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浅谈论文_罗忠平

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浅谈论文_罗忠平

重庆市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迅猛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也呈现出海量性、多样化等新特点,对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对地理信息业务档案进行高效管理和服务,成为测绘业务档案管理者面临的新的难题。

关键词: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

一、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的特点

1、档案类型呈现多样化

在《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规定》中,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资料按照业务类型划分包括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档案、大地测量档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和基础地理数据档案,地理国情监测(普查)档案、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档案、测绘成果应用档案、境界测绘档案、公开地图制作档案、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等,还包括国内外出版的专题地图、地图集资料等,按档案形式时间划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可分为建国前档案和建国后档案。其中解放前档案多为图书类和地形图类资料,建国后档案多为项目类档案。按载体形式划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可分为纸质档案、图像档案、电子档案和实物档案。其中科技和图书类多为纸质档案,影像数据多为图像档案,重大测绘项目成果多为电子档案,硬盘、磁带和光盘等存储介质多为实物档案。

2、归档数量增长迅速

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保持年均25%的持续快速增长,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继实施完成了西部测图、現代测绘基准、海岛礁测绘、国情普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数字(智慧)城市、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等多个重大测绘项目,产生了海量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纸质档案和电子数据,包括测量中的观测数据、重要数据处理过程、数据成果、数据库软件等。这些数据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据量极大,在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归档项目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二、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档案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离不开制度和标准的建设,要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拥有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还要建立相关管理体制机制的实施情况,完善监督措施。

2015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国家档案局共同颁布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规定》,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基础。但规定没有针对具体的10类业务档案管理、建档归档形式、档案维护管理等形成有效的标准规范,造成业务档案整理、汇交、备份形式多种多样,尺度层次不齐等问题。总体说来,由于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起点相对较低,总体发展水平与整个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迅猛发展对业务档案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

2、档案资源亟待丰富完善

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和精度等级分别存储于国家馆和地方馆中,而其他领域和行业获取和生产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因权属方无保管经费和条件,造成大量的珍贵的业务档案丢失。拿历史影像数据举例来看,我国现存胶片影像数据超过1000万片,测绘部门馆藏不足2/3,并且有近300万片没有进行数字化扫描。而测绘体系外部门特别是企业保存的部分多数已经销毁或因保管不善资料损坏。如何实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使档案资源更加齐全完整、丰富多元亟待解决。

3、档案编研利用存在共享开放需求

按保密程度划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可分为保密类档案和非保密类档案两类,业务档案的保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保密法》中规定保密档案的密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保密档案多为政府部门受控使用,非保密类档案多为科研和民众服务使用。

现阶段,针对馆藏历史档案资料缺乏解密机制和方法,造成数据无法整合共享,形成相对隔离的“孤岛”数据。企业和个人使用档案资料多因手续烦琐,周期长等原因选择放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针对超过保密期限的档案资料,缺乏创新开放的思路,造成档案资料编研利用门槛太高,形成无人问津的局面。

三、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1、科学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构建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完善档案标准和制度建设,健全档案标准体系”。

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应在落实《测绘法》、《档案法》要求的前提下,积极研究探索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标准体系,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标准的制定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大项目结合起来,加强地理国情、全球测图和应急测绘等重点领域档案归档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发展,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2、有效推进资源体系建设

按照《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在测绘系统中开展馆藏业务档案清理和统计工作,梳理出未在国家各级测绘部门管理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尤其是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开展交换、统筹和共享试点,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馆藏资源。

在扩展馆藏资源的同时,要拓展馆藏资源的表现形式,积极开展馆藏档案的扫描数字化技术攻关,形成完整可靠的数字化流程,将测绘历史档案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规模化、一体化展示。

3、拓展和深化编研利用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利用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对相关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需要通过档案编研工作将档案信息资源系统、有序、及时地开发出来,对档案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重组,以达到最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

为拓展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的编研利用,应完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公开发布保密、脱密审查程序,加强在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公开共享等环节的安全评估和保护,加大重点档案的开发利用力度,如覆盖全国范围的民国图、历史航摄影像综合应用等;建立馆藏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使馆藏的档案资料信息更加系统、更富有针对性,更容易被人们利用;创新服务方式,多渠道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不断向社会推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精品力作和举办受公众欢迎的档案活动。

4、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

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化是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用户需求为目标和以档案信息提供多元化、社会化共享服务模式为重点的转变过程。“信息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是测绘地理信息化的主要特点,也是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大数据时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持续推进测绘数字档案馆建设;其次需要加快提升测绘电子档案管理水平,研究探索测绘电子档案与国家大数据行动的深度融合;最后需要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管理系统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国家测绘数字档案资源融合、统筹、共享服务。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迅猛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也呈现出海量性、多样化等新特点,对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对地理信息业务档案进行高效管理和服务,成为测绘业务档案管理者面临的新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徐心蕊,刘金玉.规范测绘档案管理的新举措——解读“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规定”[J].中国档案,2015(4):32-33.

[2]李明,赵俊霞,胡芬.国家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现状及发展[J].测绘通报,2015(10):12-15.

论文作者:罗忠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浅谈论文_罗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