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当前城市给排水的现状论文_王翠敏

浅谈我国当前城市给排水的现状论文_王翠敏

摘要:给排水工程是一个城市发展和进步的直接体现,也是组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国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给排水工程的优化。根据我国的给排水工程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这些问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因此,我国应当给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一定程度的重视,从工程的设计规划、相关体制的完善以及优化措施等各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保证给排水系统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当前城市;给排水;现状

引言

水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都离不开水,而城市中,建设给排水工程是城市水循环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建设给排水工程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也出现了新的高潮。但目前,城市建设的现状是给水不足、排水不畅,困扰城市及市民,是城市民生的头等大事。

1.我国城市给排水工程的现状

1.1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不完善

当前很多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存在一些漏洞问题。例如,排水管道爆裂、水污染十分严重等现象经常存在。管道爆裂主要是管道材质不好再加上管道长时间老化现象严重以及管道上方压力过大等因素,进而发生管道爆裂。由于在道路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对地下管线情况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根本就无法准确把握地下管道线路,经过车辆的碾压以及施工机械的碾压导致管道爆裂事故经常发生。由于一些城市管道经常爆裂,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要与给排水工种一起进行维修。让给排水工程与道路施工一同施工,这样既有利于道路维修建设,又有利于给排水工程建设。但在实际中,城市给排水工程系统规划中,有很多规划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建设,因此一些指导意见也未能实现,最终造成了给排水工程再次改造等。

1.2给水工程的现状

目前,城市供水水质下降的原因是城市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净水工艺设施陈旧,造成供水安全令人担忧的现状。有关部门针对这些状况,不断开发新的水处理技术,较大提高了我国的给水工程建设水平,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1)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水厂和日益萎缩的地下水源供水,导致目前城市用水量和水质都难以满足城市的供水要求。因此,出现了很多长距离的引水工程,如规模庞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和引黄济青工程。(2)许多城市开展对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主要为解决当前城市水污染严重及一些地区无水可饮的难题。在对特殊水的处理技术、对被污染水的处理工艺、对高浓度水和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3)目前,只有少数城市的水厂处理工艺采用深度处理的手段,而大部分城市仍以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常规处理手段为主。

1.3给排水工程体制规划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重视城镇建设、道路工程建设,忽视了工程管线配套规划。施工管理人员由于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认识,因此对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未能找出合理的、完善的解决对策。另一方面,在防洪排水设计中,比较重视把这些污水和雨水尽早的排出城镇,忽视了对污水、雨水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城市在受到暴雨和洪流的冲击下,污水排放已经成为当今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城市给排水工程体制规划的实施中,大多数业主都是行政主管部门,而这些部门中有些就是主管监督部门,所以,对一些违法条例的部门,很难做到相应的处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城市给排水工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的解决建议措施

2.1重视各环节控制,加强现场管理

城市给排水工程中发生的大多数质量事故要归因于施工环节的疏漏,措施的不落实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不健全等方面,因此,应该在施工前期,严密监控所有与工程质量相关的环节,做到将影响施工质量的消极因素消除在施工前期,这是进行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此外,在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要严格审查相关的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要进行巡视检查,而且应该邀请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以及施工单位的质检员参与进来,一同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尽量避免在施工结束验收时对不合格的部分,再进行返工。

2.2重视科研,寻求技术支持

加大研究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施工前的施工图纸应由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遇到较多的地下管线出现,应避免管线之间出现相撞或者管线之间存在间距不够的情况,同时保证排水管线应具有一定的坡度;排水专业图纸应和仪表、设备、土建、工艺管线等专业性图纸相互衔接一致,仔细检查每个衔接部位的空间位置、管径大小、配管数量;应高度重视对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合理规划,不断提高污水出水水质和污水回用程度,推广高效低耗工艺,创新各种工艺的优化新组合;加快供水工程建设,为减少水量的流失与蒸发,长距离的引水工程尽量采取管道引水。通过改革创新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促进我国排水事业向新高度发展。

2.3给排水系统应急处理能力的优化

针对频繁发生的爆管现象,应当加强给排水系统信息化建设,为工程施工提供最新的管网信息,及时预警和防范由于施工原因导致的爆管事故的发生。针对泻洪能力不足的问题,要积极采用高技术手段,科学测算本地最大降水量,综合考虑市政管网排水能力,调整排水管道标准系数,提高泄洪能力。针对水污染问题,有必要建立严密的监测系统,准确统计城市污水管道负荷,及时发现管道淤积和渗透泄漏,预防重大污染事故发生。对于给水系统,设置备用取水源。对于人口密集区域,可考虑设置闭合管网。这一设计理念是,当发生严重水质污染事件时,可以关闭外网,以切断受污染的水源,而内网可以正常使用备用水源。

2.4制定优化的应急措施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经常发生爆管现象,因此可以加强这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工程提供最新的消息,有助于防范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原因而发生的爆管事故。对于泻洪能力不足的现象,可以通过使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手段,对当地的降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同时综合本地管网排水的能力,对排水系统的标准系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排水系统的泄洪能力。针对水源污染的问题,应当建立起有效的检测系统,实时监督城市的污水管道,如果发现管道淤积或者渗透泄漏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手段,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我国城市的给排水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因此无论在哪一个环节,相关人员都应当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更加严谨地完成任务。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方案对于城市给排水工程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进,保证最终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祖振兴,荀福华.城市给排水工程的现状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2]董广滨,孙丽.城市给排水工程的现状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

[3]刘珍兴,龚锐,秦华等.基于GIS的供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207-208.

[4]胡明博,李赛宁,陈亮,李东升.浅谈我国当前城市给排水的现状[J].科技与企业,2016,3:111-112.

论文作者:王翠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当前城市给排水的现状论文_王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