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子依恋行为与师生依恋行为的相关性研究_依恋理论论文

幼儿亲子依恋行为同师生依恋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性论文,亲子论文,师生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导言

依恋(Attachment),是由英国生态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在1951年最先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是指婴儿与母亲(或能够代理母亲的人)之间所形成的由爱连接起来的永久性心理联系。[1]哺乳是让婴儿得到生理上的满足,而婴儿的依恋要得到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2]Bowlby所提出的“依恋”,是婴儿对在自己的精神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母亲或代理母亲的养育者的持续反应系统。[3]

儿童依恋理论自1960年代发展起来,已成为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主导理论之一。如依恋理论的创始人鲍尔比的理论所述,儿童与母亲(或代替母亲角色的其他监护人)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将成为儿童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模式,并决定儿童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特质。[3]也就是说,儿童与其直接监护人(通常是母亲)依恋关系的特质对儿童社会性及情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儿童与其他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Waters和Deane编制了测量家庭环境中1~5岁的儿童及其抚养者(主要是与父母)依恋安全性特点的工具——依恋Q-set(Attachment Q-set, 简称AQS),[4]从而使依恋研究的年龄阶段扩展到儿童早期。Mary Main等人提出一套用来测量青少年及成人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表征或心理状态的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简称AAI),[4][5]使得依恋研究的年龄阶段进一步扩展到青少年期和成人期。

依恋关系的特质,用儿童依恋理论界普遍接受的概念来界定,可区分为安全性高(secure)和安全性低(insecure)两种。[4]与母亲依恋关系安全性高的儿童通常把母亲当作自己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基点,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而安全性低的儿童通常对母亲没有信心,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传统依恋理论认为儿童与不同成人建立的依恋关系具有相似性,而这一相似性是由母子依恋关系的特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那么他与父亲或其他监护人也容易建立具有相同特质的依恋关系。[5][6]

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对鲍尔比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multiple-attachment)的假设。[5]他们认为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里(如家庭、学校)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如父母、教师)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由于各种依恋关系产生的环境不同,它们之间也可能不必具有一致性。[7][8]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种多重依恋关系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研究结果尚不足以支持这一理论假定。[9]

西方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的特质和由此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可以预测儿童与同伴和其他人的社会交往方式。[9]安全性低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学前期儿童与同伴交往困难或6岁儿童在学校的行为问题。在多重依恋关系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还表明,当师生依恋关系的特质也被用来预测儿童在校社会交往能力时,其预测性高于亲子依恋关系。[8]

多重依恋关系的理论是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是幼儿在幼儿园情境内对教师的依恋行为是否同幼儿与母亲间的依恋行为表现一致。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的选择

2.1.1 被试

被试来自上海市万航渡路幼儿园及常熟路第二幼儿园的4岁到5岁幼儿共37名,其中中班18名(男9名,女9名),大班19名(男9名,女10名),均为独生子女。

2.1.2 协同研究

确定被试之后,征得所有幼儿母亲的同意,邀请她们也来参加了本研究。协同研究的有37名幼儿的母亲(主要养育人)以及6名幼儿园教师,这些教师均为负责该些班级的,且均为女性。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地点

实验地点为上海市万航渡路幼儿园一楼的班级教室及常熟路第二幼儿园的游戏室,这两个教室都是37名幼儿平时上课或活动的教室,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室内物品摆设也同平时一致。在教室中间摆一圈小椅子,椅子圈内为空地,椅子后面靠墙一圈小柜子,上面放有儿童平时玩耍的玩具和水壶茶杯等。

2.2.2 实验材料

关于幼儿与母亲的依恋行为测量,研究者从Waters和Deane1985年的AQS(即依恋的Q分类技术)研究中采用的9级评分的90个项目中分别抽取了9个在每个级别中较有代表性的项目,编为9个等级。[10]

关于幼儿对教师的依恋行为测量,研究者也是从Kerns等人编制的儿童安全性量表(AAS)中抽取的9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编制成9个等级。

关于幼儿的家庭调查材料,均由每一位幼儿的母亲填写一份问卷来提供。

2.3 研究方法

首先,研究者为每名幼儿编号,并根据原有的班级,分别分为3批进行实验。

先由母亲根据自己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在为母亲与孩子的依恋测量编制的9个等级中选出符合自己孩子行为的那个等级,随后填写家庭调查问卷。

