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战略_工业文明论文

新工业革命与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革命论文,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3]04—0005—018

一、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

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21世纪的近中期发展战略。近期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中期发展战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具体的经济指标看,“基本实现工业化”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萨缪尔森在分析美国20世纪的经济发展时说过:“从1900年以来,真实GNP已增长了15倍以上。但这个总的统计数字掩盖了经历过演变的各个行业的命运。生产马蹄铁和蒸汽机的产业衰落了甚至消失了。钢铁和纺织工业面对外国生产成本较低的生产者的竞争,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航空和微机业则变成支撑美国工业体系的新堡垒——至少在一段时间里是这样。”他进一步得出结论:“我们必须认清技术进步在解释现代经济增长的7个趋向时所起的关键作用。”(注: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3页、第1019页。)萨缪尔森的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于我国已经确立的21世纪近中期发展战略还必须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是需要从科技进步、产业变更上做出具体的阐释,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的设想上。我们不妨想一想,距今50多年前的20世纪中叶的科技、产业状况,目前已成为我们今天关键科技和产业化的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在当时几乎都还没有或者刚刚萌芽。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再向前展望50多年后的21世纪中叶,我们是否可以说那时的关键科技及其产业化在21世纪初的今天也可能几乎都还没有或者刚刚萌芽。这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抽象的经济增长数字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发展内容尤其是新旧科技、产业的演变与更替,如果我们不能仔细地把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产业的新变更,我们所设想的经济数字就可能会落空。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和细化对已经确立的21世纪近中期发展战略的研究。

到此还没有结束,还有更深刻的背景与事实要求我们必须对21世纪的整个百年发展战略(相对而言即长期发展战略)有一个完整的设想与把握。简单地讲,这就是在世界范围已经出现的工业危机和正在兴起的新工业革命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文明的演进与新工业革命》、《论新工业革命》、《关于新工业革命的对话》(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11日、5月11日、8月6日)等文章中,我已就人类文明演进历史表明,工业文明实质上是“天然化学文明”即“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时代”,因而已逐渐陷于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原料和能源)匮乏和化学物质污染严重的危机之中。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工业文明,它实质上是“人工化学文明”即“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以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为操作对象)是其关键科技支撑,物质的深层次(原子、小分子层次)循环式生产是其根本生产方式,新工业文明不仅克服了工业文明造成的危机与困境,也使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大量事实表明,新工业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特别是新工业文明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将在21世纪实现向新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的,因而决不可忽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从根本上讲,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被纳于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之中,或者说应该从全球新工业革命的视野中把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否则,我们就会脱离时代而再次落伍。这样一来就会发现:第一,我国已确立的21世纪近中期发展战略必须纳入新工业革命的视野之中去认识、去把握;第二,新工业革命向我们展示了更深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们必须确立能够完成和实现新工业化的更长远的发展战略即21世纪的百年发展战略。因此,完整的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应该包括:(1)从新工业革命视野中阐释的近中期(21世纪前20年、21世纪中叶)发展战略;(2)能够实现新工业化的百年长期(21世纪后50年)发展战略。显然,从新工业革命视野阐释近中期发展战略的工作还远未有做,而实现新工业化的百年长期发展战略更未提到研究的日程。但是,全球发展态势尤其是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必须尽快从新工业革命的视野审视中国的21世纪发展战略,以便不失时机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从新工业革命的视野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原则

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是一个总体,既有时间上的近期、中期、远期的划分,又有内容上不同层次和不同部分的区分,但作为一个重要的总体宏观发展战略,它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性、明确的目的性、深刻的前瞻性、鲜明的现实性和具体的可行性,这些重要的属性进一步决定了确立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第一,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在人类发展观上,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悠久的思想史上,占支配地位的一直是一种“孤立的人类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看来,人类虽是大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由于具备种种优越特性而远远高于自然界,人类的发展似乎只是人类自身的事情而不再与自然的发展相关联,自然界充其量只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孤立的人类发展观”在20世纪下半叶由于生态问题的凸显而受到冲击,人们开始提出“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相协调”的生态伦理观点。但这种观点至今仍显得苍白无力,究其原因就在于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仍是只有外在关系的“两张皮”,远没有把二者内在地统一起来。现在看来,要想真正冲破“孤立的人类发展观”的藩篱,就必须在更广大更深远的背景下建立人类与自然相统一的“大发展现”。“大发展观”的根本特征是把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相统一,但要真正做到统一,就不能再把人类与自然看成两个相互脱离的事物,必须形成把二者内在结合起来的人类与自然相统一的“大自然观”。在这个“大自然观”看来,原来所讲的自然属于“狭义自然”或“低级自然”,指的是比人类处于较低发展层次的各种物质总体,而人类本质上仍是一种物质形态,只是处在更高层次上的“高级自然”。“狭义自然”或“低级自然”与人类或“高级自然”相结合便形成了统一的“大自然”,把“低级自然”与“高级自然”的发展统一起来就形成了“大自然发展观”或简称“大发展观”。

在“大发展观”看来,大自然的进化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进化。大自然的物质形态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场、基本粒子及其群体形式弥漫物质的物理物质;二是原子、分子及其群体形式恒星、行星的化学物质;三是细胞、机体及其群体形式生物圈的生命物质;四是人及其群体形式社会的人类。物理物质、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和人类,形成了物质世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四个物质层次(图1)。人类直接诞生在生物层面,并直接依赖于生物层面而生存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因此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按照这个唯物史观的思路确定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大体要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可以把它们简称为人类发展的生物文明阶段、化学文明阶段和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在初级阶段,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形态(层次)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级阶段,人类则能够生产该类物质形态,这时人类活动主要是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形态。这样一来,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或小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图2)。

图1 大自然物质形态的进化

a、大自然物质形态的进化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不同物质层次

b、物质形态越高级占有的时空就越小

c、低级物质形态是高级物质形态存在的基础

d、每种物质形态都有个体形式和群体形式

e、物理物质的虚线表明其时空范围与宇宙等同

图2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a、人类文明是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物质的结晶

b、人类文明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与改造自然物质层次演进

c、认识与改造每个物质层次形成一个文明阶段

d、每个文明阶段又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

e、人类文明的历程分为三个大阶段六个小阶段

当我们把这六个时代的文明演进线索与通常讲的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照时,一眼就可发现: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文明则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工业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什么文明时代?当我们坚持上述的人类文明演进规律,并运用它去深入揭示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的实质时,就会很自然的看到这就是“人工化学时代”即“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由于从大时代的划分看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学文明”,工业文明的物质生产方式是对天然化学物质(分子宏观集合物)的采掘、冶炼、加工制造,而新文明是从更深层次(原子小分子层次)开始对物质的加工制造(微观加工制造),这仍是一种“工业”(加工制造)的生产方式,因此,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显然,新工业文明将克服工业文明所形成的天然化学物质资源短缺、化学污染严重所形成的工业文明危机和人类生存困境(表1)。

