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差异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差异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落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落差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现实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解,是二元人格结构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划分了,中国古代所谓圣贤与庶民、君子与小人便是这两类人格的早期表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英雄和平民也分别体现了这两种人格精神。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具有着胸怀理想与面对现实的两重特征,但无庸置疑的是飞流湍急的现代化浪潮在突然间拉大了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加剧了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矛盾冲突。这是由于现代化过程中,先进与落后分化明显,发达与不发达的差距日益突出,后发展中的地区和国民,希望与失望共存,美好生活的图象他们越是看得清晰,又似乎越是难以企及。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格中的观念成份发展越是超前,便越是强化了与滞后的行为、阻碍着的现实环境的对峙、冲突。

一、现代角色理论与人格的二重划分

个体人格中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分野虽然古已有之,但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科学划分与表述却是近些年中出现的,并显然是受了现代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期待理论的影响,从其对理想角色与实践角色的划分中脱胎而来。“角色”概念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M·米德在本世纪30年代中首先从戏剧中借用来的,起初角色成为分析人际交往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概念,后来,角色在社会学理论发展中被普遍地用来分析社会结构和阶层的变异。为了把握各种不同的角色,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它进行了分类,其中,理想角色与实践角色便是现代人常常提及的一组相对应的角色类型。

根据当代社会学者的解释,理想角色是一种期待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角色规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理想角色可以成为一种条文规定,……许多规章制度都体现了理想角色本质及其要求。理想角色也有大量不成文的规定,表现在社会公德、社会习俗和社会传统等对人的各种要求和期望之中。”〔1〕由此可以看出,角色主要是人在社会中所具有的行为模式,理想角色实际上大致吻合于理想人格中的日常行为方式、角色认知及其个性等内涵特征。

同理,现实人格中的现实行为、角色认知等人格特质,便大致相同于角色理论中的“实践角色”内涵了。“实践角色是指个体在执行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的行为模式。由于每个人都要受到自身条件与周围环境的限制和影响,所以他们的行为往往与理想角色的行为有一定的差距,有时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形。”〔2〕正因为如此,理想角色和现实角色共存于同一个体之中,并往往会有较大的落差。这二重角色的落差既是受客观社会化环境的诱发,也更是受其主观双重人格的整体性制约,反过来,双重角色的落差也进一步促进了理想与现实的二元人格结构的分化。

让我们再来从中国社会变迁的宏观视野中,认识一下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内涵特质及其演变。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由于理想人格是以美感要求不断变化的形态出现,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人们所希冀的目标,常常具有追求和超前的特征。理想人格是一种时代精神。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具有着不同的内涵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以儒学的“君子理想”为典范的。“儒学具有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念,……如‘士’、‘仁者’、‘贤者’、‘大人’、‘大丈夫’以及‘圣人’等观念也都和‘君子’可以互通。甚至儒学家关于人生境界的一般议论也是和君子的理论分不开的”。〔3〕君子最早指社会上居高位的人们,以后转化为道德理想意义上的人格称谓,这一演变在孔子时已开始了,如在《论语》中“君子”共出现了107处,其中指“在位”的仅12处〔4〕,其它大多数是指那些重义轻利、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由于“君子”的本质是“仁”,“智仁勇三达德”亦即儒家君子理想的三要素,所以,“仁者爱人”的儒家理想人格在千余年的系统化、具体化、世俗化过程中,终于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传统文化意识。

现代中国的理想人格有别于传统君子的独善其身之道,而更具有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时代风貌,它包括了“未来新人”和“现代新人”两重“新人”特质。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既包括了马克思所倡导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格取向,也包括着现时代中国新人的发展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公民,同时还包括着对不同地区居民的社会期待(如各种市民守则、村民守则)和对不同类型人士的角色期待(如中小学生守则、职员行为规范、党团员行为准则等)。因而现时代的理想人格是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多元化体系的组合,但其最终目标是共同的,即塑造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的一代新人。

