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英博士对中国产业增长的研究_轻工业论文

吴晓英博士对中国产业增长的研究_轻工业论文

伍晓鹰博士关于中国工业增长情况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博士论文,情况论文,工业论文,伍晓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伍晓鹰(Harry X.Wu )博士曾任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东亚分析司高级经济师,爱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他在荷兰格林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 )管理学院研究所资助下对中国工业增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引起了国际上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的重视。本文简要阐述该项研究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估算方法和主要数据结果,同时将这些数据结果与我国官方的相应统计数据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并探讨这项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资料来源和估算方法

伍晓鹰的这项研究所采用的基本资料是中国1994年和1995年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上的工业产品实物量数据和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价值量数据。他从上述年鉴的198种工业产品中选取与1987 年投入产出表中的83个工业部门具有明确对应关系的116种产品,以1987年为基期, 以基期单位价值为权数,对属于同一工业部门的各种产品历年数量进行加权,构造出各工业部门的历年产出物量指数(拉氏指数),用此物量指数外推各工业部门基期增加值得到各工业部门按同一基期价格计算的历年增加值,进而得到全部工业按同一基期价格计算的历年增加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工业部门和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历年及各重要时期的增长率。

二、数据结果及比较分析

伍晓鹰的这项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官方统计数高估了工业增长率。高估的程度因不同的时期而不同,从1952—1994年,年平均增长率高估两个多百分点。

表1列出了从 1953—1994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的我国官方统计数、伍晓鹰估计数及两者间的差额。

表1 中国1953—1994 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官方统计数与伍晓鹰估计数对照表

年度官方伍晓鹰差额年度 官方伍晓鹰 差额

统计数

估计数 统计数

估计数

195335.726.5

9.21974 1-1.6 2.6

195419.314.0

5.419751614.3 1.7

1955 6.6 1.2

5.41976 -3.1-2.8-0.3

195628.627.2

1.41977 14.413.7 0.7

195711.4 9.7

1.71978 16.415.1 1.3

195853.449.0

4.41979

8.7 7.9 0.8

195929.137.9 -8.81980 12.7 6.4 6.3

1960 6.1 7.1 -1.01981

1.7 1.3 0.4

1961 -39

-44.2

5.21982

5.8 7.5-1.7

1962

-23.3

-13.4 -9.91983

9.7 7.9 1.8

196313.313.9 -0.51984 14.9 9.4 5.5

196425.619.5

6.11985 18.212.9 5.3

196525.823.6

2.21986

9.6 7.9 1.7

196623.819.5

4.31987 13.210.7 2.6

1967

-15.1

-16.0

0.91988 15.311.8 3.5

1968-8.2-4.9 -3.31989

5.1 3.3 1.8

1969 3332.5

0.51990

3.4 2.4 1.0

197035.226.7

8.51991 14.4 8.5 5.9

197112.311.2

1.11992 21.212.5 8.7

1972 7.6 7.2

0.41993 20.112.6 7.5

1973 8.8 7.9

0.91994 18.913.6 5.3

资料来源:表中第二列数据取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年)》,第33页;第三列数据取自 Harry X.Wu:Reconstructing Chinese GDP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ccounts Concept of Value Added:theIndustrial Sector,1949—1994,Table A7。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53—1994年的42个年度中,只有7 个年度官方统计数小于伍晓鹰的估计数,其余35年,官方统计数均大于伍晓鹰的估计数。在这些年度中,有12个年度差额在5个百分点以上。有13 个年度差额在两个百分点以下。有10个年度差额在2—5个百分点中间。在差额为负数的7个年度中,绝对值较大的年度是1962和1959年。

表2

中国工业增加值分时期年均增长率官方统计数与伍晓鹰估计数对照表

时期官方统计数 伍晓鹰估计数 差额

"一五"时期(1953—1957) 19.8 15.3 4.5

"二五"时期(1958—1962) 2.1

1.2 0.9

调整时期(1963—1965)

21.4 18.9 2.5

"三五"时期(1966—1970) 11.6

9.9 1.7

"四五"时期(1971—1975) 9.0

7.7 1.3

"五五"时期(1976—1980) 9.6

7.9 1.7

"六五"时期(1981—1985) 9.9

7.7 2.2

"七五"时期(1986—1990) 9.2

7.1 2.1

"八五"时期(1991—1994) 17.7 11.8 5.9

1953—1977年

11.3

9.3 2.0

1978—1994年

12.1

8.8 3.3

1953—1994年

11.7

9.1 2.6

资料来源:表中第二列数据取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第40页;第三列数据根据伍文中的表A6加工计算。

表2列出了各主要时期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官方统计数、 伍晓鹰估计数及两者的差额。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时期,我国官方统计数都大于伍晓鹰估计数。其中以“八五”时期前4年最为明显。 改革开放后1978—1994年的差额明显大于改革开放以前时期。