表1 人类文明及生产方式的演进

从这里可以看出,把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认定为新工业文明即“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是坚持大自然发展观和唯物史观所必然得出的结论,是坚持运用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本质这一根本原理具体分析工业文明的危机与发展趋势所必然得出的结论。事实表明,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才能深入地认识当代工业文明的内在演变趋势,也才能合理地揭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本质和进一步确立起正确的发展战略。目前,关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的描述众说纷纭,但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它们往往被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大都放弃了物质生产方式是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新文明首先应是一种新的物质生产方式这一正确思路。正是在这种不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的引导下,许多关于未来发展战略的研究都背离了探索新的物质生产方式的正确方向,倡导什么文明发展的“非物质生产化”、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化”,到头来只会放弃开拓新的物质生产方式和更高级的物质生产力,那就决不会走向新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

第二,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从新工业革命的视角把握中国21世纪发展的大方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工业文明危机已迫在眉捷,必须清晰认识到新工业革命已在全球范围兴起,尤其是以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以深层次循环式生产为根本标志的新产业(新生产方式)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并且以加速度飞快向前推进,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的5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奇迹般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丝毫不用怀疑再过50年后的21世纪中叶、100年后的21世纪末,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将会发生更大的飞跃,人类文明将从工业时代跃迁到新工业时代,这场新文明革命将比20世纪的变革更巨大、更壮观。如果我们不能充分意识到这场新文明革命所带来的巨变,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就把新工业革命纳于我们的视野,如果我们不能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纳入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之中去把握,我们肯定会遭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败,甚至重新落伍。目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只看到工业化而看不到新工业化,只看到工业文明的量变而看不到工业文明的质变,意识不到新的文明革命正在到来,因而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囿于工业化之中。固然,有的学者也在谈论“新的”工业革命,但把这场“新的”工业革命只视为类似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微电子革命等工业文明范围内的变革,而未有认识到这将是一场突破工业文明而进入更新文明的大革命。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战略的正确抉择。所以,确立21世纪的百年发展战略,务必牢记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务必把实行和实现新工业革命作为中国21世纪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三,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统一的战略抉择方针。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经落后,目前正在追赶之中,因此,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不能忽略实现工业化的艰难任务。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为实现工业化的重任尚未完成而忽略新工业革命的世纪大方向,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统一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组合,尤其需要看到两者相冲突的一面,需要看到新工业化对工业化扬弃的一面、变革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老路,必须从新工业革命的视野重新审视工业化,加以合理地调整、变革,既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又有利于新工业化的开拓。可以这样说,探索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有机统一,能动地处理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乃是正确制定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

(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相统一的复合型分阶段总体发展战略

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作指导,坚持从新工业革命的视野把握中国21世纪的发展大方向,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统一的战略抉择方针,这是我们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运用这些原则去探索和确立21世纪的总体发展战略时,我们首先遇到和需要考虑的是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若干重要因素,正是这些制约因素决定了我们如何具体地制定21世纪发展战略。

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二个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目标。

中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就是: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首先,是“未完成的工业化”。实现工业化的两项核心指标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低于15%,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要低于30%。我国的这两项指标在2000年分别是15.9%和50%,因此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实现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因为21世纪中叶的现代化决不仅仅是实现工业化。我国的近期发展战略是在21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显然,目前离完成工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

其次,是“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新工业文明作为一种不同于“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其本质在于“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新工业文明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智能化的微制造科技,它的主导物质生产方式是深层次的循环式生产。按这两大标志看,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如太空制造业和月球改造)等都属于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它们的产业化就是形成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以形成“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文明。虽然从总体上讲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但在新工业化的诸多领域我国还是有地位的甚至是处于世界领先的,新工业革命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中国21世纪的目标也是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中国21世纪的目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完成工业化似乎已不很远,但完成工业化之后是否要实现新工业化或能否在本世纪实现新工业化,对此人们完全缺乏认识。一方面,人们并不清楚工业化的局限及其不可避免的工业文明危机正逼迫人们迎接挑战而必须选择开拓新工业化,这就是说,新工业化首先是作为克服工业文明危机的新路径出现的。另方面,人们也并不清楚会有比工业化更高级更丰富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目前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索“经济的非物质化”、认为“非物质经济”是新的文明发展方向就是突出的例证。当我们对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工业文明有了正确认识之后,尤其当我们对全球正在兴起的新工业革命有了充分认识之后,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决心在21世纪努力实现新工业化。目前的工业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像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超级大国,更必须选择新工业化道路。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新工业化方面我国已有很好的开端,只要抓住时机,我们就会在全球新工业化中迅速崛起。

从“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的21世纪之初的现状出发,走向“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的21世纪的目标,这就基本决定了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构架。这个总体发展战略构架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两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两个层次”,指的是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包括初级与高级两套战略,初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高级战略是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这两套战略并不是互不相关的,在其实施中是要密切组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工业文明已开始出现危机,又由于新工业文明已在兴起,我们的工业化战略需要适应形势加以调整,因而应提出“适度工业化战略”以代替传统工业化战略。“三个阶段”,指的是工业化的初级战略与新工业化的高级战略在统一实施中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与目标,它们大体是:(1)21世纪前20年是工业化实现期与新工业化开拓期;(2)2021年到2050年是工业化持续期与新工业化发展期(即现代化的实现期);(3)21世纪后50年是工业化转变期与新工业化实现期。

二、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适度工业化战略

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首先要完成工业化,其次还要实现新工业化。相比较而言,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

(一)中国不可能也不需要建设最发达(即过度)的工业化

21世纪的中国应该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并实现工业化,这是不应成为疑问的。但是,建设什么样的工业化,怎样建设工业化,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简单地讲,中国要实现的工业化和建设工业化的道路不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模式和老路,而必须探寻出符合地球资源状况和时代发展趋势及中国国情的新模式和新道路。

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不可能建设最发达亦即过度的工业化。目前,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事实上是过度发展的工业化,这种“过度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生产的供过于求、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这决定了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自然资源问题。事实证明,地球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关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发展的制约作用,最早由罗马俱乐部组织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所充分揭示。对此,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现在人们似乎都能抽象地承认“地球是有限的”,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地球是有限的”,并不是指地球的物理质量有一个确定的不太大的数额,而是针对人类的生产能力而言的资源数量。实际上,人类的生产能力是发展的尤其是改变的,因此,人类生产所需要的资源也是变化的,其中既有数量的变化也有种类的变化。对于资源的这种历史性、动态性、变换性,至今人们认识得并不完全清晰。《增长的极限》一书指出:“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社会里,资源消耗是很低的,因为大多数生产是农业生产,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急剧上升,然后变为在很高的消费率上趋于稳定。”(注:《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实际上,农业时代的生产消耗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消耗的资源是不相同的:农业生产运用的资源主要是土地(土壤、水、肥料等),而工业生产运用的资源主要是各种矿藏(矿物原料和矿物能源等)。再向前看,在原始社会,采猎活动的资源是天然的植物(野果实)和动物(野兽)。采猎时代的人类会逐渐感受到天然动植物的匮乏而不会碰到土地的短缺,农业时代的人们也不会遭遇到各种矿物能源和原料的匮乏。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地球有限”实际上指的是工业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有限。工业化生产本质上是“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随着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地球上的化学能源和原料的短缺现象必然会发生,这就像随着采猎能力的提高和采猎活动的发展而必然会遇到天然动植物资源短缺一样。

