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钱宇[1]2002年在《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设计 在成人新鲜尸体下腰骶椎标本上研究椎间孔的形态,建立椎间盘高度丢失的生物力学实验模型,并在此模型上研究椎间盘高度与椎间孔形态的相关性变化。背景资料 椎间孔是椎管侧方的窗口,神经根从硬膜囊发出,通过椎间孔,离开椎管。正常椎间孔有足够的空间容许神经根通过,但当椎间孔的形态发生改变,截面积缩小时可卡压神经根。在下腰椎,神经根的截面积与椎间孔面积的比值大于上腰椎,因此发生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卡压的概率更高。在腰椎退变过程中,小关节的半脱位、黄韧带的增生肥厚和椎间盘纤维环的膨突等病理变化改变了椎间孔的形态,增加了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卡压的危险性,特别是椎间盘高度的丢失与椎间孔狭窄发生的关系尤为密切。国外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之间的相关性,也做了一些研究。但在脊柱标本上系统研究椎间盘高度丢失和椎间孔形态相关性变化在国内外文献上尚未见报道。目前国内由于对椎间孔狭窄的发生机理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和认识较少,特别是椎间盘高度的丢失在椎间孔狭窄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未得到系统的认识,限制了临床上对椎间孔卡压征的准确诊 浙江人学硕土学位论义 一 断和正确治疗。 目的 研究下腰椎椎间孔的形态及其与椎间盘、神经根的懈剖关系以及当椎间盘高 度丢失时椎间孔形态的相关性变化。 方法 取正常成年男性新鲜尸体 h腰椎标本 8具(L3~敝肾),剔除周围肌肉,保留 韧带利神经,保存下-20℃冷藏箱中待用。解冻后观察椎间孔和神经根的解剖形态及 二者解剖关系。用游标 F尺测量椎间孔的各个尺径。摄 X线侧位和双侧 15”斜位片, 测量计算椎间盘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将标本置于力学测试装直中,纵向加载500牛 顿,观察测量椎间孔的形态和尺径。摄X线侧位片和双侧15“斜位片,测量计算椎 间盘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在椎间盘前方切开纤维环,摘除髓核。同法纵向加载300 牛顿和 500牛顿,观察测量椎间孔的形态和尺径。摄 X线侧位片和双侧 15”斜位片, 测量计算椎间盘高度和椎间孔高度。记录各组数据,川 SPSS 0刀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无加载的囱然状态下,椎间孔上大下小,Y倒直的泪滴形,神经根位丁椎 间孔上部,周围有脂肪组织包绕、填充。L。;。椎间孔高度为 16l 4士 2.24mm,最人宽 度为门人 土2.06mm,最小宽度为 5.49士 1二smm,椎间盘前高为 9.5士 1.90mm,后 高为6.84士1.36mm:LSSI椎间孔高度为 15.22士2.16min,最人宽度为 10.43土2刀smm, 最小宽度为 6.86上 1.26mm,椎间盘前高为 10刀8士2.olrnm,后高为 6刀9士 1.32mm。 在椎间盘完整的状态卜,加载500牛顿椎间孔仍为倒直的泪滴形,未见明显的小关 节半脱位、黄韧带皱缩、纤维环膨突等形态改变。神经根仍位丁椎间孔上部,加载 二 过程中神经根周围的脂肪组织无明显被压迫、排挤现象。L4。椎间孔高度较加载前t“”’一”’一’—”—一’‘’”“””“———””—””—————-‘””””’-“---,。·——-—-————- 丢失 10.75%,最人宽度丢失 11.60%,最小宽度无统计学差别,椎间盘前高无统计 学差别,后高丢失门.99%;LSSI椎间孔高度丢失16.11%,最大宽度丢失门339%, 最小宽度无统计学差别,椎间盘前高无统计学差别,后高丢火 11.82。破坏椎间盘,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除髓核,加载300-500牛顿后,椎间盘纤维环逐渐向椎间孔内膨突,小关节半脱 位,黄韧带皱缩,使椎间孔缩小,变形。神经根与前方的纤维环和后方黄韧带更贴 近,并破二者推挤向同位椎弓根的下缘。加载过程中神经根周罔的脂肪组织被压迫、 排挤出椎间孔。加载300牛顿时,L。/s椎间孔高度较加载前丢失26刀9%,最大宽度 丢夫门.85%,最小宽度无统计学差别,椎间盘前高壬人16.63%,后高丢大41刀8: L。S;椎间孔高度丢人26.63%,最大宽度丢夫13.98%,最小宽度无统计学差别,椎 间盘前高丢失26.49%,后高丢失33.33%。加载500牛顿时,L4/5椎间孔高度较加载 前丢失 34.44%,最大宽度丢失 ZI.

