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市政工程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市政工程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实现市政工程项目的创新管理,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下文将从市政工程创新管理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如何创新市政工程的项目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创新
1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我国市政工程的项目管理已经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很难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对一些矛盾和问题无法正确应对,致使市场存在混乱状态,监管不佳。为了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更需要不断创新,重视对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涉及面广。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由此可见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
(3)制约性强。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市政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4)信息流量大。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市政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市政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3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观念缺乏
在市政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源于设计不科学,同时也说明施工管理存在着问题,例如:结构物裂缝普遍存在、工程观念不好、关键细部结构质量容易被忽视;市政道路路基建筑不够规范化;路床填料质量无法达到设计需要、沥青路面的铺筑质量不过关、管沟填料级配不好等等。
3.2缺乏对施工企业健全的质量管理
对于市政工程的项目管理而言,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的。例如: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内部承包制的施行,这种转包和挂靠的做法对项目质量管理造成阻碍,容易引发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还有些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施工资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挂靠,给质量埋下隐患;施工企业忽视图纸设计,对方案进行随便更改。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一些市政工程的项目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3.3 监理机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有偏差,许多持证的人员由于身兼数职不能上岗监理,而另一些在岗的监理人员又无证,不具备监理资格,与此同时,我们的培训工作有时又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长此以往,对我们的监理工作和监理队伍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致使监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要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维护监理秩序、保证监理人员质量和监理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3.4 资金浪费
由于市政工程的项目工程量较大,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人力物力也比较多,而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运作,因此出现了很多监管不到位,资金运用不合理的情况,支出部分甚至超出预算,为整个工程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3.5 安全问题
现场材料物资管理市政工程建设分支较多,施工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物资支持,而这些材料物资的质量也会对施工现场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各类原材料、半成品结构件、工程用品设备等施工材料物资,一方面属于市政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作业人员的劳动最终转化工程的物质实体;另一方面,如果脚手架承重水平模板支撑的钢管等物资材料的质量不过关,都会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目前,市政工程的工人很多以前都是农民工,胆大、冒险蛮干心理较强,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薄弱,对不正确的行为控制能力较差,且缺乏安保制度约束的弊端,在这类群体中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重视岗前或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员工的培训要严格落实,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凡事做到安全第一,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另外,在工程施工作业前,就应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综合考察所需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展开设备调集采购和选型工作,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做好施工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和检测,并根据工具体作业需求控制好设备性能参数,确保其精准度和作业安全性,为即将开展的施工打下良好设备基础。
4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措施与创新
4.1 管理措施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人是第一要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和项目班子整体素质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是项目管理运行的基础,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关键。
(1)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参照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FIDIC土木工程施工通用合同条件》及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制定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程序、措施。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中按监理模式进行分工、授权,使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分清同承包方的责任界限,既要认真负责,又不能越俎代庖,做到严格管理、责任明确。这是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和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实施企业组织管理中一项长期的自身建设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管理实践不断完善,使其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和现场管理需要。
(2)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部。工程项目承接后,项目部作为工程的基层管理机构,在施工过程中按相关变化规律组织施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控制机构,并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等设备,明确责任标准和责任人,引入内部质量监督控制的制约机制,确保质量否决权的落实。项目部完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监督机制和灵活的组织体系是项目管理高效运行的保证。
(3)控制成本管理。市政工程的项目,主要目标分别为质量、工期、成本控制三个方面,这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需要从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做好协调。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是市政工程企业的管理核心,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前必须对项目成本加强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以保证项目工程进行中资金得以合理利用,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并将成本管理定义为工程成功的考核标准。施工企业通过对项目工程成本的管理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也能有效的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额定的成本下,建造出超额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为市民带来便利,并使企业自身获取更多的利益。由此可见,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不仅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契机。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如今信息时代日益发达,各方面的信息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面对如此宏大的信息流,我们应充分利用起来,寻找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以辅助工程管理中的自动化运用,同时应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上应结合新的领域科学技术,并结合多个科学技术加以实行在工程造价科学性管理控制上;同时为了满足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应积极广纳贤才,主要以掌握技术纳作为其核心工作任务;另外在工程建设实践中,要同步搞好人工造价控制和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的结合,从而强化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的引入标志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效益。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4.2 管理创新
管理机制的创新运行有利于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市政工程项目目标高、要求严、政治性强,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目前,市政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部将劳务队和自由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项目的管理水平也被拖住,不能提高,工程项目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决定工程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施工技术水平,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是提高技术系统实力的关键和核心。
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性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建立完善的项目科技创新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坚持以难点、重点工程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换为核心,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通过创立合理的项目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人员科技创新,建立起一个以项目管理领导班子为核心,以科技机构为辅助,以高端、精密、尖端工程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格局。
另外,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工程项目法律法规,对工程全程监督,使项目建成后更好为社会服务;对于大型项目,要有监理单位参与,明确义务;对于施工人员,要有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按要求操作,切勿把经验当规范使用。只有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才能做好市政工程项目,才能更好为大众服务。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推进,市政项目管理的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确保工程的人文性和美观性以及市政设施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这就要求在市政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增强工作的创新以及实践的力度,切实符合城市建设以及发展的需要。市政建设工程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项目管理工作是市政工程建设的核心,它贯穿工程建设施工的整个过程,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牛水云,马丽萍.浅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2,17:199-200.
[2]徐丽,许云峰.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85.
[3]董羽,姜艳萍.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6:80.
[4]卢跃.浅析市政工程造价http://guanli.1kejian.com/管理工作途径与措施[J].民营科技,2009,(09).
[5]唐金林.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2.10.
[6]郝鹏,国晓晖.国外市政工程管理体系对我国市政工程管控的启示[J].新西部(理论版),2013,12:172+168.
论文作者:郭振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