不少人会说,西方许多国家不是已经凭借地球上的化学(矿物)资源而发展起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了吗?这是事实。但这个事实的背后的实质是:占世界人口少数的西方发达国家消耗了占多数的世界工业资源。换句话说,地球上的化学资源只能供少数国家在工业化中发达起来,而不可能满足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多数国家的工业化需要。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曾是世界少数国家的发达之路,但它并不是全世界人类的发达之路,甚至有可能是全世界人类的死路——走不通的路。从根本上讲,工业生产是一种“高消耗——高生产——高废弃”的单向生产,它的发展对天然化学资源的需求与消耗呈直线飞速上升,地球化学资源短缺是不可避免的,即使采取经济“零增长”的方式,也只是推迟而不会避免地球化学资源匮乏乃至耗尽之时的到来。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预测,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可能出现下降。因此,工业生产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方式,尤其应当看到,中国是一个后发展人口超级大国,它的工业化遇到了两重困难:一是发达起来的工业强国已经大比例地占用着世界上有限的资源,二是中国人口总量太大(等于10个日本或6个美国),满足中国高度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也是巨大的。布朗曾举例说:“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或者有一些家庭拥有两部汽车,就像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中国每一天就将需要石油8000万桶,这样的消费是比现在全世界的石油总产量还要大。”(布朗:《生态经济》,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我国自1993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0年进口量已达7000余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30%。据估计,未来20年我国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天然气超过2万亿立方米,钢铁缺口总量30亿吨,铜超过5000万吨,精炼铝1亿吨,这些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将是不可持续的。总之,像我们这样的后发展人口超级大国是不可能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持久,或许会加速自身乃至全世界的文明衰落。

其次,必须明白:在今天,中国的发展一方面不可能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另方面也不再需要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简单地讲,由于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工业化生产的突出弊端在于其单向性,必然走向工业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而不能持续发展。社会的现代化道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为就是工业化。20世纪后期,由于工业化暴露出日益严重的危机,并且由于工业所占的经济比重及工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工业经济的衰落是必然的,然而却把发展的新趋势定位在服务产业和服务经济上。服务产业与服务经济十分庞杂,人们把其非物质性确定为根本特性,认为社会经济的非物质性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因而把克服工业化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危机寄托在社会经济的非物质化上。历史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提高和转变,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非物质经济是依赖于物质经济而运行的,它是对物质经济的最终完成环节。工业生产的危机并不是在所有物质层面上发生的,而主要是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匮乏和化学污染严重形成的危机,因此,克服工业危机的根本方向是开拓更深更新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什么“经济的非物质化”。新工业革命正是在开拓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现了新的视野。新工业革命本质上是在开拓一种“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它依赖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和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把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从工业生产的天然宏观化学资源拓展到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一方面克服了天然化学资源(各种分子聚集物质,如各种矿藏)短缺,另方面又把各种工业废弃物质(在原子、小分子层次上)重新转变成生产资源而克服了化学污染。例如,困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是淡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严重,而水问题的彻底解决,从战略上讲最终必须走水的循环利用和海水淡化之路,这在技术上都要依赖于原子小分子层次的微制造技术(如纳米技术),这就使水资源问题成为新工业化范畴的问题。显然,传统工业化技术不仅不能解决水的短缺和污染问题,而且还会由于水而限制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新工业化方法则使水的短缺与污染问题同时得以解决。所以,新工业革命既是对工业危机的应战与克服,又是对工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推进,是更高级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因而是工业文明的真正转变方向和出路。可以说,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尤其是21世纪中叶以后的现代化,其主流不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新工业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已不能只追求工业化而必须追求新工业化。新工业化既然能开拓出一条克服工业危机的新路,这也就为在旧工业化的道路上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中国开拓出一条新的充分发展之路。所以,第一,新工业革命为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工业化即不必追求最发达的工业化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机遇;第二,中国只有避免过度的工业化所形成的工业危机和困境以及种种工业化弊端,才能更有利于向新工业化转移。

但是,新工业化需要工业化为其提供必要的科技、经济、社会条件作为开拓基础,不可能逾越必要的工业化环节。由于中国至今还未实现工业化,虽然新工业革命已在兴起,但仍需要在开拓新工业化的同时继续推进工业化。然而,这时的工业化由于自身已逐渐陷于危机之中并且新工业化已在兴起,因而工业化进程应该是发生调整、改革了的工业化,与那些高度发达的过度的工业化国家走过的传统道路不同,它是一种“适度”的工业化。只有走适度工业化道路,中国才不至于陷于过度工业化所形成的危机与困境之中,才能顺利地向新工业化转移、开拓和发展。

(二)“适度工业化”的原则

中国21世纪的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中国21世纪的工业化也不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适度工业化”。走“适度工业化”道路,需要坚持一些特定的基本原则。

1、抑制化原则。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实际上是“调节延长发展”原则,即通过各种调节控制手段延长自然资源对工业发展所形成的极限的到来。那么,如何调节和延长发展呢?这就导出了抑制化原则,既通过多方面的抑制政策来调节工业的发展,以延缓自然资源对工业的最终限制时期的到来。抑制化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内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按抑制化原则来指导工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抑制化原则应是目前全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普遍原则。中国由于是后发展的人口超级大国,更应避免过度工业化可能造成的危机,这就需要积极主动地贯彻抑制化原则来谋划国家的工业化。抑制化原则是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没有抑制化原则就不会有“适度工业化”。抑制化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人口、生产、消费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率,也就是人口规模要适度,生产规模要适度,消费规模要适度,经济增长要适度,对资源的消耗要适度,等等。要做到这方方面面的适度发展,一点也离不开贯彻工业化发展中的抑制化原则。

2、生态化原则。生态化原则要求工业化体系不能只顾及经济增长,甚至不能只顾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要顾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也就是环境保护原则。人们时常把环境保护当作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工业的持续发展。这是不正确的。事实表明,工业化发展已成为大自然进化的最大破坏力量,如不及早控制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成果将会毁于工业化发展之中。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吸取西方传统工业化的教训,坚决纠正生态恶化的态势,把生态化原则贯彻到工业化进程之中,使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相协调,这就必然要求克服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干扰和破坏,使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严重破坏生态的工业发展项目坚决不能干,决不能以生态的严重破坏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这就是生态化原则所要求的“适度工业化”,即生态文明的工业化。所以,生态化原则是抑制化原则的进一步推进,是从只有利于人类社会(工业社会)的发展推进到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3、信息化原则。现在,人们经常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相分割,认为信息化是比工业化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实际上,一种文明形态的本质在于它的物质生产方式,信息化主要是整合人与人、人与机器,并未直接沟通人与自然的物质生产对象,它发生的作用主要在控制环节上而不在直接物质生产环节上。所以,单靠信息化尚不能构成比工业化(对宏观天然化学物质的采掘和加工制造)更高级的物质生产方式,它的作用目前还主要在于提高工业的物质生产力。因此,信息化并不是比工业化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而是工业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蒸汽化是工业文明的初级阶段,电力化是工业文明的中级阶段,信息化则是工业文明的高级阶段。前两个阶段所解决的是机械化生产的动力问题,信息化解决的则是机械化生产的自动控制问题,这为物质生产方式的更大飞跃奠定了基础。中国在21世纪所要建设的工业化,不是处于初级和中级发展阶段的工业化,而是处于高级阶段的工业化即信息化的工业化。信息化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信息化了的工业固然提高了生产率,却也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可能性,可以通过贯彻抑制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而避免信息化了的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信息化也提高了贯彻抑制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避免过度工业化带来的各种弊端。因此,应把信息化原则与抑制化原则、生态化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建设适度工业化。