钱宇, 范顺武, 方向前, 胡月正, 顾传龙[2]2003年在《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丢失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描述下腰椎椎间孔的形态及椎间盘高度丢失时椎间孔形态的变化。方法取正常的成年新鲜尸体下腰椎标本8具(L3~S1),观察标本在不同状态(椎间盘完整和椎间盘破坏)及不同加载条件(0、300、500N)下L4,5 和L5S1椎间孔的形态及其和神经根的解剖关系,测量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于X线侧位片上测量椎间盘前、后高度。结果在未加载的自然状态下,椎间孔上大下小,呈倒置的泪滴形,神经根位于椎间孔上部。在椎间盘完整的状态下,加载500N时,椎间孔形态及其与神经根关系的变化不明显。摘除髓核,随着加载量逐渐增大,椎间孔逐渐缩小、变形,神经根被推挤向同位椎弓根的下缘;椎间孔高度、最大宽度和椎间盘前高、后高逐渐减小,与未加载时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椎间孔高度与椎间盘后高、前高呈线性相关。结论椎间盘高度丢失与椎间孔形态改变关系密切,椎间孔形态改变增加了神经根卡压的危险性。

佚名[3]2008年在《脊柱外科》文中研究说明P01-001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传统与现代戴守达董小雄王永宏张耘张洪思周正顺陈刚吕峰刘洪业安徽当涂解放军第八六医院骨科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手术和现代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346例施行MED,481例施行开放手术,其中椎板间隙开窗322例、单侧双间隙开窗39例、半椎板切除33例、双侧开窗42例、改良式全椎板切除45例,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并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林涨源[4]2003年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椎间盘摘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虽然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得以缓解和康复,但仍有5~20%病例术后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为了解椎间盘切除对腰椎的影响,国内外有学者采用影像学或生物力学等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临床上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已被证实有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现象。Hasegawa等发现当椎间盘后缘间隙小于4mm或椎间孔高度小于15mm时,即可出现神经根受压现象。 截至目前为止,对于腰椎间孔形态学的改变国内外报道甚少。由于脊柱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单纯对腰椎在中立位下进行椎间孔的参数测量意义有限,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进行椎间孔形态运动学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椎间盘对腰椎的生物力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进行功能重建是最佳方法。该治疗方法既不限制脊柱任何部位的活动,又能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人工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discreplacement,ADR)治疗椎间盘病变正是基于这种目的,人工椎间盘置换通过恢复椎间隙的高度和病变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结构和负载能力,以达到节段性稳定和节段性运动,恢复腰椎自然负重及运动功能。有研究表明人工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和生物稳定性与正常椎间盘无显着性差异。但目前国内外尚未广泛开展临床应用,其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国内已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了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关于其手术适应证与临床效果的报道较少。所以,人工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对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的改进及临床推广至关重要。 本课题采用生物力学方法,根据电测法的原理自行设计Q型位移传感器,以测量完整腰椎及椎间盘切除后,在中立位、前屈、后伸、侧弯不同载荷下的腰椎间孔高度、最大和最小宽度叁个参数的改变,了解椎间盘切除后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后导致症状残留或腰椎继发性病变的解剖机制。同时对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进行测量分析,以进一步阐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采用 SB CHARITE Ill型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的 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前后对腰椎间孔改善情况及其临床疗效予以比较分析,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及临床疗效。 第一部分: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腰椎间孔形态学 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椎间盘切除与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后导致症状残留或腰椎继发性病变的解剖机制。求证人工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n 方法:取7例新鲜尸体腰段标本,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对腰椎完整组、髓核摘除组、及人工椎间盘置换组的腰椎节段,在加载负荷为2000N,加载力矩P为10Nm的工况下,于中立位、前屈、后伸、侧弯不同体位时测量LA/5椎间孔高度、最大和最小宽度的改变,对其各组位移及载荷前后的变化范围(Rang of variety,ROV)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a刃.05。 结果:①完整组腰椎LA/5椎间孔高度为18.67士0.90mm,最大宽度为8.12土0.50mm,最小宽度为3.88土0.49mm。②在完整组,腰椎的前屈运动使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增加了4.5%和9.4%,高度增加了2.2%。相反,后伸载荷下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减少了6.3%和15.2%,高度减少了4.1%。同侧弯使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减少了 3.6%和 13.2%,高度减少了 4.4%。而对侧弯使该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增加了*6%和 2.4%,高度增加了2.7%。P值均叨仍,有显着性差异。③髓核摘除组在载荷前后,其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的ROV均明显加大,与完整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O刃.05> 在前屈及对侧弯时,其高度、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与其它两组相反Od.05人④人工椎间盘置换后,M/5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在各种运动时,ROV与完整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o>o.仍人AD R组腰椎间孔的最小宽度在后伸和同侧弯载荷下,其宽度未见明显减小0叩.仍);最小宽度的ROV,ADR组与完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如对.05人 皿 L 结论:1、本实验中根据电测法原理自行设计的Q型位移传感器 系统,用于定量测定椎间孔的孔径,结果可靠、操作简便,为腰椎椎 间孔径度的测定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2、腰椎前屈时椎间孔的孔径 增加,后伸时减少;同侧弯时椎间孔的孔径减少,对侧弯时该侧椎间 孔的孔径增加。证实腰椎的各向运动均可引起椎间孔形

