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

户晓辉[1]2000年在《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 导论:本文研究的缘起、方法和术语 #1(1B5,A5,5FC,DD) @2&1 =>1(11F,187,4A5,1B7)一、史前材料的精神属性 #2(32A,66A,51B,69A) =>1(1BD,1C7,3AD,1F

杨志恒[2]2006年在《书美发生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取用考古学、人类学、人种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书美作发生学的研究。旨在从书美的形式信息向前推进,探寻它的发生,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书美的本质特征。虽然甲骨文前文字资料不足,但和书美有关的美的形式却比较丰富,足资研究参考。这种作法或许对史前关于书的问题的研究有些裨益。 从考古专家在距今两万年左右的下川文化中发现研磨颜料的研磨器以来,又不断在仰韶文化前、中期发现这些和今天石砚功能完全一样的彩绘工具,并且还发现了赤铁矿和赭石等矿物性颜料,加之彩陶纹饰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书美活动就导源于此。 笔法是书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彩陶纹饰是用毛笔所绘,这已被许多专家所认同,从这些纹饰中,我们可以感到先民执笔的娴熟,并且可以看到一些与书美有关的笔法,表现着书美笔法的渊源。 汉字构形美是书美的“硬件”,其美的层次包含有:来自描摹物象的象形性美和抽象的力象美;汉字结构图式的秩序美和“有意味形式”的美;汉字的起源和美的形式是同步发生的。 汉字构形美是人类进化,审美心理成熟的必然,人类大脑进化完善后,人类所具备的摹仿心理、抽象心理以及综合心理,是汉字构形美的神经机制。中国人生存环境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生态条件,又使汉字构形美印上了中国个性,亦即:突出形象特征,手法简约概括,具有动态和神韵的写意品质。 章法美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美,它来自笔法因素和汉字构形因素各部分的组构而形成,由于章法美的发生继笔法美和汉字构形美发生之后而来,本文暂不作展开讨论。

施咏[3]2006年在《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课题“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是一个边缘交叉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以“中华民族”及其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建立在民族音乐学之理念,采用偏向于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质,利用历史文化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对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作深入考察。力图从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更深的层次对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和外化形态等做相对全面的探讨。力图超越对文化现象的表面描述,从而为深入探讨文化形成的“深层结构”开辟新的途径。 本研究中还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通过与他民族文化参照系的横向比较,引发我们同其他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类型的一种互为“易位”的思考,以帮助我们反思自身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局限和不足,更好地去认识自我文化,构建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与个性的音乐审美心理学。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受自然系统中的地理环境、人种特征,社会系统中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哲学思想、宗法、原始神话、集体无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事物共性与个性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互为依存融合的统一体。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在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这两者的矛盾对立统一中发展演变。 音乐的民族性具体通过特定的音体系、语言体系、音乐结构体系等方面得以体现,不同民族在音乐中所使用的形式要素和组织手段都富有个性而区分微妙。中国人在音色审美上有着近人声,尚自然、多样化、个性化,偏高频的清、亮、透,甜、脆、圆以及重鼻音的特点。旋法上表现为平和、渐进的美学特征;音乐结构思维讲求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对比”,并遵循规范化、程式化的特征。 受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直觉、多觉贯通、艺术综合理念、“成于乐”、“游于艺”乐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音乐联觉能力较为发达。并高度重视味觉审美的情感表现性,“声亦如味”,饮食口味的地域分布与民族音乐风格,不同饮食口味偏好与审美主体的性格、音乐审美的取向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具有

张晓敏[4]2012年在《明清彩瓷的色彩演变探析》文中认为中国的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期新石器时代的红陶、灰陶、黑陶,到东汉时期的青瓷,及伴随着陶瓷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产生黑瓷、白瓷等,至唐代全国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瓷业发展至宋朝时期,各种青白瓷及色釉瓷器的烧制已趋于成熟。陶瓷工艺的发展及成熟,为陶瓷装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明清时期,各种釉上彩瓷及釉中、釉下彩绘瓷开始大量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南青北白”的瓷业局面开始被打破,彩瓷逐渐成为了瓷器发展的主流,各种绚丽多彩的彩瓷占据并引领了陶瓷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与当时陶瓷工艺的发展有关,伏根于中国人内在文化需要的民族审美因素更是这场瓷器审美变化的内在成因。它与瓷器装饰形式相结合,成为了明清时期釉上彩瓷产生及发展繁荣的动力。本文以明清时期所烧制的彩瓷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收集国内各地墓葬、窑藏及博物馆资料,将明清彩瓷按其主要类别进行色彩归类列表,以研究由素色向彩色的演变的原因及其色彩演变的规律。力图全面揭示明清彩瓷色彩演变的内在文化及心理成因。对明清彩瓷的研究不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更多的探讨我国传统的色彩审美心理及民俗思想上,即明清釉上彩瓷从产生到发展繁荣整个过程中蕴含的内在思想文化等诸因素的深入探析。