在研究报告中,伍晓鹰根据国际产业部门分类标准把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各工业部门合并为17个行业(15个制造行业,1 个采掘业和1个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行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见表3)。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行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在不同时期明显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政策的变化。在建国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表中第一个时期),几乎所有制造行业,尤其是原材料加工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五”时期,尤其是大跃进时期各行业的增长情况反映了国家优先考虑发展资本集约工业、原材料工业和重工业。在大跃进时期,食品制造业经历了最低的发展阶段,烟草加工业几乎停滞,而金属制品业、机械和电力设备制造业却年均增长50%以上。在调整时期,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却出现了各行业相对平衡发展的状况。这个时期的领先行业是机械和电力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皮革和鞋类制造业。

表3 中国工业各行业增加值分时期年均增长速度 单位:%

1950—1952

1953—1957

1958—1960

1.食品制造业30.75 9.20 1.55

2.饮料制造业25.99 23.8424.73

3.烟草加工业18.32 10.97 0.22

4.纺织业25.77 7.99 7.61

5.缝纫业25.77 7.99 7.61

6.皮革、鞋类制造业

8.33 19.4815.85

7.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17.01 11.9225.37

8.造纸、印刷业 49.83 19.7225.53

9.化学、石油、煤制品业 11.45 19.6326.59

10.橡胶塑料制品业

29.52 17.3421.19

1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 33.21 23.03 8.34

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

95.66 31.4256.30

13.机械和运输设备制 61.84 29.2969.83

造业

14.电力机械和设备制 44.72 28.6680.64

造业

15.其他制造业

52.94 12.6739.71

轻工业

24.57 10.3415.89

重工业

38.11 24.9042.55

制造业合计

27.70 15.0228.07

16.采掘业

27.14 16.5943.67

17.电力及蒸汽、热水 19.29 21.4645.46

生产和供应业

工业合计 27.49 15.2830.07

1961—1965

1966—1977

1978—1987

1.食品制造业 7.83 5.2513.15

2.饮料制造业 -7.30 8.5417.51

3.烟草加工业 1.26 8.05 9.05

4.纺织业 1.96 4.50 7.67

5.缝纫业 1.96 4.50 7.67

6.皮革、鞋类制造业 -14.03 12.8911.30

7.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6.46 -0.16 2.88

8.造纸、印刷业

-0.79 6.7111.71

9.化学、石油、煤制品业7.13 9.87 8.09

10.橡胶塑料制品业 9.00 10.3412.62

1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

1.04 7.8110.98

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9.14 6.30 8.52

13.机械和运输设备制 -17.00 13.17 9.40

造业

14.电力机械和设备制 -16.93 13.6116.06

造业

15.其他制造业-5.64 6.23 4.71

轻工业-1.73 5.51 9.45

重工业-5.90 9.12 9.32

制造业合计-3.98 7.50 9.37

16.采掘业-6.62 11.47 4.07

17.电力及蒸汽、热水

2.62 10.47 8.33

生产和供应业

工业合计 -4.06 8.15 8.63

1988—1994

1953—1977

1978—1994

1.食品制造业 5.72

6.9010.03

2.饮料制造业 9.34

9.8014.08

3.烟草加工业 2.53

6.27 6.32

4.纺织业 3.61

5.04 5.98

5.缝纫业 3.73

5.04 6.03

6.皮革、鞋类制造业 21.35

8.4615.33

7.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0.53

3.62 1.46

8.造纸、印刷业

9.39

9.7310.75

9.化学、石油、煤制品业

7.39 13.10 7.80

10.橡胶塑料制品业

16.89 12.7014.36

1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 11.45

9.3311.18

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7.36 12.57 8.04

13.机械和运输设备制 12.92 14.6910.83

造业

14.电力机械和设备制 18.61 15.6617.11

造业

15.其他制造业 7.0

8.48 5.65

轻工业8.76

6.14 9.16

重工业

10.31 12.38 9.72

制造业合计9.71

8.79 9.51

16.采掘业3.57 11.92 3.86

17.电力及蒸汽、热水 9.32 14.66 8.74

生产和供应业

工业合计 9.15

9.34 8.85

1953—1994

1.食品制造业 7.67

2.饮料制造业11.51

3.烟草加工业 6.29

4.纺织业 5.42

5.缝纫业 5.44

6.皮革、鞋类制造业 11.19

7.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2.74

8.造纸、印刷业 10.14

9.化学、石油、煤制品业 10.92

10.橡胶塑料制品业

13.37

1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 10.07

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

10.71

13.机械和运输设备制 13.11

造业

14.电力机械和设备制 16.25

造业

15.其他制造业7.32

轻工业7.36

重工业

11.30

制造业合计8.59

16.采掘业

12.23

17.电力及蒸汽、热水 9.08

生产和供应业

工业合计 9.14

资料来源:表中各列数据均直接取自伍文的表4。

注1:根据我国的习惯,将该表中各时期的起始年度向后调了一年。例如表中第一列数据在原表中标的是“1949—1952”,但实际上这一列数据是以1949年为基期,数据中并不包括1949年的增长率,所以在构造此表时,这一时期改为“1950—1952”。