林涨源, 李康华, 雷光华, 林飞跃[5]2005年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椎间盘切除与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ADR)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7例新鲜尸体腰段标本,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对腰椎完整组、髓核摘除组、及ADR组的腰椎节段,在加载负荷为2000N的工况下,于中立位、前屈、后伸、侧弯不同体位时测量L4/5椎间孔高度、最大和最小宽度的改变,对其各组位移及载荷前后的运动范围(ROM)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完整组腰椎的前屈、后伸、侧弯使椎间孔的最大、最小宽度及高度有显着影响。髓核摘除组在载荷前后,其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的ROM均明显加大,与完整组相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在前屈及对侧弯时,其高度、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的改变与其它两组相反。ADR组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在各种运动时,ROM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结论腰椎的屈曲运动增加椎间孔的孔径,后伸时则减少;同侧弯减少椎间孔的孔径而对侧弯增加该侧椎间孔的孔径。椎间盘切除后,可引起腰椎间孔孔经的减少;在相同载荷下,椎间孔的变化范围明显加大。ADR进行椎间盘重建后,椎间孔形态学改变接近正常组,提示ADR能基本恢复椎间孔的正常生理形态,达到生物力学性能的重建。

方国芳[6]2014年在《下腰椎微创手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现代外科在发展要求外科要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数字化,微创化,减少手术的创伤,加快康复,造福患者,把困难留给医生。传统的开放式的手术已经逐渐被微创术式替代。传统的大体标本式的解剖也满足不了微创手术的需求,镜下解剖研究显得更加有必要,更加急切。微创手术的学习曲线的时间长短与镜下解剖的熟悉程度成正相关。腰椎退行性疾病(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DDD)是多发病、常见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性性滑脱、腰椎盘源性腰痛,腰椎峡部裂,腰椎退行性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是常见病,多发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内镜手术、开放手术3种。目前下腰椎的微创手术从前往后包括腹腔镜下腰椎前路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e fusion,ALIF),轴向腰椎融合术(AxiaLIF),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lumbar disc arthroplasty,LDA),侧路的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endocscopic disc-ectomy PLED)这其中包括YESS手术和TYSYSS手术[1-4],侧路的直接侧路腰间盘摘除融合术(Direct lumbar inter-vertebrae fusion, DLIF)[5-6],后路的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 endoscopicdisc-ectomy,MED)及全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Full-endoscopic lumbardisc-ectomy,FLD)。本研究主要从前路.侧路及后路来研究下腰椎各种微创手术的解剖入路及各结构间的比邻关系,防止出现手术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损伤、输尿管损伤,交感干损伤。1.材料2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防腐固定腰断尸体标本(男性12例,女性8例),均为成人标本,无其他的病理状态影响腰椎各入路的解剖,解剖器械1套,游标卡尺1把(精确度0.02m)等。