张咏梅[5]2004年在《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的阐述,尝试着从“审美心理”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内涵及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色彩的独特之处,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当代世界色彩文化中去。 文章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原始色彩及原始色彩典型的物化形式——彩陶的研究入手,提出研究彩陶的必要性。 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之源,其最典型的物化形式是彩陶。彩陶是原始人类脱离动物性被动色彩反映而表达色彩审美的最早、最直接的媒介材料之一,彩陶的基本色彩有红、黑、白,这三种色彩一直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喜爱的色彩。彩陶色彩的运用,可以启发我们对中国人的原始色彩审美心理的发生学意义进行探究。红、黑、白三色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最初的色彩感知,彩陶作为具有特殊用途的“礼器”,也选择运用红、黑、白,这两者之间不应简单的划一等号。本论题试图寻找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处于混沌状态的并不明确的色彩象征。同时,也为中国人五彩彰施和尚黑两种色彩审美倾向寻找源头和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五彩彰施的象征性色彩是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五行”、“五德”法则为依据建立的五色制体系,是中国人在原始色彩基础上形成的单色崇拜,也是色彩由原始自发的精神象征性向色彩自觉的精神象征性的转变。儒家思想继承先人的色彩观,并以“礼”的形式加以规范,使色彩象征趋于一种社会化的固定形式,从而形成中国独特的色彩象征性这一重要的美学特点和色彩审美心理。而这种思想通过艺术这一载体得以体现,形成了以“五彩彰施”创造“重彩”为主的绘画形式,象征性色彩在其他艺术中体现的也非常明显。 对中国色彩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汉代佛教色彩的传入。佛教色彩补充了中国传统绘画以五色为主的用色方法,给中国宗教绘画带来新的色彩象征意义,实现了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在五色基础上的多样性。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尚黑这一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独特的色彩审美观 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于西欧的狩猎文化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在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形成了女性思维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在对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儒道思想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而这两种哲学思想中的色彩观是不同的,形成了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两重性。文章这一部分主要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影响:道家尚黑,采用消极避退的方式游离于社会之外,这种思想最终以艺术这一载体得以充分展现,它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艺术观,崇尚黑色,即以墨色实现最高精神境界的中国水墨画。外来佛教和禅宗对这一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色彩感知看,道家的色彩观是对人类原始色彩本性的维护,回避绚丽的五色,仅在墨色中实现局限性的自觉,表现出向黑色回归的基本倾向。这种消极的色彩倾向,强烈的影响到后来中国色彩文化的丰富性发展。 第四部分:从中国人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入手,探讨这种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文章在这一部分主要论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中国人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关键词:色彩分类号:JZO审美心理象征尚黑文化精神一05

耿鹏[6]2010年在《中国30年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8-2008)》文中研究表明审美心理学作为美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1978-2008年之间中国审美心理学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中国审美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引言,包括学科性质的定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审美心理学是美学和心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因而它的研究始终有个学科名称和学科定位的问题,也就是学科性质的问题。审美心理学的学科名称不是惟一的,因而学科性质定位也不是简单的一个结论,而是具有了学科性质的复杂性。目前我国对于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广泛,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审美心理学”为主题做检索可以查阅到自1999年至今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23篇。其研究涉及的范围之广,领域之宽,以及多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等充分显示了审美心理学正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朝着多元化综合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转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协调的发展大趋势。管窥国外美学研究的一些杂志如:《英国美学杂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和美国《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者对中国美学了解甚少,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审美心理的研究,这也同时显示了国外美学研究的局限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借助更多国家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的自我审视和建构学术理论。第二部分是对这30年审美心理学学科进行综述回顾,其中对其按时间进行分阶段梳理和分析:1978-1988认为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开拓发展期;1988-1998认为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期;1998-2008认为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期。本文的重点内容在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中,主要是对中国审美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对引进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反思、对审美心理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反思、对本土民族审美心理研究的反思。第四部分则主要是在对中国审美心理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总体评价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总体评价是:由最初对西方美学流派全面系统的引进和介绍,但理论上少有创新,到在借鉴的基础上出现出对基本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理论观念,然后又拓展到应用审美心理学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开始对传统的、本土化的民族审美心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民族审美心理研究成果。对中国审美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建议:坚持以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体系;系统、全面地挖掘中国本土化、民族化审美心理学思想;吸取西方审美心理学研究的精华;拓展、深化应用审美心理学研究。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语:早在80年代初,我国著名理论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潘菽教授就发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响亮的召唤。尽管他的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现在研究发展的进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近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的相对滞后,研究的角度也不够广泛。但这样并不表示审美心理学理论研究在中国难以建设发展,因为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古代审美心理思想这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传统——诗歌、绘画、舞蹈、建筑等学科都需要再认识,再研究、再评价。只要我们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以西方的科学的理论作为借鉴,建立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理论体系是颇有希望的!

