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俊

李俊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0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II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2.9%,与观察组的9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III度和IV度骨折治疗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II和IV度骨折患者切开内固定法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骨折程度选择手术方案。

关键词:切开内固定复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骨折类型

踝关节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畸形、明显压痛,可伴随骨擦音,以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为主[1]。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用于治疗该疾病缓解临床症状。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我院对收治的部分踝关节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0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5岁。平均(47.2±1.5)岁,骨折类型:II型14例,III型12例,IV型19例;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0-63岁,平均(46.9±1.4)岁,骨折类型:II型15例,III型13例。IV型17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指导患者取侧卧位,伸直健侧肢体,患肢屈髋屈膝,固定小腿近端,由主治医师手握患侧足部,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对抗拔深牵引;向前推动内踝远端骨折,复位内外踝,后踝按同一方式复位,用石膏固定患肢体,指导功能锻炼计划。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手术步骤为: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在跟腱和外踝中点处做一8cm长的手术切口,沿足踇长屈肌腱和腓骨长短肌腱间隙进入,在不损伤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的前提下,外拉腓骨长短肌,内牵踇长屈肌;根据骨折程度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若患者骨折块大,关节面塌陷者,可联合使用Farber和Warner手术技巧,外翻骨折远端,充分暴露后踝骨折情况,复位固定后踝。固定内踝时,指导患者平卧,常规行空心螺钉固定或给予克氏针张力带。

1.3观察指标

参照Baird-Jackson评分[2]判定治疗效果,优 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可正常活动工作,运动后无痛感;良 踝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可胜任大部分活动,运动后稍有疼痛;可 踝关节活动受限,可从事轻度体力劳动,活动后疼痛感增加;差 踝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活动后疼痛明显。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0.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治疗优良率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II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3.3%,与观察组的9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II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33.3%,IV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47.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4.6%和82.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踝关节骨折,指的是足在旋后位时,小腿瘦内旋外力或距骨受外旋外力产生的损伤,距骨沿内侧向外后方旋转是导致此类骨折的根本原因,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I度、II度、III度和IV度四个等级:下胫腓前韧带撕裂或胫腓骨折处撕脱骨折为I度;外踝由前斜下至后上骨折为II度;后踝骨折或下胫腓后韧带断裂为II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为IV度[3]。

踝关节骨折应以稳定固定骨折,合理修复软组织、强调并发症和开展康复训练为治疗原则,应用安全可靠的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骨折早期可用石膏固定,借助X片确定复位情况。临床研究表明[4],手法复位后再次移位发生率高,并发症多,因此应用并不广泛。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常用手段,它有利于踝关节解剖复位,固定稳定度好,便于尽早开展功能锻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对III度和IV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固定。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II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2.9,与观察组的9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II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33.3%,IV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47.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4.6%和82.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III度和IV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效果明显,患者可根据自身骨折类型选择。

参考文献

[1]高武长,王英振. 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意义[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9):1255-1260.

[2]杨雷,刘黎军,郭岱琦,等. 改良后外侧入路或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50例疗效分析[J]. 实用骨科杂志,2016,22(4):370-372.

[3]赵广超,薛双桃,桂召柳,等. 应用Lauge-Hansen分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2016,19(3):358-362.

[4]黄武全. 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0):200-203.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