在教室(游戏室)里,先让教师离开,询问幼儿,更喜欢两位教师中的哪一位,随后,教师进入,留下幼儿比较喜欢的那位教师,同幼儿一起开始做游戏。当游戏进行到10分钟左右的时候,研究者开始观察幼儿不同的行为反应,并用为幼儿与教师的依恋测量编制的9个等级,记录幼儿在与教师游戏时的行为表现。

将两种等级中符合安全性行为的赋值为高分(9、8、7),将不符合安全性行为的赋值为低分(1、2、3),每名幼儿各有两个分数,最后将这两列分数做相关分析(见图1)。

图1 亲子依恋行为得分和师生依恋行为得分相关散点图

3 研究结果

3.1 幼儿在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中的得分

在实验中,孩子的母亲根据自己的孩子在家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境下的表现,在9个等级的行为表现中,选出最符合的一类。作为亲子依恋的得分,而当实验中教师和孩子开始游戏后,按照孩子表现出的行为,在另外作为评定师生依恋的9个等级行为表现中,选出符合的,由实验者记录,作为师生依恋的得分。幼儿得分如表1。

表1 亲子依恋与师生依恋得分记录

亲子依

师生依 亲子依 师生依

幼儿编号 幼儿编号

恋得分

恋得分 恋得分 恋得分

1 86

20 7

5

2 32

21 8

7

3 76

22 6

7

4 55

23 5

6

5 53

24 2

2

6 34

25 8

6

7 86

26 9

6

8 75

27 3

5

9 76

28 7

9

10 67

29 4

2

11 56

30 6

8

12 32

31 8

5

13 84

32 2

4

14 54

33 5

4

15 64

34 5

8

16 75

35 8

7

17 97

36 7

8

18 87

37 8

5

19 88

3.2 亲子依恋与师生依恋间的相关

将所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等级相关系数为0.540[**](P<0.01)。两组数据在.01水平上存在正相关,这说明就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依恋水平的评价与孩子在幼儿园里与教师间的依恋水平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两者是相关的(见图1)。

3.3 关于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的主要幼儿被试为37人,其中中班18名(男9名,女9名),大班19名(男9名,女10名),由于样本的数量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所以,得到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有待考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本次实验中亲子依恋行为的测量,仅仅是由孩子的母亲根据自己孩子的表现,做出的一个主观的评估,并不一定能真正代表该名幼儿的依恋水平。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可以在更加严格的条件下,测量幼儿的依恋发展水平。另外,在幼儿所得的亲子依恋分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所得的分数普遍比由实验者观察评价的分数来得高,所以,该分数可能受到母亲的主观倾向影响。

4 讨论

4.1 依恋Q分类技术AQS

依恋Q分类技术是由Waters及其合作者开发的(Waters,1995;Waters和Deane,1985),称为依恋Q分类(Attachment Q-set,简称AQS)。这种方法是Q分类技术在依恋研究中的运用。依恋Q-set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全性的程度,这种方法克服了陌生情境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考察家庭环境中1~5岁儿童依恋安全行为的一种测量工具。[4]

4.2 其他测量依恋的方法

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简称SS)是Ainsworth(1978)与她的合作者在其开创性的研究中提出的评价亲子依恋的一个标准化程序,过去几十年中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2]它是一种在有控制的实验室情景中测量婴儿依恋行为的实验工具,它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陌生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现状及其特点。陌生情境是针对12~18个月的婴儿设计的,该实验中每次有3人参与:母亲、婴儿、陌生人。实验用的房间是所有母亲与婴儿均为陌生的地方,故可称为实验室,而不是自然环境。[6]研究过程共有8个步骤,以引起婴儿的依恋行为,观察婴儿与母亲在分离前后的相互作用,以及婴儿独自时或与陌生人在一起时的反应,记录婴儿对母亲和陌生人反应的异同。

另一种测量依恋的方法是由Main等人创建的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简称AAI,它是测量青少年和成人依恋表征的主要研究方法。