现实人格是在现实社会活动中人性的自然流露和人格模式具体真实的体现。和理想人格一样,现实人格也有着传统与现代之别,在传统文化中形成的现实人格是既想达到而未能实现理想目标,又为理想模式所压抑流产了的畸形儿。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利他性、角色性和虚伪性,在较大程度上,多方面地塑造了传统人格中两种主要的现实人格模式,即奴性人格和虚假人格。

奴性人格的内在特征主要是一种无个性的工具型人格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崇尚权威、祖先,依赖服从他人,内心深处隐藏着自私、自卑、自制和自我陶醉。这种无个性化的奴性特征是理想人格中利他取向、泛角色文化的变种。正如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中所揭露的:“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公德,奴隶之文章也;科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这种传统的奴隶主义人格观,不仅使得现实的人从社会主体异化为被动人,还扼杀了人类本性中的创造动机,减缓了社会变迁。

至于历史上的虚假人格也早已为鲁迅所洞察,其挚友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中说:“当时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就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戒的毛病。”虚假人格的形成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对个体本性、欲望和发展潜能的非人道的扼杀,即鲁迅说的:“吃人”。这种极端化的人格设计,铸就了畸形的两重人格。在他律道德约束下要求人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当人为其本能驱使不得视听言动时,人格的取向便失去了“真实”而一味追求“做人”和“面子”,只要不“招人非议”、不“失去面子”,“对得起”他人,便可自慰、自行其事了。虚假人格的大众化,作为理想人格设计的恶果,不仅加重了现实人格的奴性化、非角色化等弊端,还使外表和谐稳定的社会日趋离心和涣散。这已构成了当今人们在改革中对“改造国民性”迫切性的共识。

随着近百年来的现代化进步,当代中国的现实人格已逐渐抛弃了传统的一些固疾,而滋生了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萌芽。但传统的人格因素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它们仍然或多或少地滞留在现代人身上,并和现代的理想人格取向产生抵触和争夺,强化了现实人格的复杂性、过渡性和冲突性,使现代人成为地地道道的“边际人”。

二、现代化进程中二元人格的五大落差

每一个现实人格的发展都面临着人生选择的艰难和理想失落的苦创。现实不同于理想之处,就在于它还达不到理想的要求,甚至与理想相差甚远;现实是严峻的,理想是欢悦的;现实是不完善的,理想是符合了目的论原则的;现实里有黑暗、有雷暴雨,理想却总是光明的、晴空朗朗的。

我们曾将人格特质的内在结构分解为五大层次,即从最表层的日常行为方式、角色认知到深层次的个性气质、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在这五个层面都存在着边际人格的二元冲突,从而形成了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五大落差。(见下表)

现实人格特质举例

价值观独善其身

心理需求 温饱归属感

个性气质 众趋性、盲从性

角色认知 情感型、关系本位

日常行为方式 非理性、无计划被动性

理想人格特质举例

价值观 人类进步

心理需求 价值实现全面发展

个性气质 独立、首创性

角色认知 专业型、规范本质

日常行为方式 健康、文明、科学

表中所述的双重人格特质并存于边际人落差←协调→............................的一体之中,二元要素之间落差明显,协调很难,要使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趋向一致还需相当长期的社会进步,故而上表中协调线既少于落差线,而且也是虚拟的。

在现代化进程中二元人格的落差最鲜明地反映在现实中人的行为方式和理想中人的行为方式的差异。根据社会进步的需要,理想人格中的行为模式应是健康、科学与文明的完满体现,这就是要求一代新人具有全新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是要求新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形成乐观、开朗、奋发而有朝气的生活风貌;能够合理地运用和自由支配时间,积极开拓认知空间,广交良友,形成有计划、有理性、有效率的行为模式,不断更新、拓展和丰富日常生活内容,提高主体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层次,从而在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得以全面自由地发展个性潜能。然而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刚刚起步,物质条件不够完善,人的素质也未达到理想人格的要求,因而现实生活人的行为模式距理想的方式差距相当大,首先体现为日常生活的非理性行为,即多种行为方式是在社会互动中自然形成的,盲从而缺乏理性指导,无计划、慢节奏而不注意效率。

