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的表现论文_刘静

泰国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的表现论文_刘静

刘静(云南大学研究生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水平不断的增强,吸引了较多的国外友人和学生到我国了解本土文化、在中国留学,那么在这一基础上对外汉语的习得教学显得至关重要,语言沟通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桥梁,所以相关的教育机构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方面加大了重视,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声调教学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分量,笔者在本文主要将泰国留学生习得声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文章主要的切入点,从声调在习得汉语中的影响、难度、原因、声调语言等方面,阐述了泰国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的表现,同时根据这些原因和表现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声调偏误;汉语声调;泰语声调;偏误原因;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7-134-02

一、声调在习得汉语中的主要影响和难度

1、声调在习得汉语中的影响

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声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国人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能够掌握正确的声调、发音、不仅能够提升交流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增强自身语言的亲和度,这种亲和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外国友人热爱汉语、喜欢学习汉语。同时正确的声调在习得汉语的环境中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性的、积极的循环,从而使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拥有一个积极、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降低习得汉语的难度,所以声调在习得汉语过程中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2、声调在习得汉语中的主要难度

(1)声调

在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声调本身对其就具备了一定的难度,汉语普通话标准中的声调大致为阴平声调、阳平声调、上声声调以及去声声调。在音高和音长中声调的习得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发音的长短和音调的高低来读出汉子。笔者在下述简洁的介绍了汉语中四个音调的基本读法,阴平指的是音调高平,没有任何升降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字音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发声,例如“高”字。阳平是指音调从中间阶段相高扬起,字音起点音调要地域字音的终点音调,例如“王”字。上声是指音调先下降再上升,字音的起点声调与终点声调一直都保持一个水平线,但字音的中间部分呈最低,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曲折音调,例如“女”字。去声通常指的是音调的起点是字音的最高水平字音的终点是最低水平,我们也可以称去声全降调,例如“暗”字。汉语中这四个音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是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要想掌握的得心应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掌握不好这种声调的变化就会变成“洋腔痒调”的中国语言,所以听起来会特别的别扭,不顺耳。

(2)非语言声调和语言声调

在非语言声调和语言声调的区别中,语言声调不仅能够通过声调来区分字词的大致含义,而且语言声调在语言表达的角度上能够为语言增添一定的音乐试听感,这种试听感的规律很强烈即使是生母、韵母受到损坏,声调依旧能够保持原本应有的高低起伏,汉语和泰语在这一方面基本是相同的,都能够通过声调来辨别语言的大致意义。非语言声调就是语言的语义与声调无关,比如英语中的“One”无论我们将“One”念成平声调还是上声调,它都是“一”的意思,这种声调表现情感的形式常常是通过整个语句的语调,就像我们学过的疑问句、感叹句一样。

二、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偏误的主要表现

根据相关专家研究得出,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声调偏误的模式大致为“阴平上不去阳平去声长”这一表现特点。具体来说泰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时候,声调偏误主要是“一声”和“去声”。

1、一声的偏误

在我国的汉语声调中,一声调属于高平调,声调没有任何的升降变化处于一个水平线上,而泰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声调的过程中会将自己母语中与之相近的发音当做替代发音,这一现象导致了泰国留学生在一声调读音的时候声调值上不去,调值常常低于汉语中一声调的发音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原本汉语的一声调值为55但是学生却读出44的感觉,调值高度的不同使得学生在具体读字的过程中并不能正确的将字读出来,例如“车和吃”这两个字,一旦调值上不去,很难将这两个字做出明确的声调读音区分,这是泰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声调过程中的一大误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去声的偏误

在我国汉语声调中去声较为短促有力,去声声调是一个全降调声调调值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去声的过程中,很容易将母语的第三声降调代替汉语的去声调,在调值方面比较而言,汉语声调中的去声调调值要高于泰语声调中的第三声降调调值,基于这一情况,泰国留学生在去声调发音的时候常常表现为去声调降的时间过长,并没有一个短促有力的感觉。同时在泰语声调中的降声调常常给人以不礼貌的感觉而显现,所以泰国学生基于母语的影响只会将汉语声调中的去声调发音越拉越长,失去了去声调原本的发音标准,去声调降不下来。

三、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偏误的基本原因

1、母语的负迁移

同样作为声调语言的国家泰国和中国学生的母语本身就具备了声调特点,学生经过自己国家受教育之后,养成了自己国家母语声调发音的习惯,一旦重新接触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声调,必然会受到母语声调的影响,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是母语的负迁移造成了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干扰和影响,所以泰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声调的过程中常常会将与自己母语相近的声调、音节等用母语的声调和发音来代替,如果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纠正不够及时,那么对于泰国留学生的影响将潜移默化下去。

2、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异

文化背景方面主要体现在泰国语言文化的礼貌性,泰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声调的过程中由于习惯性的“礼貌用语”,加大了习得汉语声调的难度。

3、汉语本身声调系统、学习因素的影响

汉语的声调系统对于泰国留学生而言是学习汉语的一个基础,学生在掌握声调、音节、音长的过程中汉语本身的声调系统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阻力,而且在中国声调的性质能够决定音高的变化而音高的变化又是由人体声带的松紧程度所决定的,留学生只有掌握了这种发音原理通过勤加练习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习得汉语声调的学习问题。那么外国人要想习得汉语声调,首先就要通过不断的试炼,从根本上学习并有针对性的锻炼声调,而不是表面上的去模仿。

4、过度泛化的影响

首先部分留学出现了过度泛化现象,实际上就是指学生自身所储备的知识量并不是特别充足,当学生面临新语言、新知识的时候,就会本能的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对其套用、理解、再度学习,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知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误。这种情况下的表现大致为“字”的声调能够正确的发音,但是“整句的语言”声调发音并不是特别正确,学生常常都是通过习惯性和自我想象将语言组织起来然后朗读,很难从自己的规律中改正过来。

5、授教因素与国土文化因素

授教因素主要分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材两方面,教材方面主要就是知识点和知识点拓展的并不是特别准确,教师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传授方式和传授经验上,一个具备完善的教学计划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授课教师,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何事情的学习上,兴趣都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国土文化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相处并不是特别融洽,举例来说中国的学生大多数会认为韩国人热爱整容、甚至认为泰国是一个人妖聚集地,如果在课堂上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够避免这样的偏见和文化因素的差异,那么很容易导致外国留学生对学习汉语声调产生厌恶、失去学习兴趣。

四、声调研究在教学中的启示

首先教师在进行汉语声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泰国留学生较为常见的声调偏误有一个较为全面细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授课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声调发音错误;然后根据汉语声调的难度顺序为学生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学习计划,由简即难、有单字到语句、循序渐进、尤其是对待零基础的学生,教师应灵活的运用音乐方面的知识,并将汉语声调和学生的母语声调做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对比,以方便纠正学生的母语负迁移习惯;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声调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学习水平划分班级,重点难点多加排列,勤加练习多加巩固;最后注重课堂学习氛围的调动,尽可能的将授教课堂保持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习得汉语声调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声调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可以说是一个重点、难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掌握学生声调发生偏误的原因、还要将声调教学结合实践,灵活的解决声调教学中所出现的众多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271-272.

[2]任广玉.浅析泰韩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声调偏误[J].文学教育(下),2015(03):118-120.

[3]王艳,张鹏.泰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声学实验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3,29(01):109-115.

[4]张凡.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69-71.

论文作者:刘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泰国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的表现论文_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