收集国人的60例腰椎CT数据和MRI数据,所有数据为下腰痛来院就诊的患者男30例,女30例,年龄为45(24—57)岁,通过640排CT扫描及1.5TMRI扫描,同时通过CTA显示血管,最后通过叁维重建来重建腰椎的解剖结构。通过PAC系统进行测量。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重建血管。2.方法(1)前路:经腹膜后显露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动、静脉,输尿管,交感神经,测量左侧腹主动脉与交感神经间的距离(L3/4),腔静脉与交感神经间的距离,节段血管的分布,输尿管与腹主动脉、腔静脉的距离,ALIF安全区域。(2)侧路:腰椎孔周围的肌肉全部切除,清理周围的韧带,只保留出口神经根(existing nerve,EN)和下腰椎节段动脉(lower lumbar segment artery,LLSA),完全显露椎间孔区等。测量下腰椎节段动脉及其分支的分布情况及直径,主要是测量腰3、腰4、腰5腰动脉,分别记录L3A,L4A,L5A.测量椎间盘平面上关节突与出口神经根的距离,分别记录为DL3N,DL4N,DL5N.测量椎间盘平面出口神经根前缘与椎间盘后缘的距离,出口根在椎间盘后缘前方记录为+号,出口根在椎间盘后缘的前方记录为-号。测量椎间孔在椎间盘平面的横径,及椎间孔的最大径。通过mimics系统进行测量椎间孔在椎间盘平面的的横径以椎间孔的最大径。(3)后路:后路肌间隙入路:取俯卧位,下腰椎沿中线切开皮肤将一侧皮瓣翻向外侧去除皮下脂肪显露腰背筋膜后层观察,向上牵开腰背筋膜,翻向外侧暴露骶脊肌在下腰段的全貌。仔细辨识多裂肌、最长肌和髂肋肌,寻找潜在的肌间隙。观察不同肌间隙入路显露腰椎结构的特点及间隙内穿行的结构后正中入路:从椎弓根平面切除,打开椎管,测量不同椎间盘平面下位神经根外缘与椎管中线的距离,椎管内血管分布情况,椎管内的安全叁角区。随机抽取全内镜腰椎间盘摘除的手术录相40分来显露腰椎椎板间隙入路的层次结构。临床应用:利用内镜系统分别从下腰椎侧路及后路进行腰椎髓核摘除术,并与同期的MED手术对比,比较下腰椎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及风险,手术效果,及如果进行风险评估及预案。统计学处理:SPSS19.0软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ODI改善率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3.结果(1)前路ALIF安全工作区域:内侧界为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外侧界为交感干,上下界为腰动脉。腰5骶1的安全区位于动脉分叉下方,椎前筋膜前方有丰富的神经丛、骶中动脉及骶前静脉丛,因此,椎前筋膜的深面才是安全区,从正中切开椎前筋膜可以避免损伤神经丛。腰3/4水平腹主动脉与交感神经间的左侧距离13.5±3.0mm,右侧下腔静脉与交感神经间距离9.2±2.6mm。当血管分叉处于L4/5水平以上时,右髂外静脉与交感神经间的距离6.4±1.4mm,左侧髂外动脉与交感神经间的距离6.4±1.2mm当血管分叉处于L4/5水平以下时左侧腹主动脉与交感神经间的距离12.5±3.0mm,右侧下腔静脉与交感神经间的距离10.8±2.2mm。双侧输尿管均在腹膜后与精索静脉走行,在腰4/5平面下方跨过髂外动脉继续下行,左侧与髂总动脉的交界高于右侧。左侧输尿管与腹主动脉的平均距离在3.5cm,右侧输尿管与腔静脉的平均距离2.8cm。腰3及腰4动脉直接从腹主动脉发出,腰5动脉从髂腰动脉发出,后者是髂内动脉的分支。腰动脉走行于腰椎的中间,腰动脉的直径腰3最粗,直径1.8±0.3mm,腰5直径最细。骶中动脉15例起自腹主动脉,2例起自左侧髂总动脉,3例起自右侧髂总动脉。(2)侧路下腰椎节段动脉均出在各椎间孔,并均有分支,一般在椎间孔的前方分支,都在3-5支,其分支与出口根包饶,在横突下方与上关节突上方各有一支较大的分支,而且在上关节突的下方分支小。主干直径:L3A为1.8±0.3mm,L4A1.6±0.4mm,L5A1.3±0.2mm.出口根后缘与上关节在椎间盘平面的距离,腰3/4平面3.5±1.2mm,腰4/5平面4.2±1.5mm,腰5骶1平面4.6±1.0mm,最长距离也只有5.6mm,均小于7.5mm。腰3/4椎间孔在椎间盘平面的横径约8.6±2.0mmm,椎间孔的最大横径9.4±4.5mm,腰4/5椎间孔在椎间盘平面的横径约9.5±3.0mm,椎间孔的最大横径10.2±3.5mm,腰5骶1椎间孔在椎间盘平面的横径约8.2±2.2mmm,椎间孔的最大横径9.6±3.2mm。腰升静脉的位置及走行:腰升静脉走行在椎间孔区骨膜的表面,前方及侧方有腰大肌覆盖,远端与髂总静脉相通,腰升静脉往往在出口神经根的表面走行,部分腰腰升静脉有属支走行出口神经根之间。