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规范书写习惯策略论文_熊炜希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规范书写习惯策略论文_熊炜希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 四川广安 638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9-004-02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郭沫若老先生也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远比知识重要,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意志品质、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农村初中学生规范书写习惯的必要性及可行方法。

一、农村初中学生书写现状

由于地域及经济的原因,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占了总人数的60-80%,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理,有的甚至无人看管,老一辈的基本不识字,即便识字也水平不高,无法辅导学生,再加上隔代教育让他们在教育孩子上显得没有方法没有原则,导致农村初中学生在书写上潦草、马虎,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此外,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用于教育教学中,一些学生书写文章、卡片、书信等都用电脑或手机,很少用硬笔书写,这样导致写字的范围紧缩,写字时间减少。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节约时间使课堂更加高效,往往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和作文的写作技法指导上,而将字词的学习和积累放在了课前或课后,在课堂上只是以抽查的方式一带而过,一篇课文结束,有些不自觉的学生甚至连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规范地书写了。识记字词方面的作业,老师们普遍采用的是机械抄写训练的方式,不少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作业马虎、敷衍,无法达到识记知识并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目的。

学校虽然将写字课纳入课表,由语文老师上,但很多时候被语文课占用,再加上教师的年龄、学识水平也不均衡,对学生的指导、要求、训练也不一样。因此需要一套简洁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二、规范学生书写姿势

执笔和写字的姿势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写字的美观和速度,而且影响学生的视力和身体发育。为此,规范书写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我的做法是,在写字之前先讨论不正确的姿势会有哪些危害,并找学生模拟平常不正确的一些做法,让学生从别人身上看出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图片让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的:头正、身平、臂开、脚平。良好的握笔姿势:掌虚、指实;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纸面一尺,胸口离桌边一拳。同时心意纯净,专心致志。

三、规范学生书写顺序

班级(由学生组织)统一购买硬笔楷书字帖,老师要把好质量关,指导学生挑选字迹清晰、笔锋分明且字数较多且纸张质量上乘的字帖,以作学生临帖之用。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练字活动一旦启动,每天利用饭后、课间十分钟、晚读报等零碎时间规范描摹练习一页,不求快,不求多,但必须严格执行,每天定时将写好的一页撕下交专门管理的同学,并在教室里劈出一块专门的地方张贴写得好的作品。

三、规范学生书写习惯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85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85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之后,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基于此,照着字帖蒙着写至少1个月,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批次进入第二阶段:临摹。字帖摆在旁边,照着字帖自己揣摩结构及布局,然后练习。这在一个学期中至少占2个月。剩下的时间则不照着字帖,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直接写在练习纸上。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字仔细观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

四、调动学生写字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对于枯燥乏味的写字,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开展班级书法比赛(以汉字听写的方式进行),评出奖项,优秀的标准不光看字是否正确、规范,还要看整体美观;班级选人参加学校的书法竞赛;每期开展一次全班参加的书法展。

2、开展作业展评活动:一是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各种作业陈列在课桌上,相互观摩,互相促进。二是展出优秀作业,优秀书法作品,组织参观,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3、平时批阅学生作业时,除了批改答案是否正确,还评定书写等级,用符号加以强化。比如批阅作业时打两个等级"A+良",A代表书写,说明该生书写好;"良"代表作业的效果,说明作业还需改进。这样做,看上去老师花费的时间多了些,工作量加大了。其实,这举手之劳的一个"A"即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写好字的"内动力"。实践证明,当学生一看到这个"A"那种高兴劲就不用说了。有了第一次"A",学生还想得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在同学之间形成了竞争局面,学生的书写兴趣会越来越高。

总之,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蹴而就,方法加上兴趣加上勤奋,农村初中学生的书写习惯必会大为改观。

论文作者:熊炜希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规范书写习惯策略论文_熊炜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