注2:伍文将1961—1965年称为调整时期,与我国官方所说的调整时期不同,后者指的是1963—1965年;伍文将1966—1977年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与我国官方所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同,后者指的是1966—1976年。不过,经计算,将时期进行上述调整后,并不改变伍的分析结论,所以本文没有做相应的调整。

可能是由于作为整个研究的基准年的原因,伍晓鹰以1987年为界,将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他对这两个时期各行业增长情况也做了比较。结果是:第一个时期明显地向轻工业、消费品行业调整;第二个时期,除了皮革和鞋类制造业外,轻工业的增幅减缓。总的说来,尽管曾出现过不断的政策调整,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轻工业增长慢于重工业。

表3的第9和第10列描述了改革前的1953—1977年和改革后的1978—1994年的各行业增加值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市场取向的改革作用是明显的。与改革以前相比,改革以后主要生产食品、饮料、皮革制品等消费品的行业获得了更迅速的发展,而主要生产机械、化学和金属产品等生产资料的行业则发展的较慢。改革前曾集中生产生产资料但具有生产消费品潜力的一些行业,如建筑材料、电力设备行业,改革后受住户住房和电器等方面需求的驱动,也经历了更加迅速的发展阶段。

不同行业增长率的差异导致工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前轻工业增长率远远低于重工业增长率,导致轻工业的比重迅速下降和重工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从1949年到1978年,轻工业的比重从79%下降到37%,而重工业的比重从21%上升到63%。 这种趋势被市场取向的改革所扭转。 到1987年,轻工业的比重有所提高,上升到40%。然而在第二个改革时期(1988—1994年),重工业的比重又有所回升。因此,从长期来看,工业结构仍向重工业倾斜。然而,伍晓鹰认为,与改革以前相比,第二个改革时期重工业的发展是比较健康的,因为它发生在更具有市场取向的环境之中。

在他的研究报告中,伍晓鹰也研究了改革时期(1978—1994年)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情况。结果是,这一时期制造业增加值以每年9.1%的速度增长,就业量和劳动生产率分别以3.5%和5.5%的速度增长。伍晓鹰认为,与增加值相比,这一时期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这些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期问题

受资料来源的限制,在1949—1994年这样长达45年的历史时期,伍晓鹰采用的是同一个基期。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基期越长,所得出的经济增长率对实际情况的扭曲越严重。所以目前许多国家在计算经济增长率时逐渐缩短基期。显然,伍晓鹰的数据结果与实际情况必然有出入,增加和缩短基期所得到的历年和各重要时期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肯定会与伍晓鹰的相应增长率有所不同。但是,从理论上讲,增加和缩短基期也许并不改变伍晓鹰所得出的我国官方统计数据高估了工业增长率的基本结论,因为,伍晓鹰所采用的基期靠近整个研究时期的末期,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在后期获得迅速发展因而价格可能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产品,在早期被赋予较低的价格权数,而对于那些生产发展缓慢甚至逐步下降,因而价格有可能逐步上升的产品,在早期则被赋予较高的价格权数,其结果极有可能高估了基期以前的增长率。若如此,增加和缩短基期则会进一步证实伍晓鹰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投入产出率的假定

伍晓鹰在构造各工业部门历年增加值时,假定投入产出比率不变,这是一项很强的假定。一般来说投入产出比率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尤其是在1949—1994年这样长达45年的历史时期,投入产出率肯定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伍晓鹰也指出,如果投入产出率是逐渐上升的,他的结果将高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反之则会低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于在1987年以前没有可比的投入产出表,无法研究从1949—1987年间的投入产出率的变化。从1990和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来看,工业部门作为整体投入产出率是上升的。伍晓鹰认为,如果1949—1994年的整个历史时期都具有这种特点的话,他的估算结果趋向于高估中国的工业增长率。从而并不改变他关于中国官方统计高估了中国工业增长率的基本结论。

(三)116种工业品的代表性

本文前面已经指出,伍晓鹰在构造各工业部门历年产出指数时利用的是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包括的 198 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与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83个工业部门具有明确对应关系的116 种工业产品。其余的82种工业产品以及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未包括的所有工业产品产量在构造历年产出指数时没有考虑。所以,116 种工业产品产量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伍晓鹰构造的各工业部门历年产出指数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各工业部门增加值历年增长率的准确性。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在没有足够资料的情况下,必然以某种假定为基础,否则研究工作将无法开展。所以我们不能以此为由来否定别人的研究成果。只要假定是合理的,方法是科学的,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加以研究和参考,以验证我们的结果的正确性和纠正我们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误。

标签:;  ;  ;  ;  ;  

吴晓英博士对中国产业增长的研究_轻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