4、对接化原则。新工业化已在兴起,中国在21世纪完成工业化已不再是最高目标,而只是一个初级目标。工业化的初级目标也不应独立于新工业化,而需要与新工业化相适应,相连接,这就是工业化建设中的对接化原则。首先,对接化原则要求必须从新工业化的更长远目标适度地调整工业化,使之向新工业化要求趋近,这就使工业化“适度”地变成了新型工业化。例如,新工业化是深层次循环式生产,工业化生产虽然还达不到这种深层次生产水平,但也应树立循环生产观念,尽量在宏观层次上推进循环生产,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抑制化目的。其次,对接化原则要求工业化发展要为新工业化的拓展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奠定必要的基础。中国至今未有完成工业化,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但同时也较少发生过度工业化所造成的特化弊端。新工业化是工业化转移式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工业化直线推移的结果,工业化并不在所有方面都有利于开拓新工业化。因此,在新工业革命已经兴起的大背景下建设工业化,应重点放在为新工业化奠定基础上,而不应再只局限于工业化自身,不应把工业化再看成唯一目标和最高目标。对接化原则也是一种重要的“适度工业化”原则,它保障工业化可以较顺利地长入新工业化或较容易向新工业化转移和发展。

总之,中国建设“适度工业化”,要坚持以抑制化、生态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核心,以与新工业革命对接化为导向。

(三)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体系

在未有完全建立起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经济体系之前,中国只能也必须建立“适度工业化”的经济体系。中国的“适度工业化”既是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发展过程,从时间上讲它是21世纪20年代基本实现工业化之后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的中国工业化模式,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全盛状态。当21世纪中叶新工业化逐步发展起来之后,工业化就进入了衰退和转变期。

“适度工业化”,实质上就是小康型工业化。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富足;第二,不过度。富足,表明它有一个较发达的工业经济体系,人们已享受到了较发达的工业文明(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不过度,表明它没有过分地占用世界资源,没有在工业文明成果中挥霍无度。“适度工业化”并不是不发展、不发达,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工业生产方式的本质、局限与必然到来的危机以及在世界各国间造成的占用资源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因而以抑制的方式有选择地发展工业化并努力开拓新工业化(在这一新生产方式下,世界各国将获得平衡发展机会)。富足而不过度,是中国“适度工业化”经济体系的定性评估尺度,也是它的根本特征。此外,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体系(主要是经济体系)还有一些重要的具体特征。由于工业化的一般特征已为人们所熟悉,在这里我们主要从“适度工业化”与普通工业化不相同的地方做一些阐述(表2)。

表2 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体系

1、价值特征。一切经济体系都有一个价值尺度内核,“适度工业化”体系也不例外。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追求工业经济的无限增长和享乐至上的消费方式,这内含着追求消耗资源的无限增长。“适度工业化”则以工业经济增长有限、节约资源、适量消费为价值特征,并积极地向新工业文明的创造为本价值观转变,这内含着保护自然、维护大自然总体进化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内核,决定着“适度工业化”体系的其他特征。

2、经济特征。这其中又包括三方面的要素。其一,突出综合国力和经济质量而不过分强调GNP,尤其认为工业化框架内的GNP增长是有限度的,也是应该适度加以限制的。重视国家的整体经济、科技、国防等实力和竞争力,重视国家的内部平衡发展和国家间的平等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应重视可以共享的公共财富(环境、物品、劳务)的建设,不能片面强调人均GNP,更不能也不应把少数高收入国家作为楷模(这实质上等于追逐资源消耗上的过多占用)。其二,强调各产业间的平衡和结构合理。农业的比重要下降,工业的比重要上升,但需要探索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新类型和生产新方法,尤其要大力倡导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追求工业化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把节约化、循环化生产作为适度工业化的最佳模式,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服务业的比重要上升,但服务业本质上是生产环节之后的流通、分配、消费环节,并不是独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更不可能独立地生长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文明形态。所以,不能试图无限发展工业生产基础之上的服务业(服务业本身的内涵和范围也有待进一步界定)。服务业应把提高经济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目标,但不能把享乐至上作为目标,应与适度的工业生产相匹配。其三,农业劳动力比重要下降和城市化比重要提高,这要与产业结构相对应,但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新工业革命的因素。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要合理,尤其不能过度地向工业转移,要认清工业生产力的提高趋势是减少人力的使用,因此应重点向服务业转移。城市化是工业集约化生产所造成和必需的,但也带来若干弊病,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适度分散并不会影响生产尤其是生活。中国的城市化也应适度,应以中小城市建设为主体,大中小城市比例要适宜,这将有利于对新工业化的适应。人类社会的聚集化将通过信息化、深层生产化而得到加强,而不再是单纯人口群落的聚集。

3、文化特征。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两个方面。适度工业化在教育,科技上并不要求抑制,但要求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教育、科技与生产和服务的大趋势是走向一体化,逐渐形成有机整体。所以,要大力倡导科技产业化和生产科研化,这还将有利于公共财富的生产。教育和科技投入要逐步提高,与物质再生产投入同等重视。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研发人员的比重、经费投入比重都要有一个较高水平。

4、生态特征。首先是人口规模要稳定,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尤其要控制人口增长,努力实现人口零增长。其次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倡导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同时应提出“自然未开发率”的发展新指标,以大力开发为荣的时代已告结束,未开发不等于不研究、不发展,只是不去消耗和破坏它,应逐渐限制人类在地球上的生产生活消耗区域。中国作为地理大国,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较大贡献。

建设适度工业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细致地制定战略措施。第一,要努力形成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共识,要充分认识工业生产工业经济的局限及其必然遇到的危机,增强紧迫意识,适时地制定各项战略措施,既要努力实现工业化又要避免过度工业化,避免陷于工业发展的危机与困境中。第二,要努力实施调控战略和生态战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无限制的持续发展虽然在工业经济框架中难以实现,但可通过调控而实现较长时期的持续发展,适度工业化就是经过调控而试图较长时期持续发展的工业模式。第三,大力实施科教战略,努力普及和提高教育水平,增加科研投入,不懈地推进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走依赖科技发展建设适度工业化的新道路。