依恋理论在心理治疗模型中最直接的应用为借助“成人依恋状态问卷”(Main and Godwyn,1998)对被试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将用于初步预测心理治疗可能展开的方向,治疗关系可能面临的困难,治疗关系展开状态背后的意义,从而决定适用的技术,制定初步的治疗方案。[4]

4.3 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的一致性

本实验所得出的结果是亲子依恋与师生依恋是一致的,存在着相关性,对于依恋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幼儿来说,更容易发展出积极的师生关系,他们能更好地听从理解教师的言语动作,和教师的沟通更好,而亲子依恋发展不好的幼儿则更可能对教师产生漠视或者不信任。虽然实验结果如此,但由于样本有限等限制,所以很难说该实验具有普遍性。

同时,“多重依恋关系”理论的倡导者们提出,幼儿有可能在不同的环境里与不同的成人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本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幼儿在班级中的依恋行为与在家中的依恋行为有一定的区别,从理论上来讲,这个结果符合关于依恋关系产生的条件的假定。幼儿与成人,特别是与自己的主要监护人的依恋关系是根据成人对自己需求的反应方式、速度、质量等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内部行为模式。通过与成人一段时间的交往,幼儿会了解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成人(如母亲或教师)会对自己的哪种需求做出何种反应,从而决定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母亲和教师在幼儿的生活中扮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一个是在家中与自己的孩子单独相处,一个是在班上与几十个幼儿同时相处,她们对同一个幼儿的反应方式、速度等方面必然会不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幼儿可以懂得在何种环境里对成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这实际上就是依恋关系的内容。因此,在不同环境中产生的依恋关系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4.4 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联系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亲子和师生关系对幼儿与同伴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的影响。由于安全性高的依恋关系是建立在成人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反应基础上的,在与成人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行为,用成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同样对待自己的同伴。反映到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的行为上,通常表现为攻击性低、乐于助人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也会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反馈和强化,例如受到同伴的喜爱、得到成人的夸奖等。这更有助于幼儿保持与母亲、教师良好的依恋关系。更重要的是,受到强化的良好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会反射到幼儿的内部行为模式中去,成为潜意识中指导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主导因素,建立起了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到,对于作为幼儿生活中的主要看护人的家长和教师来说,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多么重要。

美国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曾发现,师生依恋关系比亲子依恋关系能更有效地预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并且认为安全性高的师生依恋关系可以补偿安全性低的亲子依恋关系,改善儿童在校的社会行为。

4.5 相关研究

美国马里兰州胡德学院教育系的吴放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邹泓曾就幼儿与成人间的依恋特质,对北京市518名儿童做过一系列的研究,[10]他们运用的是本实验中用到的Waters和Deane1985年编制的AQS(该实验用的中文版的全套分类卡片),它能更为准确地测量儿童的依恋水平。同时,他们采用了谈话法评价了儿童与教师以及同伴间交往及其依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与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依恋安全性得分高的幼儿相对来讲具有较低的攻击性,更乐于帮助别人,并在同班群体中更受同伴喜爱。早期入托经验与亲子依恋安全性之间未发现有显著相关,但第一次入托年龄和更换园所次数可以用来预测师生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之间存在相关。

由于早期依恋发展水平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人生的,所以,近年来,我国关于儿童早期依恋行为的观察和测量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我国的陈会昌、孟昭兰、胡平等都致力于依恋的研究。

陈会昌曾运用依恋的测量技术,考察儿童情绪调节的早期发展对以后社会行为的预测。[8]他对176名儿童进行2年追踪:2岁时,观察他们在陌生情境和延迟满足情境下的情绪调节策略;4岁时,对他们在陌生同伴情境中的自由游戏活动进行观察,评价其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退缩性。在儿童完成分车票任务和收拾玩具过程中对其任务坚持性进行评价。通过回归分析他们发现,在预测儿童4岁时社会行为方面早期情绪调节策略的主效应显著。这表明2岁时的情绪调节策略能显著地预测儿童4岁时的社会行为。

5 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母亲评价的孩子对自己的依恋水平与孩子在幼儿园里与教师间的依恋水平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标签:;  ;  ;  ;  

幼儿亲子依恋行为与师生依恋行为的相关性研究_依恋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