王宁[7]2007年在《审美历时性发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审美发生作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审美历时性发生研究”一文就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审美发生的历时性因素进行分析,力求找出其中的理论基点。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审美历时性发生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审美发生问题研究的现状、学科价值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人为出发点,着重从人自我的生成、人类生理、心理因素对审美发生的影响和人的需要意识对审美发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审美历时性发生问题中的主体因素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从自然环境、工具的使用和技术的发展三个对人类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因素着手,着重分析了外在因素对人类审美发生的影响;第四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入手,以人类早期的主要社会文化活动为切入点,探讨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审美历时性发生的影响。在最后本文对全篇内容作以总结和梳理,找出了影响审美历时性发生问题的三大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影响审美历时性发生相关因素的分析,本文以点带面,力图找出审美历时性发生问题的关键点,理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审美历时性发生问题首先是审美主体的确立,即人的自我生成问题。其次在自然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文明开始发展,人类独有的社会和文化体系开始形成,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开始萌发。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层次,人类社会和文化形态基本成熟时,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发展演变为了主导因素。在人类身心发展基本成熟的前提下,在相应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人类的审美意识结构不断趋于完整,人类的审美活动开始走向自觉。

袁潜[8]2012年在《立象以尽意:汉字造字思维对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字作为记录和传承中华文化思想的视觉载体,她不仅影响着中国人思维的构建模式、认知方式,而且对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方向上的定位。汉字中透露的中国传统意象思维模式,集合了象形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征,对现代图形设计起到了思维和方法上的引导作用。文章首先从“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维来源出发,解读汉字创生的深层思维结构,通过对汉字数千年来发展和变化的分析,阐述汉字造字思维的最大特征——将精神意象物化或形态化为图形符号的思维过程。其次,运用传统民族哲学、美学的研究方法,以汉字的思维方式与结构特征为依据,通过对“象”与“意”的思维构成、文化内涵的分析,论证汉字造字与图形设计二者之间从产生原因、构形方式和发展变化等方面存在的共通之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等典型的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思维特质。第三,运用视觉心理学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现代图形创意的基本原则和方式,从思想文化、立象形态、构成方法、精神意蕴等多角度出发,对汉字意象思维构建模式与中国传统图形和纹饰的密切关联作进一步探析,同时,着重从文化源头上探寻这种思维在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积极意义。通过研究,一方面能深化汉字造字“意象”思维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另一方面有助于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本源文化有效地运用到现代图形设计的发展中。

苏娅[9]2006年在《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第一编是对于三国古典舞蹈的资源性研究,通过对于中、日、韩之自然环境中的舞蹈生态,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政治体制下的舞蹈运作,意识形态对舞蹈的深切影响,这四大切入点,对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的自然生态、社会形态与文化心态,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交叉的纵向爬梳与横向比对。第二编是对于三国古典舞蹈的交互性研究,此中我运用西方“互文性”理论和我草创的“互舞性”理论,去求证对于东亚古典舞蹈发展规律的学术性表述。第三编是对三国古典舞蹈之发展基点与创新路向的思考。 通过此次研究过程,我的主要认识是以下三点: 1、通过本文对于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发展历程的多方位具体研究,我以为决定古典舞蹈之生成、演进与定型的条件、因素和动力是多方面的,她与特定国家之自然生态、社会形态、文化心态之间存在有千丝万缕、息息相关、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关系。 2、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是一个从古到今、循环互动、相互影响的活性网络。我以为在三国古典舞蹈文化圈中所实际存在着的是一种既相互交叉,又相互影响的平等性多边关系。 3、经过本文对于三国古典舞蹈的历时性梳理与共识性分析,我以为“互动共进”是三国古典舞坛的发展规律。

司娟[10]2006年在《由彩陶看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萌芽》文中研究指明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之源,其最典型的物化形式是彩陶。彩陶是原始人类脱离动物性被动色彩反映而表达色彩审美的最早、最直接的媒介材料之一,彩陶的基本色彩有红、黑、白,这三种色彩一直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喜爱的色彩。彩陶色彩的运用,可以启发我们对中国人的原始色彩审美心理的发生学意义进行探究。红、黑、白三色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最初的色彩感知,彩陶作为具有特殊用途的“礼器”,也选择运用红、黑、白,这两者之间不应简单的划一等号。本论题试图寻找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处于混沌状态的并不明确的色彩象征。同时,也为中国人五彩彰施和尚黑两种色彩审美倾向寻找源头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 户晓辉. 山东大学. 2000

[2]. 书美发生学研究[D]. 杨志恒.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3].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研究[D]. 施咏.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4]. 明清彩瓷的色彩演变探析[D]. 张晓敏.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

[5]. 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D]. 张咏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04

[6]. 中国30年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8-2008)[D]. 耿鹏.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7]. 审美历时性发生研究[D]. 王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07

[8]. 立象以尽意:汉字造字思维对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的启示[D]. 袁潜.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9]. 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 苏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10]. 由彩陶看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萌芽[J]. 司娟. 电影评介. 2006

标签:;  ;  ;  ;  ;  ;  ;  ;  ;  ;  ;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