腰骶丛(lumbosacral plexus)的位置及走行: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部分、第1至第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出口根前缘与椎间盘中点的距离,腰3/4平面11.5±1.2mm(L3),腰4/5平面10.8±1.5mm(L4)。椎间孔外口处交感神经与椎间盘中心之间的距离:腰3/4平面12.5±1.6mm(L3),腰4/5平面14.2±2.5mm(L4)椎间孔外口处腰丛神经与椎间盘中心之间的距离:腰3/4平面10.5±2.0mmm,腰4/5平面9.2±1.5mm。(3)后路肌间隙入路: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肌间隙Wiltse间隙,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的肌间隙LIMP间隙,肋肌与腰方肌之间的肌间隙Watkins间隙。腰3/4水平腰椎中线至Wiltse间隙的平均距离为2.0cm,腰椎中线至LIMP间隙平均距离为3.5cm。腰4/5水平腰椎中线至Wiltse间隙的平均距离为2.5cm,腰椎中线至LIMP间隙平均距离为4.0cm。腰5骶1水平腰椎中线至Wiltse间隙的平均距离为2.8cm,腰椎中线至LIMP间隙平均距离为4.2cm。腰3/4至腰5骶1,Wiltse间隙被脂肪填充,少有血管穿行,但是LIMP间隙较小,有血管经过。椎管内解剖:下腰椎神经走行各异,高位神经根管走行距离越短,走行方向越近水平,发出点相对较低。L4神经根管发自腰4椎体上半部,L5神经根管比L4长,走行比L4更趋于垂直,发出点相对较高,通常始发于L4-5椎间盘下部,S1神经根管在叁者中最长,近乎于垂直,发出点也相对较最高,多始于L5-S1椎间盘上缘。椎管内的安全叁角区(Safe triangle):外上界为上位神经根内外侧,内侧界为硬膜囊的外侧缘和下位神经根袖,下界为相应椎间盘的下缘。安全叁角底边:腰4/5平面,腰4神经根内缘与硬膜囊外缘(椎间盘下缘)距离5.6±1.4mm。腰5骶1平面,腰5神经根内缘与硬膜囊外缘(椎间盘下缘)距离6.8±1.8mm。测量椎板间隙高度与宽度:L3/4椎板间隙高度:9.5±1.4mm,宽度6.4±1.8mm。L4/5椎板间隙高度:11.5±2.7mm,宽度8.6±2.5mm.L5/S1椎板间隙高度:11.8±1.4mm,宽度10.4±2.6mm。4.结论(1)前路手术入路:腰3/4及腰4/5的ALIF手术,建议从左侧进入,安全工作区域为腹主动脉与腰大肌前缘之间的区域,通过左侧可触及腹主动脉的搏动来确认解剖关系,在腹主动脉的外侧腰大肌的表面找到输尿管,牵开输尿管及动静脉可以显露足够的手术工作区。在切除腰椎间盘时要注意向外不要超过腰大肌的内缘,此处有腰交感神经干的分布。另外腰椎间盘的前方有节段血管的小分支分布,注意止血,防止出量致视野不清,造成附损伤。腰5骶1间隙ALIF手术时一般要在术前确认骶中动脉的位置,术中注意结扎。骶中动脉的变异性较大,不能作为正中线的依据。(2)侧路手术入路:腰椎侧路椎间孔镜一项新技术,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有不少并发症,POD是其独特的并发症,进行椎间孔扩大是减少POD有效的方法,在椎间孔扩大时注意不要造成副损伤,内镜直视下进行上关节突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损伤腰动脉及腰升静脉的分支。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或者直接的腰椎椎间融合术(DLIF)是一种新的微创前路腰椎融合技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术中注意好不要损伤腰丛即可,手术中大血管损伤的可能性小,出血量小,腰4/5平面不要省略神经电监测。(3)腰椎后路:椎旁肌入路对于每个人是不同的,但是Wiltse肌间隙入路仍是当前椎旁肌入路首选,但是由于腰椎椎旁肌有两层,浅层为背阔肌筋膜,深层才能找出Wiltse肌间隙,在体表没有办法直接触及。一般都是根据棘突来定位,棘突旁开2.5cm左右切开背阔肌筋膜,再分离Wiltse肌间隙显露关节突及横突。椎板间隙入路是经典的手术入路,不管是开放手术还是MED手术,还是全内镜手术,该入路都是一样的,难点在于黄韧带的突破,减少神经、血管损伤。对于开放手术及MED对椎板间隙的宽度是没有要求的,但是全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对椎板间隙的要求是宽度要大于8m。否则工作通道无法进入椎管内,而且就算强行进入椎管内也没有办法到达安全叁角区,会误伤神经血管组织。(4)临床应用:利用内镜系统分别从下腰椎侧路及后路进行腰椎髓核摘除术,在进行侧路经椎间孔腰椎髓核摘除手术时注意避免损伤节段血管的分支及出口神经根,避免术后下肢麻木(POD),进行有效的椎间孔扩大手术时很有必要的。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要求椎板间隙要大于8mm,术中避免挤压损伤神经根。

