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风尚奉献人民论文

引领风尚 奉献人民

董 鑫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吹响了以文化自信为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为动力,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的进军号角。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坚持”的重要指示,以更多的精品力作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计及需求侧管理的电-气集成能源系统协同规划//高滢,王芃,薛友,文福拴,张利军,孙可,徐晨博//(13):3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才能答好新时代新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文化文艺工作者应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挖掘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完成好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于新时代之潮头、发出新思想之先声,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完成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使命和责任。

文章贵在新奇。一篇文章要想引起读者的兴趣,就要力求“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以新鲜、独到的观点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让人读有所悟、读有所获。同样的道理,文艺创作和哲学社科研究也贵在“新奇”,具体表现为内容、观点鲜明,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有的放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面向读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实事求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凸显权威性和指导性,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给人民群众以思想的启迪,给实际工作以新的启示。如今,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就要忠实地记录下党和人民奋斗实践的最新成果,创作出党和国家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赢得人民信赖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社会主义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文艺创作和哲学社科研究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满怀深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懂得,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和哲学社科研究的源头活水,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方能笔下有乾坤。文艺工作者要真正走进人民的生产生活,用心地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用优秀的作品获得更多老百姓的喜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扎根基层实地调查研究,着眼群众实际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以扎实的学问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此外,文艺创作和哲学社科研究要注重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架设起连通党心与民心的桥梁。只有宣传党的主张有群众视角,反映人民呼声有全局视野,才能把党的主张和群众呼声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站稳实事求是的立场,吃透“上情”和了解“下情”,真正把握时代脉动、基层现实,才会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只有真正实现与群众贴心交流和真诚沟通,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才会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C、D泊位的消防设备,按双回路供电,且有应急电源,操作上能满足不断电的要求。消防用水由库区的消防泵房提供,消防水炮冷却时间超过4小时,流量与供水能力满足要求。C、D泊位在后方库区设置泡沫站,抗溶性泡沫液的储量为7吨。此外,码头配备灭火器等其它消防设施。码头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完好,消防报警及控制系统未见异常。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才能创造经典杰出之作

中国从不缺乏生动的故事,关键是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也从不缺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是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原创性是好作品的标志,而原创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广为流传的经典佳作都是远离浮躁,在呕心沥血中创造的。面对社会上急功近利、快餐式消费等乱象,广大文化文艺和哲学社科工作者决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更不能花拳绣腿、投机取巧、沽名钓誉、自我炒作,而是要把精力用在创作上,把心思放在研究上,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就过硬政治和业务本领,用优秀的作品和学术成果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真正使文艺成为展示先进思想的旌旗和激励崇高精神的燧石,在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独具魅力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的都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神圣使命,其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名气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重。大学问家之“大”,在于以其学术成果启发思想、推动工作,更在于以其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能够引领风尚。因此,只有讲品位、重艺德,才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只有坚持德艺双馨的标准,才能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才能培根铸魂固本强基

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进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为此,我们要杜绝“假大空”,追求“短实活”,要善于从群众中吸收极富表现力和个性化的语言,再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故事汇聚成引发群众情感和价值共鸣的中国故事。

古往今来,伟大作品的境界无不与作者的道德品行相映照,无不与作者的精神世界相契合,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讲担当,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以此赢得社会和群众的尊敬;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努力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成果,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此外,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作品要塑造人心,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为时代明德就是要坚守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创造有温度有内涵的作品,为引导激励人民向上向善贡献更多力量。

金钗石斛破壁粉对免疫低下小鼠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能与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关:激活巨噬细胞,促进T细胞转化,活化Tc细胞,提高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与活性等。

(作者单位: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责任编辑/赵 鹏

标签:;  ;  ;  ;  ;  ;  

引领风尚奉献人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