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单元滨649块开发实践与认识论文_李艳华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低渗透油田在我国油田开发中有着重要意义。全国发现的低渗透油田占发现油气田一半以上,并且其产能建设规模占到总量的70%以上,已经成为油气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低渗油田由于其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特殊因素,给开发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提高低渗透产量和效率迫在眉睫。本文从低渗透油田的储量、开发难度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论述,通过开发调整改善低渗透开发效果,为类似油田的稳产、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可借鉴依据。

主题词:低渗透油田 油层 渗透率 丰度

1 引言

目前滨南采油厂水驱动用低渗油藏的地质储量达7564万吨,标定采收率仅14.7%。因此,通过对滨649块实施以完善细分层系、细化注水为主的低渗单元治理工作,采收率可达22.5%,对进一步提高低渗油藏的水驱采收率示范作用。

2 单元概况

滨649块位于滨一区西北部,构造位置位于东营凹陷西北边缘,滨南—利津二级断裂带西段,北依滨县凸起,东南临利津凹陷。主要含油层系沙三下、沙四上,属中低渗透构造岩性油藏,含油面积3.2Km2,平均有效厚度23.6m,地质储量490×104t,采收率13%。总的构造形态为中间低,向东西两侧逐步抬高的构造形态,南北各发育一条以近东西向断层。滨649块孔隙度18.2~16.6%,渗透率71.6~30.1×10-3μm2,地面原油密度为0.867~0.869g/cm3,地面原油粘度为27.1~29.8mPa.s。地层水为CaCl2型,其中Cl-含量为50161-59733mg/l,平均54770 mg/l,总矿化度为83273-97521mg/l,平均90046mg/l。地层温度125℃,温度梯度3.1℃/100m,原始地层压力28.5MPa,压力系数为1.04,属于常温常压系统。油藏类型构造岩性油藏。

3 单元存在问题分析

3.1 层系划分不合理

滨649块沙三下和沙四上储层物性差异比较大,合采合注井多,由于层间干扰严重,纵向层间动用差异较大,影响了各层潜力的发挥,从吸水状况来看(表1-1),目前纵向动用程度较差,吸水好和吸水较好的层只占15.9%,大部分层吸水差或者不吸水;从目前各砂层组采出程度来看,主力砂层组主力砂层组采出程度略高,S3X4组采出程度为9.8%,沙四上2组采出程度为6.5%,其它砂层组采出程度均在5%以下。

表1-1 滨649块吸水状况统计表

3.2 注采井网不完善

滨649块受停产停注井影响,注采井网极不完善,注采对应率55.6%。区块储量控制程度和水驱控制程度比较低,区块动用地质储量490万吨,水驱控制储量251万吨,水驱控制程度为51.2%,水驱动用程度为46.5%。

3.3 注采井距大

滨649块沙四段由于渗透性差,注采井距偏大(300-400米),由于注采井距偏大,油水井间无法形成有效驱替压力梯度,油井主要依靠弹性采出。水驱效果差,开发上表现为水井注不进(启动压力逐年升高),油井采不出。

3.4 能量保持和利用状况差

由于水井注不进,油井压力逐年下降,目前地层压力只有19.8MPa,压降达10.2MPa,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只有66.0%。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4.2m3/d,动液面低(1414m),油井沉没度都在300米以下,平均沉没度只有190米。

4 单元开发潜力分析

根据滨南油藏特点,针对滨649块存在的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认识到该块有以下开发潜力:

4.1 细分层系提高纵向储量动用程度的潜力

滨649块沙三沙四储层物性差异较大,S3为中渗(渗透率:61.5-72.7毫达西),S4为低渗(渗透率:25.0-39.3毫达西),渗透性差异较大,层间干扰严重,因此有进一步细分层系的潜力,减少层间矛盾,充分发挥各小层的潜力来提高区块采收率。

4.2 完善注采井网的潜力

滨649块由于注采井网极不完善,注采对应率55.6%。区块储量控制程度和水驱控制程度比较低,区块动用地质储量490万吨,水驱控制储量251万吨,水驱控制程度为51.2%;水驱动用程度为46.5%。下步有通过完善注采井网,恢复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产能的潜力。

4.3 具有井网加密的潜力

区块地质储量490万吨,静态井网密度6.9口/Km2,单井控制储量22.3万吨/口,目前受停产井影响,井网密度只有5.0口/Km2,单井控制储量高达30.6万吨/口,因此具有井网加密的潜力。

5 开发方案设计

沙三段地质储量198万吨,部署井数37口,油井22口,水井15口,新钻井20口,油井12口,水井8口,转注2口,油井单井控制地质储量9万吨。其中,沙三段3砂组地质储量34.8万吨,总井7口(油井5口、水井2口),新钻井4口(油井2口、水井2口),转抽1口,油井单井控制储量7万吨;沙三段4+5砂组地质储量163万吨,总井31口(油井17口、水井14口),新钻井17口(油井10口、水井7口),转注井2口,油井单井控制储量9.6万吨。

沙四段地质储量292万吨,部署井数36口,油井23口,水井13口,新钻井29口,油井21口,水井8口,转注4口,油井单井控制地质储量12.7万吨。其中,沙四段1砂组地质储量145万吨,总井24口(油井16口、水井8口),新钻井21口(油井15口、水井6口),转注井1口,油井单井控制储量9.0万吨;沙四段2+3砂组地质储量147.4万吨,总井27口(油井18口、水井9口),新钻井20口(油井16口、水井4口),转注井4口,油井单井控制储量8.2万吨。

总方案地质储量490万吨,总井70口(油井44口、水井26口),新钻井47口,油井32口,水井15口,转注5口。

6 方案实施效果

通过细分层系方案的实施,滨649块开发形势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单元日液、日油产量显著提升,单元水开发效果明显改善。调整后单元注采对应率由55.6%上升到94.3%,水驱控制程度由51.2%上升到90.8%,水驱动用程度由46.5%上升到85.6%,采收率13.0%上升到27.6%。显著提升了采油厂老油田开发管理水平,促进了采油厂可持续效益化发展。

7 结论及认识

(1)合理的井网密度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关键,采用和中高渗透油田一样的井网密度,不适应油层地质特点,易造成大批水井因注不进水而停注,采油井因采不出油而停产,通过井网加密,缩小注采井距,建立有效驱替压力梯度,可改善水驱效果。

(2)细分层系开发是解决低渗透油藏层间干扰,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

(3)通过先期完善注采井网,提前注水恢复地层能量,可有效改善油藏水驱波及效率,提高油层平面水驱动用程度。

参考文献:

[1]闫庆来,何秋轩等.低渗透油层中单相液体渗流特征的实验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0,5(2)1-6.

[2]姚约东,葛家理等.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2005,29(2):52-56.

论文作者:李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低渗透单元滨649块开发实践与认识论文_李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