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瘀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论文_刘迎春1 隋振玲2 商红梅3 谢建军1

从瘀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论文_刘迎春1 隋振玲2 商红梅3 谢建军1

刘迎春1 隋振玲2 商红梅3 谢建军1

1.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 2.三河市中医院 3.三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河北,065201

【摘要】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祖国医学“痞满”或“胃痞”范畴。糖尿病性胃轻瘫者病程较长,易久病入络,血络易瘀, 故血瘀为病者相当普遍。糖尿病性胃轻瘫辨证治疗不能忽略瘀血所起的作用。在常规辨证的基础上,配合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血瘀

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表现在消化系统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指胃动力障碍、排空延迟,但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在Ⅰ型或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40%~50%发生胃轻瘫。Kassander于1958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描述其症状。临床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早饱、恶心、呕吐、餐后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1]。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应激状态等方面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祖国医学“痞满”或“胃痞”范畴。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辨证治疗不能忽略瘀血所起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通降;饮食水谷经胃受纳腐熟及脾的运化转输,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糖尿病发病与脾气虚弱密切相关。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进食的饮食水谷就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转输,停留于中焦,则影响胃气的正常和降,而导致脾胃升降失调,而出现腹胀、饮食不化、大便异常等症状[2]。《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说:“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留。”论述了脾胃气弱为病每易瘀血内结。《临证指南医案》亦说:“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窃发,其间消长不一,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脾胃论》曰:“脾胃不足皆为血病”。可见,脾胃虚弱容易导致瘀血形成。同时,饮食水谷的反复留滞,阻碍中焦气机升降,因而出现以脾虚为本,气血生化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脉络痹阻。唐容川认为:“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张子和云:“诸病皆生于气,诸痛皆生于气。”因此,在治疗上应掌握“通则不痛”、“六腑以通为顺”的原则辨证论治[3]。《医学真传?心腹痛》指出了要辨证的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 《仁斋直指方?血滞》云:“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当为之调血。”此即明示气与血失调,易导致瘀血。另外,叶天士倡导“久病入络”,“久病血瘀”说,病久不愈,耗损正气,以致气血亏损,气虚则鼓动无力,血行迟缓;血亏则脉道不利,血流艰涩,均可致瘀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百日久恙,血络必伤”。中医认为,久病入络,血行不畅,络脉瘀滞,“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绵不去。”消渴初期阴虚燥热,煎熬津液,津亏液少,不能载血运行,导致瘀血内停;阴损气耗,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瘀。可见,对于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辨证不容忽视瘀血的致病因素。糖尿病胃轻瘫夹血瘀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刺痛,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或弦。但部分患者临床上症状并不明显,电子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糜烂、增生等病理变化,当常规辨证临床效果不佳时,配合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典型病例:

某男,63岁,2014年6月15日初诊。主诉:患2型糖尿病16年,平时服用“二甲双胍及拜糖萍”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1-8.3%。患者近6年无特殊诱因,出现无规律上腹部胀满不适,伴有恶心,腹胀,经服“吗丁啉”等药物后病情可缓解,但经常反复发作。在某医院做电子胃镜未见明显异常。本次患者再发1周,腹部不适经服用胃动力药无效,转诊中医治疗。现主症:腹痛绵绵,脘腹痞满,食后加重,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大便稀溏,周身疲乏无力,肢体时有麻木,舌淡苔白,间有瘀点,舌底静脉瘀紫,脉沉细涩。空腹血糖:9.5mmol/L;餐后2h血糖:1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诊断:消渴,胃痞症,中医辨证:脾虚血瘀气滞型。治当健脾行气,化瘀止痛。方药: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木香6g,葛根10g,丹参6g,檀香6g,砂仁6g,延胡索10g,香附10g等,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两次口服。

二诊(2014年6月23日)患者服药7剂后,恶心感减轻,未出现呕吐,腹痛好转,饭后稍感胃胀,仍疲劳乏力,纳少,大便稀溏。查FBG:7.6mmol/L,2hPG:10.6mmol/L;舌脉无变化,上方加生黄芪15g,枳实15g,诃子10g,合失笑散10g。10剂,水煎服,并嘱少食多餐。

三诊(2014年7月03日)患者服药10剂后,疲劳乏力明显减轻,腹痛缓解,无上腹部痞满不适,食欲改善,舌间瘀点消退,舌底静脉瘀紫减轻。

按:本例患者有十余年的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出现胃肠不适,表现为:腹痛绵绵,脘腹痞满,食欲不振,食后加重,恶心欲吐,大便稀溏,周身疲乏无力,舌淡苔白,符合脾胃虚弱的特征;另患者肢体时有麻木,舌体间有瘀点,舌底静脉瘀紫,脉沉细涩等,考虑兼夹气滞、血瘀为标的虚实夹杂证。中医辨证为脾虚血瘀气滞型。治当健脾行气,化瘀止痛。以四君子汤合丹参饮为基本方,配合行气、理气药物。该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增强运化功能;砂仁、香附、木香、砂仁、延胡索、香附理气宽中,消痞除满;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理气、活血、消痞之功,健脾补中而无香燥化热之虞,理气解郁活血而无疏散太过之嫌,消补并用,补而不滞,行而不散,活血而不耗气,故诸症自消。二诊临床症状见好后,加入生黄芪,枳实,诃子,意为加强健脾补中之力,并参入合失笑散,以解胃腹血瘀之症。消渴日久,脾失健运,血瘀阻络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关键,故在扶正治本、健脾运脾的基础上,抓住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血瘀的病机特点辅以行气祛瘀通络治疗。血瘀为病者,宜用三棱、莪术等破瘀且消胃肠之积滞,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棱、莪术解》中指出:“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可见血瘀为病者,非攻破不足以破瘀,血瘀显著,配合三棱、莪术、桃仁等,破瘀又能消胃肠之积滞。如此配伍,取方切合病机,故临床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李浩旭,秦晓民,鲁彦等.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 2003,12(1):88-90.

[2]杨洁,张春晖,刘成云.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6(27):1715-1717.

[3]程友忠,唐勇,李峻.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研究进展.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2010,7(2):135-137.

论文作者:刘迎春1 隋振玲2 商红梅3 谢建军1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  ;  ;  ;  ;  ;  ;  ;  

从瘀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论文_刘迎春1 隋振玲2 商红梅3 谢建军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