_ 苏忠冰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的护理体会论文_ 苏忠冰

苏忠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ECMO患者开展俯卧位时专人护理管道,在防止各项管路滑脱、扭曲方面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例VV-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时,护理人员与医生紧密配合,为患者提供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呼吸机参数、ECMO流量、转速及血流情况等方面的额监护,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结论:对体外膜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各种管路滑脱、扭曲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提升整个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性,提升诊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ECMO;俯卧位通气;管道;护理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是指采取体外氧合的方式为机体提供含氧血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有效代替肺部的气体交换,适用于严重肺部疾病患者,使肺部得到有效休息,达到治疗肺部疾病的目的[1]。1974年Bryan发现采用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2],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机械通气时,使患者趴在床上程俯卧位状态,改变体位及膈肌的运动,使肺内通气量充分扩张,使气体重新分布,改善背侧肺通气,减少心脏对肺的压迫,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功能[3]。本文主要结合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VV-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俯卧位通气时护理体会进行探讨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例VV-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34~75岁,平均(52.94±2.38)岁,所有患者主诊断均为重症肺炎合并ARDS,临床诊疗配合度较高。

1.2、方法

1.2.1、病患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合作能力。躁动者,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评估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均给予前额、脸颊、下颌、胸前区、左右髋部、双膝部、女性病人双乳头,吸水敷料保护皮肤进行减压,男性病人给予棉垫保护阴囊及阴茎。俯卧位可引起皮肤黏膜的压迫受损[4]。

1.2.2、管道准备:ECMO患者管路较多,介入操作频繁,管路设专人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①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并且做好深度的记号,固定牢固,监测气管插管气囊压,使气囊压在25-30mmHg之间,无需断开呼吸机,清理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5],清理呼吸回路冷凝水,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搬运过程中发生窒息。

②检查胃管深度,固定牢固,停止胃肠内营养,排空胃内容物,避免胃内容物返流,导致误吸。

丹检查ECMO导管穿刺处有无渗血,肿胀,由于导管粗,外露较长,测量导管外露长度,并且做好记号。整理 ECMO管路,预留长度,避免俯卧位时牵拉。

④检查中心静脉置管深度,并且做好深度的记号,固定牢固,整理各输液通路,避免打折,保证输液通路通畅。

⑤夹闭尿管,放于床一侧,避免牵拉。

1.2.3、医疗物品准备:电极片5块,8cm厚度的U型枕8个,吸水敷料11块,宽85cm,长180cm节力中单2张,高20cm,长50cm,宽20cm松软合适的枕头一个。

1.2.4、人员准备:医生4名,护士3名,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①医生A:在床头负责保护好患者的气管插管,ECMO右颈置管。

②医生B及1名护士:在患者左侧,护士负责查看深静脉置管通路及呼吸机回路情况。

③医生C及1名护士:在患者右侧,护士负责查看监护仪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各项参数情况。

④医生D:负责固定ECMO管路及流量及转速情况及移动管路。

⑤1名护士:在床尾配合搬动患者腿部及负责下肢ECMO管路。

1.2.4、操作方法

除去患者胸前区电极片,使用节力中单在患者身上及身下平铺好,决定好翻身方向,使用指脉氧饱和度监测,脉率情况。查看ECMO流量及转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医生A:负责统一指导指挥,医生及护士双手紧握患者身上及身下的节力单,医生D固定好ECMO管路,跟随指挥移动,护士搬动患者双下肢,听从指挥,同时将患者向医生C护士这边抬动到床边进行右侧体位。搬动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各种管路及生命体征变化,ECMO管路是否扭曲,流量的变化。

使用舒适的枕头放在患者胸部下后,将患者向右侧慢慢翻转俯卧躺下,再次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ECMO管路是否在位,ECMO流量及转速变化。

调整患者姿势,双手放于头部两侧,趴在床上保持功能体位,俯卧位时间长,可以调整双手位置及体位,不歪斜,双肩悬空,使用U型枕在患者头部,头偏向左侧,U型环绕左耳,前额及下颚垫于U型软枕,悬空左耳左脸,必要时可以放水囊,避免眼部受压,留出空间给予胃管,气管插管及呼吸回路放置,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扭曲脱出移位。再次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ECMO管路是否在位,ECMO流量及转速变化。

会阴部,左右髋部,双下肢膝部及踝部各放U型枕一个。保护受压部位进行减压。背部贴上电极片,打开尿管,查看尿管是否受压扭曲及通畅。

1.2.5、管道护理

①检查气管插管深度,防止在改变体位时异常牵拉移位脱出,同时患者呼吸回路冷凝水及时清理,避免堵塞。

②检查中心静脉置管深度,防止在改变体位时异常牵拉移位脱出,同时须保持静脉回路通畅,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15cmH2O之间。

③检查ECMO穿刺处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就右上肢、下肢血运情况进行观察。

④检查胃管深度,是否在改变体位时牵拉移位脱出,避免受压、扭曲。

⑤检查尿管,是否在改变体位时牵拉移位脱出,避免受压、扭曲。

⑥严密监测ECMO机器血泵运转、流量、转速、气体各项参数变化,以及ECMO管路中血液颜色的变化和ECMO管路的位置。管路预留长度合适,避免拉扯,迅速判断气源及电源的安全性,确保ECMO治疗顺利进行[6-7]。

2 结果

本组17例患者ECMO治疗时间为8~16天,平均(12.47±1.29)天,俯卧位治疗时间为4~9天,平均(6.89±1.25)天,住院治疗时间为16~37天,平均(26.19±2.46)天。治疗期间未见血栓、空气栓塞、异常出血、感染、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所有患者经由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顺利康复出院。

3 小结

近年来ECMO在诊疗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须听从指挥者发号指令,按统一节奏执行轴式翻身计划,保证所有人员都能同时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以确保患者俯卧位通气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完善管道护理,防止意外脱管、扭曲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俯卧位治疗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气管插管及深静脉置管深度及ECMO管路,以防止移位变化,同时须保证ECMO流量及转速平稳,确保ECMO治疗的顺利展开,在治疗期间也须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命体征,就呼吸机参数进行观察与记录,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大为,临床血流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71-472.

[2]Alsaghir?AH,Martin?CM.Effect?of?prone?positioning?in?patients?with?acute?respiratory?diseases?syndrome:a?meta-analysis?[J].Crit?Care?Med,2008,36(2):603-609.

[3]蔡晓云,黄淑萍,黄庆萍,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5):1365-1367.

[4]万群芳,吴晓玲,曾奕华,呼吸危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15(7),2674-2676.

[5]张晓春.俯卧位通气病人病人护理新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4):1281-1282.

[6]李旭,石丽,吴荣,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 344-345.

[7]高国栋,黑飞龙,吉冰洋,等.128例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相关并发症回顾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5,15(1):1197-1201.

论文作者: 苏忠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的护理体会论文_ 苏忠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