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究论文_胡跃艳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究论文_胡跃艳

胡跃艳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小学 276013

摘要: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生活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本文先就数学化教学进行分析研究,随后就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进行了说明,最后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探索研究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数学学习,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实地解决学生周边和生活中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终生数学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还能够为生活服务的道理,进而使得学生整体素质得以的提升。

一、数学生活化教学释义

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随着教学事业的进步,小学教师的学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可是教学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十分落后,还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能力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视启发和引导。要想学生学好生活化的数学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变他们以往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他们的生活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所以数学教师一定养成善于观察积累素材的习惯,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学好生活化的数学。笔者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道具)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算式。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笔者继续引导,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树立数学知识的意识。进行了一段数学教学以后,可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下进行一些练习。让学生充当营业员、建筑工人、设计师等角色。让他们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不同角色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可以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际计算能力。学生在充当生活角色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树立了他们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

2、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能力。采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尽一切努力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折扣问题的数学教学就可以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节假日各大商场通过商品打折来进行促销,有的商品可能是打一折,有的商品可能是打八折,商家的这些促销活动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有利?要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采用数学手段进行解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要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感觉。怎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1、生活化意识进行教学。学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树立联系生活、重视生活的教学新理念,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回归到生活中。而且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发展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科学用脑、科学学习的能力,这样更有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课堂超市”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一种方法,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问题生活化教学。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以后,要对学生进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提出的实际问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大家在相互合作解答的时候也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3、生活化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要重视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不管是教学评价标准还是考试命题都要突出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同时要督促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比如,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以后,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考试题:①我今年( )岁。②爷爷奶奶的电话号是( )。这样可以锻炼小学生对数字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他们的生活当中,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可以为生活服务,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兴趣,为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课改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作者:胡跃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究论文_胡跃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