三、中国21世纪的高级发展战略:新工业化战略

21世纪的中国,最终是要建设和实现新工业化。相对适度工业化战略而言,新工业化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高级发展战略。

(一)建设新工业化的条件

至今中国还未实现工业化,能开展新工业化建设吗?简单地讲,虽然中国目前还未实现工业化,但已经具备了建设新工业化的条件,中国不能等到完全实现工业化之后(即20年或50年后)再开展新工业化建设。

第一,历史的启示。文明演进的历史表明,新旧文明之间既有连续性也有间断性,新文明并不是旧文明直线推移的结果,而是发生转折性变化的结果。因此,历史上开拓新文明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在旧文明中并未处于发展的前列,而处于旧文明发展前列的国家和民族则往往由于在旧文明中过分特化而难以再去开拓新文明。所以,历史上新旧文明断裂和交替的时期,往往正是原本较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后来居上的历史契机。新工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有连续性,但也有较大的间断性和转折性,工业文明的先进国家不一定都能在新工业革命中保持先进地位,而在工业文明中处于较落后地位的国家如果能抓住机遇率先开拓新工业化,就有可能在新工业革命中获得领先发展。从深层讲,新文明是旧文明发生危机和变革的产物,处于旧文明发展边缘的国家能更清楚地认识旧文明的弊端而展开变革,从而开拓出新文明。中国应该充分认识工业文明的局限与危机,应该避免过度工业化必然带来的困境,应该率先开拓新工业文明。

第二,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兴起了新工业革命的浪潮,只是人们还未从工业文明危机与变革的角度去审视新工业革命,但世界大背景已为中国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提供了客观条件。当前,新工业革命首先在新科技革命领域展开。新科技成果很多,但只有那些能把物质生产方式从宏观引向微观(原子、小分子层次)和形成深层次循环式生产的新科技成果才是新工业革命范畴的关键科技。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领域,将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科技领域。在这里,纳米科技尤为突出,因为纳米科技最终将导致人们能够从原子层次操纵物质的生产、加工和制造。世界各大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纳米科技,因此纳米科技正在飞速发展。

第三,中国自身也具备了开拓新工业化的条件。首先,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必备的经济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促使人们产生了追求更大发展的愿望和干劲,中国人民有愿望走在世界发展前列。其次,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为开拓新工业化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储备。新工业化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肯定不是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所能提供的,但从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分解来看,它将提供新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大量技术要素。这也正是新的生产方式不可能完全跨越旧的生产方式而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的适度工业化建设也是开拓新工业化所必需的。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在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太空科技等领域均有较强的实力,并可能在这些领域中取得更大突破,这使中国开拓新工业化具备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最后,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层蕴含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工业化已不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它已陷于困境和处于危机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只有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才能代表当代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文明也将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寻求人类平等和解放的文明形态。因此,建设新工业化应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分有利于建设新工业化。

在农业时代,中国曾是先进国度,但中国没有在接下来的工业革命中保持住先进地位,目前正在赶上来,恰逢此时新工业革命又在兴起,这就给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真正的跨越式发展是努力开拓新工业化,而不是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在工业化生产模式下,世界各国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工业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不允许再有10个日本或6个美国(即1个中国)同时发达起来,何况还有更多的发展中大国试图争当工业化强国。中国必须另辟蹊径,抓住历史机遇,在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同时积极地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

(二)中国的新工业化体系

建设新工业化要有一个基本目标即新工业化体系,目前我们还不可能细致地描绘中国的未来新工业化体系,而只能从原则上就其主要特点做一些初步探索(表3)。

表3 中国的新工业化体系(新工业文明)

1、智能化微制造化社会。社会智能化微制造化的特点具体地表现在诸多方面。第一,智能科技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成为社会的关键科技支撑和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产逐步由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资源转变为利用多次再生产中已作为废弃物质的原子、小分子材料来人工生产和利用化学物质,即从天然化学生产转变为人工化学生产。信息化在新工业革命中将获得进一步飞跃,尤其伴随微制造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将向智能化转变,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人的记忆、思维等信息活动能力。高度智能化的机器,具备自控制的独立活动能力,在物质生产方式变革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第二,能源开发进入更深层次。工业化生产主要利用天然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都属天然化学能源。新工业化则把主导能源定位在物理能源上,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核能和太阳能显然是比矿物化学能更深层次的能源,需要更深层次的科技去开发和利用它。第三,材料开发也会进入更深层次,即不断开发利用原子、小分子原材料,以人工生成具有全新性能的宏观新材料并进一步加工制造出用途无比丰富的新产品。目前,从纳米材料技术的蓬勃发展中,足以看出原子、小分子层次的微观生产能给新材料技术带来多么大的变革和发展前景。这还蕴含了更深刻的变革:一切生产生活的废弃物都可进入再生产过程而成为新资源,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将同时解决。第四,人工生命在智能化微制造化科技中将彻底得以实现。现在的基因技术已经属于纳米范围的技术,它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必定需要微制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这其中也缺少不了智能科技的参与。智能化微制造化是新工业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国建设新工业化当然必须走智能化微制造化道路。中国的信息科技、纳米科技已处于世界前列地位,必须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以确保在新工业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

