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小气候效应的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关炯光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城市建筑建设过程中,采用植物小气候效应的建设设计理念和思想,可以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热力环流,达到平衡的目标。并且增加建筑周围的湿度,调节温度,适宜人们生存。基于此,本文就从植物小气候效应的建筑设计展开分析,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植物小气候效应;建筑设计;应用

1、相关概念简析

1.1小气候的概念简析

所谓小气候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某一个地方具备了和这一地区完全不同的一般气候的相关特点,这类受到局部因素影响,最终形成的气候我们将其称之为小气候。局部因素影响下而形成的气候。

1.2城市小气候概念

众所周知,城市的下垫面是人造下垫面,其主要的特点是人为建筑面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大量废气以及热量被不断的排放出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出现了和郊区截然不同的城市出现了和郊区截然不同的局部气候,我们将其称之为城市气候。

1.3植物小气候效应

植物小气候效应你把情况下指的是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通过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叶面积指数、植物的高度、植物的冠幅等多个因素,对植物生长区域的太阳温度、辐射、湿度等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将其称作植物小气候效应。

2、植物小气候效应的建筑设计应用

2.1植物小气候效应建筑设计的思路

植物小气候效应建筑的设计思路,是利用植物的具有吸收环境中的污染物,增加环境中的负离子含量,以及增加氧元素的含量等,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并且利用垂直绿化以及屋顶绿化,室内绿化等形式,完成植物小气候的建筑设计,达到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作用。

2.2建筑中运用的植物小气候效应的设计方式

2.2.1与植物小气候结合的建筑的室内绿化设计

植物小气候效应在建筑中的设计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室外设计,也体现在室内设计,最简单的设计方式,就是如图1左边所示,在室内排放不同种类的花草,具有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净化室内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让室内空气更新鲜,最主要的是,植物可以释放氧气,让人们接受新鲜的空气。而如果喜欢艺术一点,可以选择如图1右边所示的室内植物的设计方式,采用室内吊挂的形式,不仅具有艺术感,还可以就收光合作用,改善市内的环境的作用。就室内植物小气候的建筑设计方式而言,其主要是一些植物种群,要想形成一个生态环境,那么就要利用一些错落有致的阳台进行装饰。

2.2.2与植物小气候结合的建筑的立面绿化设计

利用植物覆盖建筑的案例是比较特别的一种设计方案,一般是利用小植物形成一个自然环境,包围建筑,起到调节建筑周围空气的作用和效果。如图2左边所示,植物不仅仅美化了小区,而且起到调节该别墅周围环境的作用。首先草坪和低矮灌木之间的搭配,以及单株的树木,形成高低错落的植物环境,能够吸附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物。而且被这些植物包围的别墅,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自然环境,减少了热岛效应和热力环流效应,这样可有效的调节别墅附近的温度和湿度。而且保护了环境。这种绿化方式是立面绿化的形式,即在庭院中以点带面,形成一片小植物绿化带,这样起到的绿化效果是很明显的,同时也是植物小气候效应在建筑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绿化模式,而且也是目前广东省,以及全国各个小区和别墅区主要的绿化方式。

2.2.3与植物小气候结合的建筑的垂直绿化设计

广东省大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全年高温,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因此热岛效应也十分的明显。所以,近些年的建筑逐渐趋向于利用植物,设计植物小气候效应的建筑,这样不仅美观,而且可以调节建筑附近的温度、湿度,改善整体环境。由图2右边可以了解到,某处建筑采用的植物小气候效应,该建筑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让植物覆盖在整个建筑的表面之上,这是使用了垂直绿化的一种形式,通过植物对建筑周围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进行吸收,释放氧气,改变建筑周围的环境质量,最重要的是,建筑整个建筑的墙体都是有植物覆盖住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挡紫外线进入室内,避免伤害人的皮肤。白天植物的蒸腾量是全天总蒸腾量的92%左右,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周围的温度,增加湿度,调节环境。而夜间植物的蒸腾量只有8%左右,可以保证夜间的稳定不会过低。因此,通过图2右边可以了解到,垂直绿化与建筑结合,是体现植物小气候效应的最佳办法。

结束语

我国重视城市建筑设计和植物小气候效应的联系,这是改变城市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的一大进步,也是未来城市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然面对和选择的问题。而且小植物气候效应,对城市环境改善的作用是极大的,效果十分的明显。因此,应该重视对植物小气候效应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博.植物小气候效应的建筑设计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李孟柯.西安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植物小气候效应及其设计应用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梁闯.基于场地生境类型划分的校园绿地小气候效应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郜炜.建筑和绿化相互关系的研究[J].云南大学,2013.

论文作者:关炯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植物小气候效应的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关炯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