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治疗体会论文_张淑荣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治疗体会论文_张淑荣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T2DM的社区治疗,本文对我院自2009年初至2011年底的208例收住院T2DM做了系统治疗及跟踪随访,经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卫生院内科住院进行T2DM治疗的患者共208例。患者年龄为30-78岁,平均年龄50.6岁。男:女为96:112(1:1.16)。患者病程为0.25-16年,平均6.7年,住院时间为7-21天。其中伴有高血压病126例,高脂血症159例,冠心病16例。住院期间其中单独采用胰岛素治疗的68例,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104例,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36例.出院后单独胰岛素治疗的39例,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127例,口服药物治疗的42例。所有病人根据其血压、血脂、心脏情况加用相关药物。出院随访时间为5-30个月。

1.2.1:入院检查: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及查体,并记录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次日进行空腹血糖、血脂、OGTT、HbA1c、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空腹0.5、1、2、3小时)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测定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治疗方法:针对每个患者进行具体的膳食、运动宣教。根据患者的具体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能量,从膳食中所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具体数值出发,从而达到合理控制饮食,有效控制血糖。并叮嘱患者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进行合理运动,以期实现能量消耗。

1.2.3:药物治疗:A、68例单纯胰岛素治疗的采用甘舒霖或诺和灵早中晚3次短效加睡前1次中效或30R、50R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59例出院时基础血糖基本达标,餐后血糖略有波动。嘱其出院后继续监测三餐前后血糖,一周复诊。B、104例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中,其中83例为体重指数大于标准,且病史长,并发症多,单纯胰岛素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加用盐酸二甲双胍或@-糖苷酶抑制剂口服。另21例体重指数正常或略低者加用诺和龙或增敏剂治疗。观察92例出院时血糖完全达标,12例因高龄,并发症等因素放宽血糖达标数值。C、36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均为体重指数超标者,应用盐酸二甲双胍及亚莫利(格列美脲)等控制基础血糖,@糖苷酶抑制剂控制餐后血糖。因2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胃肠反应大放弃后改为胰岛素治疗,余34例出院后血糖基本达标。

1.3:经5-30个月的随访发现:1.出院后患者血糖较住院期间波动大,以餐后明显。分析原因:a:家里炒菜油脂过大,与家人共餐时造成摄入油脂增多,从而能量增多。b、运动不规律,部分患者出院后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运动量明显加大。从而造成餐前、餐后血糖差距大。c、依从性差:针对部分新发糖尿病及糖尿病高龄人群且合并症多的患者,放松对自我严格的要求。d、自我监测不规范,不及时,偶尔查一次餐前血糖,偶尔查一次餐后血糖,对比出现困难。e、盲目加餐,经不住诱惑。f、药物经常更换,受不良信息影响。g、私自停用药物,应用不法药物。

1.4:综上所述:出院后血糖长期控制理想者29人,良好者70人,差者104人(死亡5人)。立即对相关人员实行整改措施,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形成自我管理。

结果:T2DM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控制好血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展是关键。作为社区医生的我们是广大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后接触最多的人。做好健康宣教,让患者具体了解并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从膳食、运动做起,辅以药物及血糖监测尤为重要。

论文作者:张淑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治疗体会论文_张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