吴云刚[7]2016年在《腰椎双节段退变混杂固定的临床评价及腰骶部椎间盘退变的有限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下腰椎(L3-5)及腰骶(LS)位于整个腰椎下部,承受的压力、旋转力和剪力均较大,活动范围大,易被侵犯和发生运动功能受损而罹患退变性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等),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目前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是采用椎间融合,主要的术式有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彼此间的疗效、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众多研究表明,术后持续存在或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出现原有的腰痛症状和/或下肢放射痛导致腰椎术后失败综合症(FBSS)。为了更好地预防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和FBSS的发生,人们创新了基于椎间盘的非融合系统(如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和基于椎弓根钉的非融合系统(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如X-STOP系统、Wallis系统、Coflex系统、Dynesys系统、Isobar系统和TFAS系统),它们的部分早期临床结果令人满意,但长期疗效还有待于验证。腰椎多节段椎间盘退变时,每个退变节段的退变与失稳程度都不一样,有学者提出多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一期手术治疗应包括融合、非融合或两者同时应用的混杂固定。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对58例下腰椎双节段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椎间融合联合后路减压动态固定(Isobar posterior dynamic stabilization,IPDS),为明确IPDS的临床疗效,以52例PLIF患者为对照开展了至少4年以上的跟踪随访和临床评价,并通过建立腰骶部叁维有限元可靠仿真模型来分析腰骶椎间盘退变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腰骶前路保留椎间盘动态稳定装置的改进完善和临床实践积累大量数据与提供理论支撑。第一部分腰椎双节段退变混杂固定的临床评价目的:研究Isobar TLL联合椎间融合的混杂固定技术治疗腰椎双节段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和运动学特性,以明确该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58例行椎间融合联合后路减压动态固定(IPDS)和52例行双节段椎间融合术(PLIF)的患者进行至少4年以上的随访进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数据的回顾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IPDS和PLIF均能极显着改善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显着降低腰椎在后伸时的前凸角和整体活动范围,显着增大邻近节段后伸时的前凸角和节段间活动度;对前屈整体的前凸角和动态固定节段的活动度无显着影响;产生的并发症也较少。两种手术间的所有指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Isobar TLL联合椎间融合的杂合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融合固定相当,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但尚无更好地避免邻近节段退变的证据,其生物力学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腰骶部叁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目的:建立健康人及腰骶椎退变患者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为研究腰骶部椎间盘退变对腰骶部生物力学影响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首先,利用薄层CT扫描健康人腰骶椎获取图像,用Mimics 17对采集的CT图像逆向重建出脊柱的叁维点云模型;其次,运行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把叁维点云模型拟合成可编辑的几何实体模型(NURBS曲面模型);然后把拟合的几何实体模型导入Hypermesh 12中,进行C3D8I(C3D表示叁维连续体单元,8代表该单元有8个节点,I表示非协调单元)单元的网格划分、边界条件施加、赋予材料属性和定义接触等操作;最后,提交ABAQUS 6.12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基于腰椎解剖形态和骨骼生物力学模型建立了六面体网格叁维椎体模型。参照椎间盘解剖结构,提取相邻椎体网格的面网格,在空间中建立对应节点的连线,形成椎间盘基质和髓核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解剖图谱和解剖3D软件(Primal Pictures3D human anatomy medical software)对腰椎L3-S节段韧带的描述,在对应韧带的起止点建立一维Springa单元。所建模型在腰骶椎六维度活动中的活动度模拟值及变化趋势与对比文献基本一致,均在文献的实验标准差范围内,符合统计学规律。结论:经有效性验证,构建的脊柱叁维有限元模型具有比较可靠的仿真性,可用于腰骶部椎间盘退变对腰骶部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第叁部分腰骶椎间盘退变对腰骶部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目的:利用第二部分建立的叁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腰骶椎间盘退变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腰骶前路保留椎间盘动态稳定装置的改进完善和临床实践积累大量数据与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健康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椎间盘的材料及几何属性建立了腰骶部椎间盘(L4-5及L5-S1)不同程度退变的有限元数理模型。应用Abaqus 6.12软件进行计算,在约束骶1下终板全部6个自由度为边界条件,建立此参考点与L3上表面所有单元节点的耦合相关性,分别模拟腰椎有限元模型受到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扭转四种载荷作用,研究退变腰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轴向旋转时其活动度(ROM)、纤维环Von mises应力分布和位移云图与髓核内压强的变化情况。结果:当L4-5与L5-S1双节段均发生中度或重度退变时,其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中的活动度均明显降低,其中L4-5节段活动度可降低达60%。腰骶椎双节段椎间盘同时发生不同程度退变时,在前屈中,当L4-5椎间盘重度退变合并L5-S1椎间盘中度退变时,L5-S1节段椎间盘将承受巨大的椎间盘应力改变。当L5-S1节段重度退变合并L4-5中度退变时,在前屈中,L4-5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变化较小,L5-S1节段自身的椎间应力集中并骤然增大约72.3%。在左右侧屈中,当L4-5椎间盘重度退变合并L5-S1中度或重度退变时,可导致L5-S1节段椎间盘纤维环的应力增大25.0%左右。而当L5-S1节段重度退变合并L4-5椎间盘中度退变时,仅导致L4-5节段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增大13.3%。当L4-5节段重度退变时,对L5-S1节段的力学影响较大,尤其是在L5-S1节段也存在退变时,可导致其纤维环应力在各项运动中均增大。而当L5-S1重度退变时,其对L4-5节段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小。L4-5与L5-S1双节段退变将造成各项运动时的椎间盘髓核内压强成倍降低,在后伸和左右侧屈时的L4-5节段和L5-S1节段的髓核内压强降幅差异不大,而在前屈和左右扭转时的L4-5节段的髓核内压强降幅远高于L5-S1节段的。结论:L4-5节段退变对L5-S1节段的各项运动ROM、椎间盘应力和髓核内压强的影响大于L5-S1节段退变对4-5节段的影响,以髓核内压强降低最大,其次是椎间盘应力和各项运动ROM,故髓核内压强骤降可作为节段退变的衡量指标。在L4-5节段重度退变合并L5-S1节段中度退变时,可行L4-5融合固定联合L5-S1节段动态固定。当L5-S1节段重度退变合并L4-5节段中度退变时,行L5-S1节段单节段融合,以避免L4-5节段固定后降低其活动度,造成其上位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改变而发生邻近节段病。

