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_心理学论文

近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_心理学论文

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发展论文,趋势论文,自我论文,历史回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67(2002)05-0027-07

个体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个社会化的过程首先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人际关系,最后形成群体的思想与行为。因此,自我逐步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中心概念。格根(K.J.Gergen)认为,“自我在社会心理学乃至在整个心理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1](p.8)。早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Socrates)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2](p.40),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的探索。但真正较为科学而且系统地对自我的研究还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关于自我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而且研究的视角很广,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如哲学、伦理学、宗教、语言学、社会学等等。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自我的已有研究作一初步的归纳、梳理,揭示其发展趋势,希望能为21世纪进一步深入开展自我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一、心理学史上对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

自从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以来,自我问题的研究就倍加得到重视,回顾过去的自我研究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重大事件,它们或者是从正面、或者是从负面对自我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而成为自我研究中的里程碑。

1890年:威廉·詹姆士——科学自我研究之父

心理学创立于1879年,距今已有123年了。而社会心理学创立时间为1908年,比心理学建立晚了近30年。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成长到“而立之年”的时候才产生并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作为社会心理学重要内容之一的自我问题的研究,首先还得从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中去寻找。在科学心理学创立之后,真正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与研究自我问题的第一人是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在此,不妨称他为“科学自我研究之父”。1890年,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将自我分为主我(the "I")与客我(the"me")两方面,并进一步作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的划分。詹姆士认为,主我是主动的自我、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是作为思维对象的自我,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知识与信念。詹姆士自我理论的提出,就象对“自我”点了一把火,让“自我”之火燃烧了起来,同时也使心理学之火越烧越旺,从此以后,自我问题的研究就不断被引向广泛与深入。詹姆士的自我结构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了,但它对当今的自我研究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1895年:弗洛伊德——“本我”、“自我”与“超我”理论的构建者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S.Freud)与布洛伊尔(J.Breuer)在1895年出版了《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一书,此书的问世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正式诞生。在心理学界,没有人不知道弗洛伊德,也没有人不知道他的潜意识、前意识及意识的心灵三分法理论以及相应的id,ego,superego的理论。事实上,弗洛伊德本人所创立的id,ego,superego的概念指的是人格问题,在心理学的原版书籍中,它们都被看作是人格的组成部分(the parts of personality),而与自我或自身(self)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弗洛伊德的id,ego,superego在越洋跨洲、来到中国之后却变成了三“我”——“本我”、“自我”与“超我”。这就令人困惑了,尤其是ego变成了“自我”,迷惑性最大。我们觉得还是音译为好,就象id,已有把它译为“伊底”的,而且“伊底”这个词也已广泛为人们所认可。相应地,如果把ego,superego译为“伊格”与“超伊格”,让它们分别表示“人格的执行者”(the ego is the "executive" of personality)[3](p.467)与“良心”(the conscience),这对于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与开展对自我的研究都是有益的。相反,把ego翻译成“自我”,这只会给自我研究带来更大的混乱。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大师与社会心理学大师,是精神分析学的创立者,是杰出的人格研究者,但他并没有对自我做深入的研究。不过,他的潜意识理论等还是值得自我研究者去借鉴并做深入探讨的。

1908年:社会心理学的创立——自我问题的研究纳入社会心理学之中

1908年,罗斯(N.Ross)与麦独孤(W.McDougall)同时分别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创立。社会心理学的创立为自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专用的舞台,这对于自我的研究而言,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不过,不管是罗斯,还是麦独孤,就自我的研究来说,他们主要还是搭了一个台,把自我纳入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但他们自己并没有对自我进行全面的研究。麦独孤在心理学上是个机能主义者,他强调对行为进行研究,并且“是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的第一个倡议者”[4](p.224)。但他又反对行为主义,且把心灵看作是有目的的奋斗过程,重视人的本能,认为本能是人的活动的原动力。他对情绪、情操以及道德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由此他论述了部分关于自我的内容。对于人的道德行为,他认为,“这种行为,不是由特殊的道德官能、良心或道德本能衍生的。它是以社会道德为基础的自我观念的社会发生学,从最低级行为到最高级行为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我的观念和自尊情操,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这种自我观念,不只是一个自我概念,而总是自我和别的自我关系的概念”[4](p.234)。麦独孤一方面,看到了自我观念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发现了自我来源于社会。而罗斯对自我的论述就更少,他偏重研究的是群体,是一个群体研究的集大成者。

