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高世芹

冶金工业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高世芹

天津树华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天津 300171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也在蓬勃的发展着,工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加,工业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冶金工业也在蓬勃发展,但是其中也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带给逝者家属的是沉重的叹息,所以我国冶金企业要加强管理,找出事故出现的原因并加以防范。

关键词:冶金工业;安全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冶金工业技术水平也逐渐进步。冶金行业是重工业范围,其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冶金工业生产内,因为冶金工艺较为复杂,设备设施安全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存在劳动强度较大等影响,其涉及易燃易爆、有毒危险介质、高温熔融金属等危险有害物质。除此之外,冶金生产的作业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并且存在较多的危险有害因素。所以,加强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本质化水平,不仅是确保冶金企业员工生命安全,维护企业根本利益,也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冶金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1员工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在冶金企业生产当中,由于复杂的生产环境,同时各类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以及岗位危险因素众多,强化员工教育培训以及提升岗位职工的安全素质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一些冶金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比较低,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较低,隐患辨识能力较差,甚至出现三违行为。这些都是造成冶金企业安全事故频频出现的主要原因。

1.2冶金行业中安全系统配置的落后

在冶金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冶金的安全管理方式与方法,长期以往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技术设施、设备已经得到了完善,都有比较好的发展,但是冶金行业对安全系统的配置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是行业的普遍特征,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出现了不少的安全问题以及纰漏,给企业和企业员工到来了极大的麻烦。

1.3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我们对最近几年冶金企业出现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为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这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了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在管理人员思想当中,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缺乏重视,往往看重生产,轻视安全;第二,隐患辨识不到位、不深入以及不专业,不能够对此次单位生产过程内存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合理的辨识以及分析,并且健全对应的措施,以致于造成了许多隐患不能够及时进行整改,不能做到闭环管理;第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能够制度化、规范化的开展,“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现象比较多。同时,不能够举一反三的深入进行学习,对安全生产事故不能深刻的吸取教训,往往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1.4危险作业环境方面的因素

冶金工业生产当中,有着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以及作业环境差等特点。在生产过程当中,主要的危险源含有熔渣喷溅、高温辐射、煤气中毒和窒息、粉尘爆炸、机械伤害等等。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为危险源众多,并且岗位风险大等。一些金属熔融物温度能够达到1000度到2000度。在这些关键环节当中,如果出现熔融金属泄漏,可能会引起恶性事件的发生,甚至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铸造生产环节当中,熔融金属起吊作业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环节。按照最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冶金企业生产事故类型主要分为火灾爆炸、高温灼烫、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及煤气中毒等。

2常见的中小冶金企业安全问题分析

2.1燃料存储使用的安全隐患

目前,在我国冶金工业当中,燃料主要为各类煤气、天然气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物质有着非常高的危险性。在生产过程当中,由于燃料储存、管理以及使用不当而出现燃气泄漏,以至于造成了人员中毒和窒息,或者出现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继而给金属冶炼企业的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

2.2设备老化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冶金企业当中,设备大多是重型以及大型的设备。由于冶金生产工艺多数在高温、高压或者腐蚀环境下工作,进而加快了设备的老化。另外,作业人员不能够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在对设备进行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就给冶金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进而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2.3设备改造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一些冶金企业对新项目或者技术改造项目重视程度不高。经验主义替换了项目安全评估工作。工作人员盲目的决策以及违章施工,最终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设备进行检修过程当中,违章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促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

3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3.1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人”是企业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要素,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岗位职工的业务技能,提高其辨识危险、识别隐患的能力,才能增强其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分析各类事故中,违章、误操作等行为造成的事故,无不是其意识低,而“身处险境而不畏险”,但究其根源是其缺乏识别隐患的能力,是“身处险境而不知险”。因此,必须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的年度计划,持续抓、反复抓方可促进职工掌握岗位技术,练就识别隐患的“火眼金睛”。

3.2淘汰落后技术、工艺以及设备设施

确保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为先进的工艺技术以及设备设施。所以,冶金工业需要加强科研投资力度,强化行业内的机上交流,进一步推动国家鼓励高危行业实行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发展进程,完善对危险源以及环境的自动检测、报警以及远程控制,利用智能预警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安全联锁系统以及紧急停车系统密切结合到一起。对事故多发岗位以及危险工艺装置进行自动化生产以及智能化的监控。

3.3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事故处理的首要工作为事故应急处理。它是预防或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小事故影响的重要举措。中小型冶金企业需要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状况编写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尽可能做到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专业性,同时,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及时对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保证在紧急状况下更为有效地进行处置,将安全生产事故的损失以及影响进行最小化的控制。

3.4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以及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系统是充分落实国家对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其是转变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另外,其还是防范以及控制冶金工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围绕人、机、环三个基本要素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事故多发、易发的工序或作业,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查处物(包括设备设施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整改完善管理上的缺陷,提高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本质化水平,避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精华,苏鑫,刘文博.冶金工业安全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295.

[2]刘启慧.冶金工业冶金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75.

[3]郝若谷.冶金工业建设设计概算编制中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2(14):192.

论文作者:高世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冶金工业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高世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