佚名[8]2003年在《《中华骨科杂志》2003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指出B白血病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的误诊分析(王银河,吴继明,朱唏群,等)(6):383瘢痕异体半脱钙股骨片重建椎板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徐少文,王建卫,陈正形,等)(4):210半月板,胫骨膝关节镜下逆行半月板全切除术(敖英芳,印钰,焦晨,等)

谭俊铭[9]2007年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实验模型的作用及相关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研制可吸收缓释BDNF-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鞘内注射治疗马尾综合征和下腰骶部DRG中央突受压缢的多重马尾束缢狗模型并导致CES的实验研究及相关临床研究。方法:(1)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BDNF-PLGA纳米粒。(2)构建急性重度多重马尾束缢实验狗模型。(3)研究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的PLGA-BDNF纳米粒在MCEC模型中DRG内感觉神经元损伤中的修复作用。(4)分析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模型中,BDNF在下腰骶髓损伤中的可能表达及其病理生理学的发生发展机制。(5)确定马尾综合征患者在起病48h内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1)多重马尾压缢48h后持续观察4周,与Ⅰ组和Ⅱ组比较,Ⅲ组相应DRG神经元群体内可及BDNF免疫反应性更显着的增高且其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改善更明显;(2)持续观察四周,与Ⅰ组比较,见Ⅱ组相应下腰骶髓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和明显的脊髓损伤(尤其白质区更明显);脊髓内大神经元及大部分中等大小神经元胞浆内未及BDNF表达(除马尾束缢48h的动物外);(3)马尾神经损伤48h内手术减压,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改善。结论:(1)下腰骶髓内BDNF表达的变化,对CE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急性重度多重马尾束缢很可能阻断了经正常背侧根顺向转运到背侧角的BDNF/T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2)鞘内注射持续缓慢释放的PLGA-BDNF纳米粒,在治疗急性重度CES的实验狗模型中疗效明显;(3)基于此急性重度多重马尾束缢实验,发现早期下腰骶髓的损伤程度及其神经元变性是预测CES预后的最重要因素;(4)尽管手术时机存在争议,仍建议出现CES 48h内手术。