与现代化目标所吻合的理想人格,在角色认识的层面应体现着高度社会化、民主化的精神,人们对自己所处角色的地位和角色行为的选择是以法制健全状态下的规范取向为本位的,在社会互动中人人平等互助,在工作生活中各自的角色行为体现了社会分工的专业性和有机关联性,这种角色行为的有机组合和普通协调有利于社会整体有序发展。但现实生活中大众角色认知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甚至和工业化时代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现实人格中还留有较深的传统角色痕迹,社会互动以人格关系为本位,在钱权交易同时,关系也成了一种隐形商品,以致于出现了倒卖批文、凭人情减刑等不正常行为。在角色互动中人们认知取向不是平等的、专业协调的,而是依附的、等级分明的,带有着落后的情感体验色彩,从而使某些陈旧过时的封建伦理规范,在现代人的角色体验中再次得到情感上面非理性上的确认,中国封建文化中的角色规范,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都是建立在人伦关系的原初连接的情感之上的,这些通过长期历史的积淀已成为一种文化模式和情感模式。由此,构成人们精神生活的枷锁,人们略有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就不仅受到封建道德谴责,而且还引起自身情感上的内疚、自悲和自惭。这种情感体验的方向和内容都局限在外在的规范中,达不到情感体验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不利于建立主体性,容易扼杀人的个性及创造力。”〔5〕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新人理想的重要内涵之一,马克思在预测未来理想社会特征时便阐述过这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6〕人的个性得到理想的塑造对促进现代社会进步也至关重要,所以列宁也曾强调只有在劳动者“能够表现充分的自觉性、思想性、坚定性和忘我精神的情形下,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方有保障。”〔7〕理想人的个性特征主要有两点:即独立和首创性,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而“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8〕然而在现实中,人的个性发展还是不免受到重重阻力,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使现实人格个性中呈现出一种众趋性乃至盲从性。中国的传统中是不怎么提倡首创精神的,相反却提倡中庸之道和无为意识,倡导一种清静自守、无为自化的哲学,这种思想导致传统中国人自幼形成了遵从意识和众趋人格,他们的个性内向、保守,以依附和盲从为行为座标,缺乏主动性和生命的活力。这种个性特征是必然要被现代化浪潮吞噬的,因为它不仅不利于人格的现代化成长,而且使社会发展显得步履蹒跚、暮气沉沉。可见在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中,仍须高举五四时期“个性革命”的大旗,积极弘扬“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语)等现代化的个性品质。

心理需求是人格特质中的动力系统,“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9〕。可以说,人类的需求具有着前提性、能动性和永恒性。理想人格中的需求特征应该是在物质需求得到相应满足后产生更多的精神需求,正像马斯洛所谓的“超越性动机”:“自我实现的人(即更为成熟、更为完满的人)的定义是,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已得到适当满足以后,又受到更高级的动机——‘超越性动机’的驱动。”〔10〕这种超越性动机即是实现人的存在价值的“成长动机”,创造力潜能的发挥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是理想人格的主要需求,这一目标的实现即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条件制约着人的现实需要和成长动机,根据大量的实证材料表明,现代人的心理需要还处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层次上。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才刚刚解决温饱,尚未进入到小康水平,人们的现实需求焦点指向为“安全与保障”、“家庭美满和群体归属感”;还有不少人的人生追求指向于金钱和物质享受;在少数发达地区和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中,也已产生了尊重他人和自我以及自我发展、实现的价值需要,但这毕竟不是现实人格的主体特征。

理想人格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将自我利益和社会的发展目标达成了高度的统一,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指向自我,而是将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恩格斯语)进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理想人格的价值观或终极关怀不仅在于人的发展更在于人类的文明进步,这点现实人格中还远未做到,多数现代人的终极关怀还只能是实现对个体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在自我发展中谋求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的——“独善其身”。这种价值取向客观上便导致了现代社会中的人情冷漠和社会互动的脆弱,随着二元人格在价值观上的冲突和落差凸现,使现代化社会整体的协调有机发展出现了深层次的障碍。