然而,作为“自我”研究的里程碑,未必都是从正面对它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事件。同时,也应包括部分对其研究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的事件。其中行为主义就是对自我研究造成极大消极影响的事件,对自我给予否定。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在1913年发表的《从行为主义看心理学》,其目的就是主张开展行为研究,放弃意识研究。而自我问题恰恰与意识关系非常密切,因此,随着行为主义的广泛流行,自我的研究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但随着行为主义把其自身的“刺激(S)——反应(R)”理论修正为“S——O(有机体)——R”(1918年,吴伟士)和"R=f(S)"(斯金纳)后,意识的研究地位便逐步得以加强,行为主义的消极影响也在不断下降。不过,行为主义的这些影响直到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时还仍然存在着。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有争议的自我研究方法

阿尔波特(F.H.Allport)把实验的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是具有开拓意义的。他把社会心理学引向了实验的发展之路。阿尔波特对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侧重于“个人的社会行为与个人的社会意识”的描述,对自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这里说的个人的“社会意识”是指个人“对社会事物及社会反应的意识”[5](p.13)。他认为“不存在群体心理”,其原因是“没有群体的头脑”。他强调对人类行为的生理基础进行分析并重视用实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但“自我”并没有由此迅速走向实验室,其原因在于实验法的本质特点就是控制因素[6](pp.161~173),而影响自我的因素很多,控制非常困难。不过这仍为“自我”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1934年:米德——符号互动论面世,综述“心灵、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库利(Cooley)与米德(Mead)对自我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1902年,库利出版了很有影响的《人的本性和社会控制》一书。他提出了镜像自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指的是当我们与其他人交谈时反射给我们的自我的视象[7](p.84)。他由此从深层次上探讨了自我的起源,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本质。米德去世后的第三年(1934年),其著作《心灵、自我与社会》被出版,其中阐述了他著名的符号互动论的思想,提出了“一般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的相关概念,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总之,库利与米德都强调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一个脱离社会孤独成长的人是不能形成自我的,因为自我需要社会经验及其反馈信息。

1951年:罗杰斯——自我概念理论的提出

“自我概念”是罗杰斯(C.Rogers)及其他人本主义者的人格理论的核心。罗杰斯指出,我们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我们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看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我们对自己的观点对于我们的人格来说是最重要的[8](p.474)。罗杰斯也认为自我的概念是习得的。他区分了两种自我概念:现实自我(the self)与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前者是我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后者是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认为这两种自我概念都很重要,任何一种出现困难都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特别当两者出现严重偏差时,就易于激发心理障碍。另外,罗杰斯还提出,不准确的自我概念也会引起心理问题,而把我们的情感与信息进行符号化后,我们才会对它们有明确意识。这明确意识对我们是有益的,否则,就可能以激发焦虑的形式影响我们。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使我们看到了产生心理疾病的部分原因,他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在自我与健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1967年: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成立——自我研究的新途径

1967年,奈瑟(U.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此书被认为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正式问世的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建立,为自我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1977年,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Markus)由此提出了“自我图式(self-schema)”理论。他认为自我概念的要素就是自我图式,他又说,自我图式是关于自我的信念,这信念组织并引导着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加工[2](p.39)。1986年与1987年,马科斯又进一步提出了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f)与动态的自我概念。他还特别指出可能的自我既包括我们梦想成为的自我,如富裕的自我、被爱的自我及爱人的自我,也包括害怕成为的自我,如失业的自我、生病的自我及学业失败的自我。这些可能的自我以具体的目标形式对我们产生激励。

1970年:马斯洛——自我实现观点对自我理论的丰富

马斯洛(A.H.Maslow)在他逝世的1970年,提出了一个影响着心理学界的重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他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观点把自我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一个基本信条是:人拥有一个成长、改进并使他的潜能发挥到最充分的内在驱力。而自我实现的人就是达到了个人发展最高水平并充分实现其潜能的人。不过这样的人确实很少,要达到自我实现,他还必须先满足各种低层次的需要。他还指出,如果一个人按照他的需要表格发展得不是很好,也别失望,因为就一事而言,自我实现是出现在毕生改进过程的最后的。马斯洛的理论被认为是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他强调研究的是健康的正常的人,他的理论比精神分析学及行为主义等更具有实用价值,为把自我问题的研究推向实用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6年:沙沃森把自我推向多维测量

1969年,皮尔斯-哈里斯(Piers-harris)就开始了自我测量的研究。直到1976年,沙沃森(R.J.Shavelson)提出了自我的多层次、多维度的自我概念模型(又叫多侧面等级自我概念模式)[9](pp.41~44)。从而为自我走向更加科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靠性。在沙沃森(Shavelson)模型理论的基础上,1982年,Harter发表了“儿童能力自知量表”。1984年,Marsh等人又据此发表了“自我描述问卷”(SDQ)。这两个量表在多维自我概念评定量表中影响最大。另外,在自我概念的测量中,还有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等。随着统计理论与测量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概念的测量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1982年:伯恩斯的自我概念结构图