2、循环化生态化社会。智能化微制造化科技及其产业化,还在社会的宏观总生产过程上引导出一场大变革,即从工业化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式生产过程。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形成了循环经济,新工业社会也成为循环型社会。这种循环生产、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又带来了更大的变革:(1)物质资源消耗由于循环利用而减量增长,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有限生产生活圈;(2)人口增长停止;(3)不再过多干扰自然演化,形成了真正的生态社会,同时又在不断开拓更深层次的自然和文明;(4)生活资料短缺现象逐渐得到克服,生产资料占有制度逐渐衰退。为了建立循环生产、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首要的是解决技术瓶颈问题,智能化微制造化科技在这方面提供了技术保障。但是,仅仅有了技术保障还不行,还必须自觉地制定一整套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措施,形成从制度到价值伦理观念的一系列变革。例如,要从经济战略上大力倡导提高生产环节中的废物利用率,要制定具体的经济倾斜政策,还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在工业社会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措施,都是被动采取的,往往被视为是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抵触的无奈措施。在新工业社会,它则是积极采取的措施,是被视为与经济提高、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必备措施。这是由新工业社会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所要求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而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建设新工业化中更必须把循环化生态化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3、太空化社会。人类文明史表明,人类认识与触及的物质形态层次越深入,人类在活动时空上就越广大,这是因为,越深层次的物质形态在群体上拥有的时空尺度也越广大。新工业社会本质上是人工化学时代,认识与触及的物质形态是小分子、原子,因此其群体空间不仅超出了生物圈而且超出了地球(复杂的化学行星),延伸至没有生命也没有复杂化学物质的其他星球(月球、火星等其他行星乃至太阳系外)。所以,新工业时代的物质生产一方面深入到小分子、原子层次,另方面则扩展到地球之外的太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工业社会也是太空化的社会。中国的太空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推进新工业化的太空开发奠定了基础。在21世纪的新工业化战略中,中国必须把发展太空科技和太空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是,必须同时认识到太空活动的高度智能化特点,即太空开发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人—机”组合活动,主要依赖于高智能化的太空自动探测装备和太空机器人,主要是建立太空信息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要注意把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与太空科技结合起来,由人在地球上远距离自动控制太空开发,把智能化微制造生产搬到无生命的其他星球上去进行,以达到这些星球物质的高化学化、生命化、生态化演变。没有微制造科技就无法在其他星球上生产,开发太空就失去了目的与意义,所以,必须把人工化学生产技术与太空技术结合起来。从循环社会的角度看,地外星球不应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资源,而主要是成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科学开发的对象,人类只能促进这些星球的演化而不能使其退化。所以,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太空开发活动应坚持智能化、科研化、非生活资源化的原则,提升人类认识自然促进自然的作用而不是破坏自然。另外,太空应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活动时空,不能也不应政治化、国别化。所以,中国在太空活动中应坚持独立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4、创造至上化社会。从“生产—生活—享乐”为轴心的传统价值观转向创造为本、以类为本的新价值观,这是新工业社会所实现的一大革命。新工业社会的宏观产业结构主要有四个层次,即(1)农业工业的传统物质生产业、(2)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和深层循环式生产为主体的新工业、(3)生活服务业、(4)科技教育文化业,物质生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也都很高,这是一个走向创造的产业结构。在这里,人们熟悉的三次产业分层变为四次产业分层,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合为一个层次,科技教育文化业则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层次,这是新工业社会产业组合的新变化。中国在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中,必须重视民族的创新意识、创造为本和以人类为本价值观的培育,不断加大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教育事业。其具体指标应是逐步扩大的,在国家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总之,新工业化体系是一个以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为关键科技支撑,以深层次循环式生产为主导生产方式,以有限消耗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为根本经济体制的新社会新文明。在经济比重和产业结构上,在劳动力结构上,甚至在新的社会评估体系上,都会有一个数量上的体现。我们可初步提出如下一个新工业化的主要指标体系,这就是:(1)资源深层循环利用率>50%;(2)一次能源中物理能源(如核能、太阳能)比重>50%;(3)新工业产值与农工业产值比>1;(4)物质生产业、生活服务业、科教文化业的劳动力各占社会总劳动力的1/3或物质生产业劳动力<33%(表4)。在这三项指标中,资源深层循环利用率>50%是一个关键指标,因为这个指标最突出地表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否进入以人工化学生产体系(即新工业)为主导的时代。其次,物理能源使用率>50%和新工业产值高于农工传统产业产值,也都是很重要的指标。此外,随着新工业化的提高,从事科教文化业的人员将大幅度上升。

表4 新工业化主要指标

建设新工业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从新工业化演进的机制与中国的实际出发,应主要考虑如下三项措施。

第一,转移式发展。这是一切新文明革命的基本实现方式。新工业化虽然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但它并不是工业化的直线推进,它并不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恰恰相反,它在关键环节上正是工业化发展的大间断、大转折。首先,新工业化是为了克服工业文明所形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危机与困境而开拓的文明新方向、新形态;其次,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从“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向“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转变;再次,新工业化从工业的单向生产转变为深层次循环式生产等等。所以,我们要建设新工业化就必须与旧工业文明发生重大转变,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各个方面实现转移,甚至包括经济提高、社会发展评估方式都要实现转变。中国尚未有完全实现工业化,这就更需要对工业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肯定其积极因素,又要看清其弊端,决不能盲目崇尚工业化,尤其不能陷入过度工业化形成的危机之中。适度工业化应是我们采取的正确措施,也将有利于向新工业化转移。

第二,分层式发展。中国目前还未实现工业化,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都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不能等到完全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再搞新工业化,比较妥切的办法是采取分层式发展的方法,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领域推进工业化,有的领域则开拓新工业化。即使在推进工业化的领域,也应考虑新工业化的要求,适当给予调整、改变。例如,在许多生产部门推进工业化必然带来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后果,暂时还不可能利用深层次循环生产技术形成新工业生产链,但可以运用循环生产观念去建立工业化框架内的局部循环生产。这既有利于克服工业化的负效应,又有利于将来建设新工业化。在已兴起的新工业领域,则要大力开拓新工业生产。例如,目前在纳米科技的许多领域,我国已有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但缺少应用开发,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政府应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组织科技攻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之产业化。

第三,跨越式发展。工业化是新工业化的基础,但新工业化又是对工业化的扬弃,这表明新工业化对工业化是有否定的。目前,新工业化已在兴起,工业化的许多方面正处于被变革、淘汰之中,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建设现代化,就不应只在工业化框架内效仿西方工业化国家走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应对工业化做出具体分析,能省略的就省略,能取消的就取消,能代替的就代替,积极地开拓新工业化,尤其是运用新工业化的科技新方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跨越式发展达到加速发展的目的,尽快走到世界前列。新工业革命的兴起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也是实现赶超目标的大好时机。

不论是转移式发展、分层式发展还是跨越式发展,都可实行重点突破战略、示范工程战略,去探索、去开拓、去推广。还可实行改旧兴新战略、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战略、新科技产业化战略等,去加大推动力,有条不紊地加快发展。总之,发展的措施是多层次多向度的。

(三)建设新工业化必须实行一场文明形态的革命

建设新工业化,重点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但建设新工业化又是一场人类文明形态的大革命、大飞跃,不仅需要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而且需要社会体制革命、社会观念革命。所以,中国在21世纪要建设新工业化,就必须进行一场文明形态的全面变革。

在新工业革命的四个基本层次中,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这两方面的变革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几乎没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差别(至少差别不大),因而受到的阻力也较小。但对社会体制的改变、对人们头脑中观念的改变,就要困难多了。一方面这要触及到人们的既得利益、生活习性、文化认同,另方面还要触及到人们的基本信仰、道德规范,而这些往往在人们的生活与心灵中已扎下深深的根子,一时难以割舍、难以更改。然而,社会体制、社会观念若不转变,新文明革命就不可能完成,甚至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成果也难以推进。在进行新工业革命的时候,决不能只看到新科技新产业革命相对顺利的一面,更应看到社会体制社会观念革命相对困难的一面。否则,就难以把新工业革命进行到底。历史上的文明变革是有清晰启示的。尤其是中国的情况异常复杂,不仅科技发展产业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发展也并不充分,人口众多、民族众多、观念习俗迥异,这都为新工业化建设增添了困难。但是新工业文明是一种迄今为止最进步的文明,越进步的文明其整合力渗透力就越强。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新工业化需要一场文明形态的大革命的困难性,并且有胆有识地去进行这场大革命,中华民族就会在新工业革命中真正实现民族振兴。