石博[10]2016年在《对不同体位腰椎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走行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测量和分析不同体位下腰椎间孔大小、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偏移及硬膜囊同行走神经根夹角的大小,来研究不同体位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一共选取了40名志愿者(20男,20女,年龄21-39,身高152-184cm)参与,行俯卧位和左侧卧位的核磁检查,并在俯卧位时腹部的两侧及左侧卧位时左侧髂骨下方加硅胶垫。对L3-L4、L4-L5、L5-S1节段矢状面图像中的右侧椎间孔的纵径、矢状径和面积,以及冠状面图像中相应节段行走根同硬膜囊夹角、行走根或硬膜囊至椎弓根连线中点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观测处于不同体位下MRI图像中的椎间孔的大小形态、硬膜囊的偏移。整理数据,然后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侧卧位时平均椎间孔纵径为20.7±4.93mm,矢状径为8.79±1.29mm,面积为113.73±40.64mm2,俯卧位分别为19.4±3.84mm,8.12±2.66mm和94.71±35.01mm2,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位时行走根至椎弓根内缘连线中点的平均距离为4.95±0.55mm,硬膜囊至椎弓根内缘连线中点的平均距离为14.39±3.22mm,俯卧位分别为3.59±0.63mm和6±1.52mm。侧卧位时硬膜囊同对侧行走根的夹角平均为10.12±2.2°,俯卧位为13.71±2.03°。同一节段不同体位行走根同硬膜囊所构成的夹角,行走根或硬膜囊至椎弓根内缘的距离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观察不同体位MRI图像结果并分析具体数据后发现,同一椎间孔在侧卧位加下垫枕时同俯卧位相比椎间孔面积更大,这将帮助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视野更大,对彻底清除间盘组织更有利。同时侧卧位时硬膜囊同行走神经根的夹角变小,神经根和硬膜囊向对侧偏移距离明显,证明了在PELD手术中侧卧位较俯卧位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 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 钱宇. 浙江大学. 2002

[2]. 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丢失的相关性研究[J]. 钱宇, 范顺武, 方向前, 胡月正, 顾传龙. 中华骨科杂志. 2003

[3]. 脊柱外科[C]. 佚名.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叁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8

[4].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林涨源. 中南大学. 2003

[5].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J]. 林涨源, 李康华, 雷光华, 林飞跃. 中国医学工程. 2005

[6]. 下腰椎微创手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D]. 方国芳. 南方医科大学. 2014

[7]. 腰椎双节段退变混杂固定的临床评价及腰骶部椎间盘退变的有限元研究[D]. 吴云刚. 第二军医大学. 2016

[8]. 《中华骨科杂志》2003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中华骨科杂志. 2003

[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实验模型的作用及相关临床研究[D]. 谭俊铭. 第二军医大学. 2007

[10]. 对不同体位腰椎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走行影响的研究[D]. 石博. 吉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