进入80年代后,伯恩斯(Berns)首先对前人在自我概念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次总结,并得出了一个自我概念结构图。此图具有如下五个特点:1.继承了詹姆士的经典自我理论,把自我仍然作了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划分。2.借用了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指出“自我概念”属于“自我态度系统”。3.综合了罗杰斯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概念以及罗森伯格(1979)的期望自我与现有自我的概念,把自我概念从新的视角上进行了新的划分。4.包容了库利的镜象自我的概念,并且使这个他观自我同罗杰斯的理想自我及现实自我并列起来,共同完整地构成了自我的态度系统。5.自我的内容方面,仍采用了经典的划分方法:即把自我概念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侧重于情绪)。并指出,不论是现有自我、期望自我还是他观自我,都应包含上述三部分内容。伯恩斯的自我概念结构图并没有很多创新,他不过是对自我研究历史上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进行了一个初步罗列。但这归纳对自我研究还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1988年:格根的后现代自我研究

随着哲学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它对社会心理学中自我的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反整体主义、反科学主义等理念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促进了理论上与方法上的多元论以及重人文精神思想的发展。1988年,格根(K.J.Gergen)从饱和的自我入手,开始了后现代时期的自我问题的新探索。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并促使人们的交往活动日益走向饱和。在这频繁的交往过程中,人们的身份也在相应发生急剧变化,个体再要保持恒定不变的自我概念就几乎不太可能了。因此,在后现代社会,我们要注重的是不断解构自我、重建自我,形成一种新的、动态的与发展的自我概念模型。

1998年:包梅思德提出自我状况的三分法

包梅思德(R.F.Baumeister)在199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对自我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自我状况三分法理论。包梅思德提出假设:自我状况(selfhood)的来源由三部分组成——反身意识(reflexive consciousness)、人际存在(interpersonal being)、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基于此假设,就可以通览整个自我的社会心理学(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elf)。这三部分也是人们把握自我基本意义(the basic meaning of self)的经验原型的模型。在自我状况的三部分中,反身意识是基础。只有当意识注意转向自身时,才能逐渐构成对自身的概念。没有反身意识,自我将没有意义或价值,而且几乎不会存在。自我是在社会中形成与发展的,自我状况的人际方面展示了自我是与他人相联系的媒介,而且自我是使人际关系和互动成为可能的关键。自我状况的执行功能从本质上揭示了自我发生作用的机制。如果没有这个功能,自我就只能成为事件的无助的旁观者,其作用或重要性就微乎其微了。包梅思德的另一个功绩是对大量关于自我的二级主题内容(如自我证实、自我估价、自我构建、自我利益、自我增强、自我监控、自我欺骗、自我概念等)进行了阐述与归纳,并把自我的各种二级主题内容分别纳入自我状况的三部分之中,从而为自我研究从理论取向转入应用取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架构。

二、自我研究的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百年来心理学家有关自我研究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研究本身有其发展过程和规律,由此,我们也可以预测到自我研究在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一)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

所谓自我的静态研究主要是指自我的结构方面的研究,而自我的动态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指自我的发展方面的研究。众所周知,威廉·詹姆士最早的研究就是对自我进行了结构上的划分。后来,罗杰斯、罗森伯格、伯恩斯等都是属于重自我结构的研究者。但随着对自我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自我发展日益重视,逐渐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像埃里克森以及阿尔伯特的自我发展的阶段理论(实质上他们讲的主要还是人格的发展理论);库利及米德的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的思想;Markus的运作的自我概念(the working self-concept)以及包梅思德(Baumeister)的自我状况的执行功能等就都是侧重于对自我进行动态研究的结果。甚至也包括对自我意识内容的发展规律的探索,如揭示自我发展经历了由物质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的发展规律等。

(二)从一元研究到多元研究

在自我的结构研究中,也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趋势。综观自我的研究史,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结构经历了从单维到多维、从单层次到多层次、从一元到多元的结构变化。其中,皮尔斯、哈里斯在1969年首次编制自我概念的量表时,他所强调的就是一般的、笼统的自我概念。虽然考虑到测验操作性的问题,他的总量表也分成六部分,但他主要还是用总分来表明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10](p.307)。而沙沃森在1976年提出的多层次、多维度的自我概念的模型,则代表了自我概念的研究走向多元化道路。沙沃森的理论直接对哈德(Harter)、马尔歇(Marsh)、桑(Song)、哈蒂(Hattie)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导致了各种更为科学的自我测量量表的问世。