要积极地推进社会体制的变革,努力建设新工业文明的社会体制。从总体上看,工业文明已经把人类社会从地域时代推进到了全球化的时代,新工业文明将会在社会体制的更深层次上推进人类社会的全球化。新工业时代的社会是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全球化时代,这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因此.中国的社会体制变革从总体上讲必须适应这种全球化的大潮,建立起更加开放、更能融入世界的国家社会体制,并成为推动全球人类走向全球社会的积极力量。所以,建设新工业文明决不是闭门锁国的事,也不是只图自身发展的事,而是全球人类的整体事业,只是在建设新工业文明中会有发展的不平衡,中华民族应走在开拓新工业文明的前列,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较大贡献。开放的走向全球化的社会体制是建设新工业化的国家社会体制的根本特征,与这个根本特征相关联,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也要发生相应变化。

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的变化有三个。其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各种产业制度、经济制度,尤其是要形成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市场与计划从来并不矛盾,只是要依赖于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处于经济体的不同位置来发挥作用。例如,对现代企业而言,计划在企业内部发生作用而市场在企业外部发生作用,如果企业内部没有计划而是运用市场机制,企业就会马上瓦解。计划的本质是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统一性组合,而市场的本质则是不同有机体的群体组合,是尚未走向统一的以不同经济主体为单位的外部联系,具有自发性、分散性、竞争性、无序性。在新工业化中,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得到空前加强,计划性的作用将逐步突出出来。所以,国家经济体制更需要坚持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统一。其二,国家经济体制的分层制。这不再是城乡、工业农业的二元分割,而是生活经济与科教经济的分层。新工业化将推动经济从生活主导型向科教主导型转变,但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因此,生活型经济与科教型经济会有一个分化和并列的较长时期。应该积极推动科教活动的产业化经济化,以利于它们逐渐演进成社会的主导活动,但同时仍需保持生活型经济(以物质生活的享受为目的的经济)的发展。最终,要形成生活型经济有限、科教型经济无限的双层经济结构,人类文明离开动物式生活更远了一步。其三,生产资料占有制的变化。占有制的生成,缘由在于占有制对象的稀缺性。占有制在动物划分生存活动区域的行为中已开始孕育了,这也是因为生存空间及其食物的稀缺。新工业化把生产的触角延伸到了原子层次和地外太空的范围,使巨大范围的物质都可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这使生产生活资源的稀缺性大大降低,同时这也将大大淡化物质占有制度。尤其是创造为本价值观对生活享受至上价值观的逐步取代,更会淡化人们的占有制观念。此外,新工业化的生产将更注重共享性财富的创造,这也会削弱占有制的力量。占有制的衰退也可理解为占有制的社会化在加强。所以,新工业文明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文明,在建设新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必也不应放弃社会主义体制的选择,而是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它,并使其成为推动新工业革命的积极力量。

在政治体制方面,主要的变化也有三个。其一,高度的民主化。但民主化程序将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而得以更佳的集中统一,形成更有力的统一意志。所以,分层的代议制的民主会转变为网络化的民主,因而也是高度发达的民主。民主自身更加手段化而不是目的化,它将是形成社会统一意志、最佳决策的路径,更有利于形成社会意志、类意志而不是孤守个体意志,这也是个体意志与社会意志的一体化。其二,高度的全球化。政治从国家社会层面走向国际社会层面并最终走向全球社会层面,建立全球政府是迟早的事。新工业文明从地球向太空的开拓,使全球人类走向融合,政治必须是整合全球人类意志的进步力量。所以,中国的新工业化建设,在政治体制层面上必须走向高度民主化与逐步全球化,这本质上是高度社会化、全面社会化,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内涵的应有之义。其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要不断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决心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意味着它代表和追求的是比工业文明更先进的人类文明即新工业文明。因此,建设新工业化必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也就必然成为中国新工业化建设中的强大推动力量。

要积极地推进社会观念的变革,努力建设新工业文明的思想观念体系。社会思想观念领域,包括宗教、哲学、科学、道德、艺术等,它们体现为宇宙观、人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宇宙观、人类观是基础,而价值观是核心。新工业文明的科学更加深入地揭示了宇宙的秘密,使人类更加认清了自身的本质、历史地位与作用,因而形成了日益凸显的以类为本价值观和包含人类进化在内的大自然(宇宙)演化观。可以说,新工业文明的社会观念是更加重视宇宙演化与人类作用的类价值观,从个人的狭隘观念中走出来,从人类生活的小圈子走出来,走向更深层的物质探索与生产,走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语)。由于这种创造为本、以类为本价值观的轴心作用,人类开始限定物质生活范围,从生活型文明走向创造型文明,真正体现出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类特征类价值。这是新工业化所实现的观念变革的实质和核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天下为公的群体价值,崇尚天人合一的大自然价值,这十分有利于向新工业文明观念的转变。所以,在新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决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决不能因为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落后了而否定民族的一切进步因素,而应从新工业化的更宽广视野去审视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加以发扬光大。这是21世纪中华文化重新崛起的大好历史机遇。

四、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国21世纪的百年发展战略是一套复合型发展战略,其中包含一套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初级战略,又包含一套建设新工业化的高级战略。但作为一套复合型的发展战略,它并不是传统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机械拼凑。为了实施好这套百年发展战略,首先要处理好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其次要在百年发展中分阶段地有所侧重地予以实施。

(一)正确处理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

实施21世纪的总体复合型发展战略,关键是要把工业化与新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务必认清两个基本事实。第一,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它具有完整的新科技体系作为科技支撑,并且具有完整的新产业体系作为生产方式,尽管信息技术及产业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但新工业化决不仅仅是信息化,它还必然具有生物工程化、纳米化、新能源化、新材料化、生态化、太空化等特征。作为一种更高更新的生产方式,新工业化是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决不能忽视新工业化这个根本方向。第二,我们的国情是至今尚未实现工业化,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步入新工业化,因此我们还必须继续推进工业化,工业化乃是我们开拓新工业化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这两个基本事实决定了在我们的发展道路中,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应该是:以工业化建设为基础,以新工业化开拓为主导。所谓“以工业化建设为基础”,就是要把工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要努力实现工业化,决不可放弃工业化的目标,并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去开拓新工业化。所谓“以新工业化开拓为主导”,就是要把新工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要以新工业化规范和带动工业化,加速实现现代化。总之,在21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之前,应以推进工业化为主,同时积极开拓新工业化;在基本实现工业化之后,建设新工业化的任务就逐渐成为首要任务,我国21世纪中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应是新工业化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当然,全面进入新工业化还要经历更长时期的奋斗,它应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下半叶所要实现的长远战略目标(表5)。

表5 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21世纪前20年:工业化实现期与新工业化开拓期

关于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国家已制定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其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基本实现工业化,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这个发展战略是正确的。现在,需要我们从建设适度工业化和建设新工业化这样两套世纪发展战略的宏观视角去进一步诠释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这一时期是实施百年发展战略的第一阶段,即工业化实现期与新工业化开拓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很明确:第一,实现适度工业化;第二,重点开拓新工业化。这是一个统一的发展战略的两个方面。

1、实现适度工业化。在21世纪的前20年时间里,我们要努力建设并实现工业化。当然,这个工业化是“适度工业化”,即发展水平较高而又不是过度发达,同时又是可以避免工业危机与困境并能较长时期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实现适度工业化的目标主要是:国民经济有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大大优化;不仅农业比重要下降和工业比重、服务业比重要提高,而且要注重提高工业化质量,提高科技含量,尤其是要努力实现工业的信息化;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尤其是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中来。实现适度工业化的措施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高中教育并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调控发展(即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战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控制人口规模;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