三、健康人格: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协调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落差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甚至是一种必然的存在,正是由于理想人格具有着超前性和导向性,才会促使现实人格沿着一定的方向成长进步。但当这二元人格相差过大,理想过于遥远难以企及,则会导致现实的人疲于追求而丧失信念;并且由于人生理想、理想人格也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格价值观必然使人们追求不同的精神境界,多重的社会理想引导着人们追求不同的人生目的,使整个社会在道德、理想这些根本问题上陷于分裂,往往会加剧过渡时代边际人的冲突,而成为人格不健全者和行为越轨者。为此,我们必须及时确立正确的而又不过于渺茫的人生目标,积极探讨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促进现实人格向理想目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里,我们认为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迫切,因为它的发展层次低于理想人格,又比现实人格更为完善而接近于理想,很可能成为当代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间的协调点。所以,我们注意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马斯洛在极力提倡“自我实现”的理想人格同时也坦率地提及:“成就最为显著的方法还是直接研究真正健康的人”。〔11〕健康人格与理想人格之间是有区别的,“一种是成熟、具备完整人性的自我实现者,在他们的身上,人性的各种潜能都得到了实现和体现;另一种则是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上都可以有的健康。”〔12〕健康人格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就像《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所说:“健康是肉体、精神和社会康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无疾病,……实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是实现和平和安全的基本前提,并且有赖于个人和国家的最充分合作。”50年代美国学者马斯洛和B ·米特尔曼提出了正常人格的十大标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健康的具体的内涵。这十条标准是:①充分的安全感;②现实的自我评价;③在现实的自我评价基础上制定可能达到的生活目标;④与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世界接触正常;⑤自我言行一致;⑥从经验中获益的能力;⑦明智的行动;⑧有合乎情理的感情和情绪;⑨在与他人合作与保持个性之间能达到明智的平衡;⑩能用适当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13〕根据这些标准再结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我们认为当前我们所应有的并有利于协调和平衡现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落差、矛盾的健康人格,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点重要特征:

第一,既能正确地面对现实,又有积极远大的人生理想,并能理性地对待现实和理想的不一致性,自觉地进行人格整合,促进自我人格的完整性。完整的人格可以使个人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摆脱孤独、空虚的痛苦和烦恼,使个性、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二,在形成和确立人生抱负和理想的同时,应培养坚韧的毅力和性格。要预先意识到任何理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自我完善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形成能承受挫折的积极心理,这样才不致于当现实与理想落差过大、冲突激烈时手足无措、行为失范乃至人格失常。

第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正常的角色认知,不自卑不盲从,行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喜恶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同时,也要力戒过于自傲、自负和自夸,盲目狂妄自大和一味自责自贬都是和健康人格背道而驰的。

第四,心理需求的全面性和满足手段的合理性。健康人格的心理需求应体现为自我动机的正常化和心理需求的完整性,通过合理合法手段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适时地使需要对象不断转换和递进,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需要的全面满足,这样势将有助于感情与理性、现实与理想在个体人格中的和谐统一。

健康人格的形成虽然比理想人格的塑造更为现实可行,但毕竟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系统推进。它一方面需要在个体人格内部形成较为有效的平衡机制,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平衡,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平衡以及个体行为、角色认知和价值取向诸要素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更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社会经济、文化各项要素的协调发展来引导健康人格的发展,通过社会控制和导向机制的共同作用来推进现实人格的发展与整合。

注释:

〔1〕奚从清等著《角色理论研究》第13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奚从清等著《角色理论研究》第14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第160—161页。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4〕参见赵纪彬:《论语新探》第 108 —109 页, 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5〕李秀林:《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第 263 页, 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108页。

〔7〕《列宁选集》第3卷,第495页。

〔8〕《爱因斯坦谈人生》第78页,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

〔9〕《资本论》第1卷,第559页。

〔10〕[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第20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26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2〕同上书,前言部分。

〔13〕参见《变态心理学》第14—15页,辽宁人民出版社。

标签:;  ;  

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差异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