(三)从重人文研究到重实证研究

对于自我的研究,是从人文方面进行更好,还是从实证方面进行更为有利,这一直是自我研究者密切关注的内容之一。从过去的研究看来,我们的总体看法是:从重人文走向重实证。虽然詹姆士、库利、米德、马科斯(Markus)等强调的都是文化、社会环境等对自我的影响,但自从阿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创立以来,特别是皮尔斯、哈里斯以及沙沃森、哈德、马尔歇、桑、哈蒂等对自我测量的推动,极大地促进了自我的实证研究。在自我与文化的关系方面,1991年,基拓雅马(Shinbu Kitayama)与马科斯(Hazel Markus)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独立自我(independent self)”与“相依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的概念。他们认为非西方文化更易于培育出“相依自我”,如马来西亚、日本等。而西方文化更易培育出“独立自我”,如英国、美国等。特别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重人文的研究得到了加强,目前出现的趋势将是人文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的局面。

(四)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科技的进步迎来了信息的时代,人们面对的是信息的海洋。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社会需求对应用的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心理学界也引起了对应用研究的重视。这在自我研究中也有充分体现。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变,实际上是从重思想到重行为的转变。人们更加重视运用有关自我的理论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与身心的健康。我们可从具体的研究取向来看这种转变。1970年之前,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就是以研究健康人为出发点的,其目的之一就是探索个体实现自我潜能的途径。1977年,班都拉提出了自我效能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1986年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自我效能实质上是一个与自我信任有关的问题,与自我信任是同样重要的。在自我尊重问题上,Jonathon Brown与Keith Dutton(1994)认为“自下而上”的自尊观念已经落后了,同样,Stephen Smith与Richard Petty(1995)也表明支持“自上而下”的自尊观点,认为高自尊的人更易保持积极的情绪。另外,自我调节、自我增强、自我价值支持等问题都为自我的研究走向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包梅思德(R.F.Baumeister)指出:“展望世纪之交,似乎可以肯定断言:自我将继续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中心。”[11](p.681)正确地认识以上自我研究中这些发展趋势,掌握自我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们在新的21世纪进一步做好自我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三、自我研究在我国的研究状况及其有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正式成立于1982年,距今(2002年)才正好20年。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之一的自我问题,在我国得以顺利开展研究也不过就是这20年的历史。这些年来,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对自我的研究主要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翻译和介绍各种国外的自我理论:如佟景韩、范国恩与许宏治(1986)共同翻译了伊·谢·科恩所著的《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12];李维(1989)翻译了简·卢文格所著的《自我的发展(ego development)》[13];赵月瑟(1992)翻译了乔治·H·米德所著的《心灵、自我与社会》[14];包晓霞(1995)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述[15](pp.59~64);李晓东(1997)介绍了Markus等人的自我概念理论[16];董奇(1993)对Marsh自我描述问卷进行了修订[17](pp.1~6);苏林雁、万国斌与杨志伟等(1994)根据湖南情况调整了Piers-Harris的儿童自我概念量表[18](pp.14~18);周国韬和贺岭峰(1996)则以初中学生为被试,对Song-Hattie的自我概念量表进行了修订[19](pp.37~42)。另外,李晓文[20](pp.310~311)、杨宜音[21](pp.58~62)、曾向和黄希庭[22](pp.41~46)等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国外自我研究的新成果。大量自我理论被翻译与介绍到国内,由此促进了我国在自我方面的研究。

(二)结合我国特点独创性地开展了部分自我理论的研究:自我问题与具体文化背景关系紧密,所以,自我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因素。香港学者提出了从本土化角度研究中国人的“自我”,并指出中国人的“自我”与西方人的“自我”的差异[23](pp.93~145)[24](pp.15~92)。另外,结合中国国情,李德显(1995)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25],乐国安(1996)等对青年军人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26](pp.43~48),周国韬与贺岭峰对中学生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19](pp.37~42),金盛华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研究[27](pp.30~36),他们分别获取了不同被试自我概念的有关资料。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自我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对自我本质的认识模糊,自我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不完全清楚,自我发展是否具有阶段性?自我概念对个体行动是怎样产生作用的?文化对自我的影响以及与自我有关的自尊、自信、自我呈现、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概念在自我理论中的作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待于我国广大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去探索与解决。

标签:;  ;  ;  ;  ;  ;  

近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