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论文_隋晨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论文_隋晨

身份证号码:37078519870820xxxx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畜牧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已经逐渐向着科学化、规模化以及集约化方向迈进。整体农业中养殖业的占比日益提升,已经变成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因此,对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就变得非常重要,需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因此,本文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问题;对应措施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民众对动物疫病防治越来越重视,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并加大了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投入来进一步加强物疫病防治,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诸如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动物疫病时有发生,防控形势不够理想等问题。因此,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应该从思想转变观念着手,切实增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提高其效果。

1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问题

1.1部分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差、意识淡薄

很多养殖场只重视市场销售而忽视养殖管理、防疫,只重视发展规模而不重视疫病综合防控。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外来人员、车辆(尤其是贩运人员、服务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消毒池无消毒液,形同虚设;不定期进行动物、环境、圈舍、饮水的消毒灭源,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

1.2免疫手段、程序不合理

我国各地饲养的动物品种非常多,动物防治免疫程序也存在一定差别,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由于错过了最佳免疫时间,造成免疫结果失效的后果,进而造成了动物疫病的广泛流行。当前个地方开始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采用春季、秋季综合防疫的手段,然而这种防治手段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很多问题,不能起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1.3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

部分乡镇特别是山区基层畜牧兽医单位业务人员缺乏,畜牧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先进的畜牧生产技术推广不到位,对养殖户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培训不够,缺乏宏观畜牧生产技术指导和调控能力;兽医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条文、检疫防疫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致使各个环节监管不到位,没有真正收到“以检促防、防监结合”的综合防控效果。

1.4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不到位

由于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很多乡镇使用的仪器设备落后或不全,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这就导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在各乡镇有的执行不严,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未开展,因而使疫病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

2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问题的对应措施

2.1充分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基层人员疫病防治意识不高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国家相关部门应派专业人员渗入到基层,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在宣传过程中树立动物疫病防治意识;通过对一些实例的讲述,使广大群众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新型动物疫病防治方法,兽医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对动物疫病的防治水平。

2.2建立动物防疫指挥机构

为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我们的防治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展开,应该建立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可以让各级农牧局、工商、财政、公安以及乡镇一级的政府等这些部门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组织一批兽医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应急预备队伍,将目标进一步明确,责任进一步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动物疫病检测监督机构

动物防疫工作是运用多种预防手段,消灭和控制各种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健康以及产品安全的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种类。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的科学技术,将动物检疫工作全面应用到疫情防治过程中,对动物饲养、屠宰、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经营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为把动物检疫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开展动物检疫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动物检疫监督机制,各级动物检疫部门应该充分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有效动物疫情防治监督机构,加强对动物防疫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有违反《动物检疫法》的不良行为,应该按照法律的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在动物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全面实行动物防疫责任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监督的制度、疫情报告、病情控制以及动物调度监管等几种追究责任,确保各项防疫措施都能够切实的落实到位。

2.4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免疫程序

科学合理的动物免疫程序有利于动物疫情的控制和消灭,如果动物检疫程序不科学、不合理,在动物疫情爆发之后,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动物防治,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应该注意,动物免疫程序的制定应该科学合理,符合本地的动物养殖实际情况,这样疫病的防治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动物防治效果。

2.5提升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且加强宣传工作

提升县级、乡级以及村级防疫团队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教育。采取聘请专家讲授以及现场实际操作方式对防疫人员实行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防疫职业道德的教育,进而有效提升防疫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此外,现实工作中需认真遵循操作标准,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保证动物疫病预防效果。且提升对农村地区动物疫病预防的宣传力度,逐渐革新动物养殖方式,推广规模化养殖模式,避免人畜混居与畜禽混养的模式,进而有效的对疫病进行防治,避免人畜共患疫病的出现。

2.6完善防疫和监督体系

疫情需要监督和预测,这样可以将要发生的疫情扼杀在摇篮里,降低损失的范围,目前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方式是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要注意每只动物都要接受注射,避免漏掉的现象。其次要注意防疫监督体系的各个环节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制度和顺序来保证产品的安全,如没有产地免疫证明的动物不得进行屠宰,要从根本上改变群众宰杀活禽的现象,我国现在有很多的动物进出口,要保证安全的使用必须要具备相关的证明,很多的人民不懂得经常会自己买去屠宰,要保证使用的安全就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最后就是需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的管理机制,从饲养到最后的屠宰,每一道程序都需要有专人监督,做好基层管理工作的管理和改善,还可以借助网络的手段来壮大监督体系,如通过软件来发布相关的检验证明等,创新防疫体系,创建一支全新的队伍和管理体系。

2.7完善快速的动物疫病紧急反应系统

动物疫病监测系统是调查和评价一个国家动物防疫工作状况的得力工具,是进行动物流行病学分析的数据支持系统之一。该系统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传感器”,也是评估某个国家或地区有无某种疾病的数据支持系统。在确定某种疫情暴发时,又是寻找疫源的“示踪器”。我国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相对较为完善,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动物疫情防控的需求,中央及地方政府仍需加大对动物疫病监测系统的投资力度,使之更有效地运行。

结束语: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法律作保障,有先进科学技术作支撑,有健全的动物防疫体系和兽医管理机制作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护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彩丽.如何有效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4,21(02)

[2]动物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杨正日.江西农业.2017(15)

[3]浅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金呈.农家参谋.2018(03)

论文作者:隋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论文_隋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