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在中医精神神经疾病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盛云姣

温胆汤在中医精神神经疾病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盛云姣

济南市中医医院保健科 250002

摘要:目的 对温胆汤在中医精神神经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萎缩、高血压、头痛疾病患者,对其中痰湿、痰热偏重患者提供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中药治病15日后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为痰湿、痰热等精神神经疾病患者提供温胆汤中药治疗,治疗效果确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运用;中医精神神经疾病;温胆汤

温胆汤通常应用于惊悸不寐症状,该疾病主要由痰热内扰所引起,对于癫狂、心悸、头昏、晕眩等症状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疾病症状表现给予适当的加减治疗能够用于现代医学神经、精神等方面的疾病。本次实验研究选取了一部分痰热、痰湿典型病历,为其提供温胆汤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头痛

女39岁,2015年3月13日于本院接受治疗。该患者职业为教师,有偏头痛病史,日常压力大,易发紧张情绪。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常发偏头痛,长期以西药止痛,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为调节神经类药物,并未发至根本性的治疗效果。经过详细诊断后,发现患者同时存在脉滑数、舌质红、口苦、不思饮食等症状,头痛偏于左侧。心律剂,BP120/75mmHg,CT检查结果提示患者不存在脑部病变,确认该患者患有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

该患者中医症属少阳经脉阻滞,痰湿上扰清窍,阳不展而头痛;痰浊不化,饮食不思,中焦受阻而阳不振;脑系连目,目睛连痛,口苦呕恶,脘闷;脉滑数、舌质红,均为郁而化热、痰湿内停之症。为该患者提供温胆汤加减中药治疗,具体药方如下:6g柴胡、10g石菖蒲、10g竹茹、10g茯苓、10g半夏,服用6剂后告愈。

2.惊悸

女47岁,2016年7月19日于本院接受治疗。该患者为退休工人,平素常见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有高血压病史。3日前与人争吵后出现烦躁不安、头昏、胸闷等症状。清晨醒来口苦纳少,睡眠易惊,在老伴陪同下就诊。对该患者进行诊断后发现患者同时存在脉滑数、脘腹胀满、头痛头昏等症状,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100次/分,BP180/100mmHg。经心电图检测后,检测结果显示T波低平,S-T段下移,RV3+SV1>3.5mV,心电图左偏30度。确认该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

该症状症属痰热上扰,致使扰乱心神。由于长期辛苦劳作,加之本为痰湿之体,导致气火挟痰,肝火暴张,目窜扰心则头痛头昏,心烦惊悸,夜寐忽惊;纳少,口苦脘满,痰湿困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患者提供温胆汤加减中药治疗,具体药方如下:10g焦三仙各,10g酸枣仁,10g薤白,6g枳实,10g株茯神,10g陈皮,10g半夏,服药3剂后头痛头昏好转,胸腹脘闷减轻,心神渐安,夜能安睡。心律尚齐,心率74次/分,BP150/90mmHg,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服用降压药,定期复查血压。

3.脏躁

女46岁,2015年5月26日于本院接受治疗。该患者2月内长期存在失眠、头痛症状,时有情绪自卑或低落。近月夜间多梦、失眠,清晨起床头痛。月经经期量少,周期紊乱,情绪波动起伏。经检查诊断后确认该患者为更年期综合症,为该患者提供安定、谷维素、更年安等药物治疗,未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刻诊患者存在脉弦细而滑,舌质淡,口粘而苦,情绪低落等症状。症属湿痰化热,肝郁血虚。肝气不舒,血虚,情绪起伏波动,精神抑郁,心失所养,致使夜间多梦失眠;清阳不能上奉于脑,痰湿阻中,则头昏头重,致使口粘口苦,脾运失司则胸闷。从养心安神,解郁化疾的角度出发为该患者提供温胆汤加减治疗,具体药方如下:6g远志,10g远志,7枚大枣,10g茯神,6g陈皮,10半夏,服用7剂后,夜能成寐,自觉情绪好转,复诊效不更好,病去大半,继用药半月而愈。

4.不寐

男71岁,2016年2月18日于本院接受治疗,3个月以来出现夜间汗多、夜寐不好,伴有白腻,舌质淡,纳食不思,严重情况下整夜不寐。患者经过脑部CT检查后确认该患者患有老年性脑改变,双侧脑室扩大,BP90/60mmHg。西医诊断为老年性脑萎缩。

症属上扰心脑,痰湿内阻。由脑神被痰浊纷拢而造成夜寐不安,烦躁易怒;秧及心神,汗为心液,心神不固,则夜间汗多;大便稀溏,运化失常,痰湿内阻。从脾宁心益脑,痰湿内阻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治疗,具体药方如下:10g糯稻根,10夜交藤,3g血墟拍粉,6g竹茹,6g陈皮,10g半夏,服用5剂。该患者于服药后即入睡好,疾病症状有所改善,再服用5日后诸症好转,睡眠正常。

5.讨论

机体内平衡失调是出现疾病的主要原因。“凡一脏取决于胆”,胆能调节人体阴阳。肝主疏泄,大凡神经、精神等方面的疾病,决断于胆,多责之肝胆。胆与心脏、胃关系密切,且胆与肝本为一体,互为补充,故凡是失眠心悸胸闷,头晕头痛,精神失常,情志变化,眩晕呕恶,皆肝胆受病。“百病皆由痰作祟”若胸膈有热不除,体内有痰浊未消,必伤胆阳之和气,故温胆即可使病愈。

温胆为清胆之剂,以和胃为主,不直接治胆。《内经》曰:“邪在胆,逆在胃”,夫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致郁而化热,湿聚成痰,浊阴不降,运化失司,必有碍于肝胆疏泄。该药方以半夏为主,其味辛燥而温,治心腹胸胁痰热结气,气下则痰降,湿去则涎燥,为治痰饮之主药,治痰这主方,常应用于神经内科,治胆病之主方。温胆汤主抓苔腻、胸闷、痰多等症状,虽症有别,其病各异,皆可化裁使用温胆汤而获效极佳。综上所述,为痰湿、痰热等精神神经疾病患者提供温胆汤中药治疗,治疗效果确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伯艳,宋颖星,郑慧娟,李雨庭,张广庆,牛雯颖,姜广坤,肖洪彬.温胆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耐量受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5,56(10):874-876.

[2]刘丹丹,魏妍妍,熊怀亮,戎文娟,朱金华,万红娇.温胆汤含药血清对谷氨酸条件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P38MAPK及PKC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01):115-116+19.

[3]朱金华,孙昊鑫,魏妍妍,刘丹丹,万红娇,熊秋迎.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海马组织Cx43、谷氨酸及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0(05):1-5.

论文作者:盛云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温胆汤在中医精神神经疾病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盛云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