2、重点开拓新工业化。国家已确定的21世纪前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应理解为“全面建设适度工业化”和“重点开拓新工业化”这样两个部分。国家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里的“新型工业化”就包括对传统工业化加以调整后的“适度工业化”和“新工业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所以,“基本实现工业化”虽然主要指实现适度工业化,但也必须包含开拓新工业化。如果不能在实现适度工业化的同时开拓新工业化,就不能算“基本实现工业化”。当然,在21世纪前20年,新工业化还不可能全面展开,而只是处于开拓时期。其开拓的任务和措施主要有:(1)提高对传统工业化局限和危机的认识以及对新工业化必然到来的认识,自觉制定新工业化的宏观发展战略,协调好推进工业化与开拓新工业化的关系;(2)集中力量进行关键科技的攻关,力争在新工业化的关键科技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只有在这些关键科技领域获得领先水平的成就,才能保证开拓新工业化的顺利进行;(3)努力运用高新科技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工业,使传统工业发生“适度”转变,以避免工业危机的发生和较长时期保持工业的稳定发展;(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新工业化领域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努力形成新工业化的产业,使传统工业获得向新工业化转移的空间。在这期间,要实施重点突破战略,不要求全面展开,但必须在关键的科技和产业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新工业化的要害在智能化、微制造化、循环化科技及产业上,因此,必须尽全力发展信息科技、纳米科技(包含生物科技)、生态科技,在科技发展战略上,要鲜明地提出“信息兴国、纳米兴国、生态兴国”;(5)要大力倡导创造为本价值观,坚决反对挥霍浪费的享乐价值观,使社会由“生活享乐型”转向“学习创造型”,明确提出“建立学习创造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口号;(6)广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与东南亚地区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要在东北亚地区加强新工业技术与产业化合作。

(三)2021年到2050年:工业化持续期与新工业化发展期

经过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我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且在开拓新工业化方面获得了关键性的成就。在接下来的21世纪上半叶的后30年中,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从经济指标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在综合国力上要成为世界领先的国家。从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上看,这是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工业化持续期和新工业化发展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持续推进工业化;第二,大力发展新工业化。

1、持续推进工业化。21世纪前20年虽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这时的工业化并不完全成熟,质量也不很高,其他产业也有待高质量的工业提供帮助。所以,工业化仍需一段时期来完善和成熟。持续推进工业化的任务和措施主要是:(1)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必需的工业部门,并且注重提高其科技含量;(2)对工业的产业总体进行全面分析,限制那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工业发展调控机制,避免过度工业化及其带来的危机,在工业化框架内建立循环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3)努力运用新工业化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工业,使之向新工业化转移。到21世纪中叶,传统工业经济的比重(主要是经济贡献量)保持与新工业经济持平或略低。所以,这时的现代化,从其具体内容讲已不再是工业化独占主导地位,也不是依托工业化的生活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切不可把这些服务业看成独立的经济形态)。

2、大力发展新工业化。经过21世纪前20年对新工业化的重点开拓,新工业化已在关键科技领域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局部产业化和新工业经济雏形。21世纪上半叶的后30年,新工业化进入了大力发展时期。从总体上讲,它与持续推进的工业化是并驾齐驱的发展,但其势头更猛,而工业化开始减速并逐渐下降。这个时期,大力发展新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1)制定大力发展新工业化的具体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工业化;(2)分层发展新工业化,即在科技低层次领域继续维持工业化的发展,而在科技高层次领域大力发展新工业化,尤其是注重发展渗透力大、主导性强的新工业领域;(3)继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始终保持科技前沿国家的地位;(4)大力推进新工业科技的产业化,从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转向新产业化为主,努力形成社会规模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大力培育新工业化经济体系;(5)不断进行相关的社会体制与观念变革,建立市场与计划相统一的全球化经济体制,建立大科学研究体制,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深入建设“学习创造型社会”;(6)积极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努力建立东北亚新工业产业带。总之,到21世纪中叶,中国所实现的现代化不仅是适度工业化得到持续推进而且应是新工业化得到较大发展的现代化,即新工业化科技体系较为成熟,新工业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工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相并列、综合国力与竞争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现代化。

(四)21世纪后50年:工业化转变期与新工业化实现期

21世纪下半叶的50年,中国的世纪总体发展战略进入第三阶段,这是一个工业化转变期与新工业化实现期。通过50年的奋斗,中国将基本实现新工业化。

1、逐步改革工业化。工业生产方式及其文明形态已在世界范围内成熟,21世纪将是工业化走向衰退的时期。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经历了工业化实现期和工业化持续期之后,在下半世纪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转变期。从总体上讲,这是工业化的下降时期。工业化转变期的主要战略任务和措施是:(1)有步骤地淘汰已失去生命力的工业部门,积极地用新工业部门去取代它们;(2)有限发展良性工业,因为工业资源不会完全枯竭,运用某些传统工业方式生产仍是经济可行的,但对其规模要加以限制,要切实保护自然环境;(3)运用新工业科技积极改造传统工业,使之转变为新工业范畴的部门产业。改革工业化不能操之过急,要视新工业化的科技发展状况及产业化状况而定。

2、全面建设新工业化。在21世纪上半叶,新工业化已获巨大发展,下半叶50年就应该全面建设新工业化。全面建设新工业化的过程,既是新工业化继续开拓创新并全面推进的过程,也是工业化衰退并由新工业化逐步取代的过程。全面建设新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和措施主要是:(1)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新工业化领域的科学技术,关注和实现新一轮科技创新;(2)深入掌握智能化微制造技术和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技术,切实从原子层次操纵物质的生成,使其产业化,使人工生产和利用化学物质成为普及的社会化生产技术,并运用新工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如工业、农业),使之逐步转移到新工业中来;(3)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新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人工生产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使循环经济成为社会的根本经济体系,真正建立起人工化学生产体系和循环经济循环社会;(4)伴随人工生产化学物质的普及,会涌现出更加丰富的人工化学物质资源,从而使人工化学资源的宏观加工制造产业也更加发达,生产出性能无比丰富和日益复杂的各类物质产品,生产资源与生活产品的匮乏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因此应把自然资源的消耗限制在一定范围,建设真正的生态社会;(5)太阳能和热核能成为主导能源;(6)太空开发成为主导产业之一,逐步建立太空社会;(7)牢牢树立创造为本、以类为本价值观,拓展和深化“学习创造型社会”的建设,拓宽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视野,把人类活动目标从生活型升华和转变为创造型,从个人享乐型转变为群体共享型,建立健全新工业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新的社会观念尤其是人类整体价值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总之,到21世纪末,中国要基本实现新工业化,进入新工业文明,中华民族不仅要彻底和真正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标签:;  ;  ;  ;  ;  ;  ;  ;  ;  ;  ;  ;  ;  

新工业革命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战略_工业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