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与泰国纳加文化对比浅析论文_黄学燕

中国龙文化与泰国纳加文化对比浅析论文_黄学燕

黄学燕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概要:中国龙与泰国纳加在形态上很相似,两国都有把这两者与水紧密相连。本文试从龙和纳加的形象、龙和纳加的传说、龙和纳加文化的表现来浅析两种文化的相同与差别。

关键词:中国龙;泰国纳加;文化;

(一) 中国龙形象特征与泰国纳加形象特征

(1)中国龙形象特征

龙,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吉祥的寓意。中国龙的历史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中国人也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现今这样子,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现在看到的龙形象特征大概在汉代确立。宋人罗愿《尔雅翼》卷二十八引王符语:龙“角似鹿,眼似鬼,项似蛇,腹似屋,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现在我们看到的图画、雕刻、或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龙形象和上述所说的大抵相同。“有些学者认为龙的原型是几种生物的组合,如蛇、鳄鱼、鱼、蜥蜴、恐龙、河马等动物。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龙的原型不是实际存在的动物,而是某种自然现象或多种艺术化的动物形象的叠加组合,如,云、虹、闪电、合并了的图腾。”4现在我们常见的龙形象是:身如蛇状,头如河马形,有鳞有须有鳍有爪,牙齿锋利。常见的有金黄色、青色、白色、银白色、红色。既能上天也能入海,能够兴云布雨。《说文》卷十一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中华第一龙—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蚌塑龙。目前考古研究中,并没有像龙这样形象的生物。很多专家学者认为龙根本就不存在,它是人们将其他几种动物的部分组合拼凑而成。“组合成龙的动物或其他物,并不是毫无选择的,它们都是民间信仰中具备兴云布雨或司水理水职司的神灵。”5这些被组合的动物都是水生动物,在不同的地方都把他们当做水神来祭拜,人们将这些动物各个部分相组合了人们对水神崇拜的统一性,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部落统一联合等现象。古人对龙做许多分类。三国时代的张揖《广雅》将龙分成4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离龙”。清《渊鉴类函》引《须弥藏经》将龙分为5种类型:“龙有五种: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此四种旁类;蛇龙,五龙之长,是正类”。汉语成语里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每个龙子形象特点不一,这其实是龙的各个部分由其他物来组合而成的反映和龙的形象演变发展过程的反映。人们最终取蛇龙为正类,故今天我们看到的龙多是蛇身形状,在组合鱼鳞、鱼须、蜥蜴脚、河马头、鹿角。

(2)泰国纳加形象特征

泰国纳加泰语中称之为???(Naga),中文译文过来是龙或蛇,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中国人看来既像龙又像蛇。泰国纳加也是蛇身状,有鳞,无须,腹部很像蛇腹,牙齿尖锐,眼睛突出,也没有像中国龙那样的鹿角,无足,颜色有绿色、金色、灰色、红色等,纳加还有多头类型的,头的个数不一样,寓意也不一样。纳加和中国龙一样,在现实的自然世界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生物,它和龙一样,是人们在对自然物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加以想象将多个生物的部分组合起来并赋予其特殊的寓意和希望,逐渐的发展下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或文化象征。从整体构造上看来,基本形态与中国龙相似。

(二) 中国龙传说与泰国纳加传说

(1) 中国龙传说

中国龙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也都自认是龙的传人。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现在在影视剧里也经常出现龙的身影,很多地方名都会带有“龙”字,大多数都含有“龙”字的地名都会有一个关于龙的传说,比如黑龙潭、九龙桥、龙泉等。古书关于龙的传说也非常的丰富如《山海经》、柳毅与龙女的故事。中国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是有原因的。《太平御览·帝系谱》曰:“伏羲人头蛇身,以十月四日人定时生。” 《帝王世纪》上则说:“母日华青,倦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青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蛇身人首。”这句话的记载就是伏羲的母亲踩了一个巨大的脚印(据说是龙脚印)而感孕生下了人首蛇身的伏羲。东汉工延寿的《鲁灵光殿赋》称“伏羲鳞身,女蜗蛇躯”6,从不同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伏羲的形象在发生变化,原来只是人首蛇身,到了东汉有了鳞,中国龙形象大概是在汉代时基本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伏羲是中国古帝王之首,伏羲的龙的后人,中国人也就自然地认为是龙的传人。还有另外版本的传说是夏禹的父亲是龙的化身。由于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同一个故事传说会有不同的版本,但是其核心的东西都一样。

(2) 纳加传说

纳加在南传佛教文化中都可以见到,并不是只是泰国独有。2013年笔者去泰国学习泰国老师给我们讲述的纳加故事和2015年笔者去勐景来贝叶书院时,那儿的都比讲述的纳加的故事大抵相同。相传佛祖在给众人讲经说法时,潜在河里的纳加听佛法入了神,纳加幻化成人形想出家,出家后的纳加在一次意外中现了原形吓坏众人。佛祖对纳加的虔诚深受感动,就把它留在了寺院闻听佛法。因此,当我们去南传佛教寺院时都会看到纳加雕塑在寺院两侧,有的在佛堂的两根柱子上盘曲。这个传说还影响到了僧侣的出家仪式。泰国男子出家时,出家仪式相当的隆重,亲朋好友都会来相送,因为这是一种荣耀。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侣为其剃度,剃度后穿上一身白色装,这个时候还不能算是出家人,人们把他称为纳加,这就是为检验这位即将出家的人是否是纳加幻化成人形,剃度后由亲朋好友把纳加抬入寺庙,待长老同意后披上黄袍才算是出家人。也有传说佛祖遭遇魔鬼马拉袭击时,马拉释放凶猛洪水,纳加盘曲,头低下,将佛祖托起,现在也有雕塑像是纳加盘曲,佛祖静坐在纳加盘曲的身体上,因此纳加也被认为是佛教保护者,佛祖守护者。

(三)龙文化与纳加文化的体现

【6】 龙文化

龙是中国的象征,是一种符号。龙文化融入中国文化的各个肌理,龙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有以下几点最能体现龙文化特点。龙是连接天上人间的神,掌管施云布雨的工作。我们在说龙形象时说到龙应该是多种生物的组合,这些生物都是具有施云布雨功能的,与水息息相关的生物。这些组成龙的生物有些也是原始时期部落的图腾,随着部落的联盟与发展,各个部落之间的祭祀对象不再是一个,但是繁复地祭祀可能给人们增添负担,因此,随着部落发展,将各个图腾的部分组合在一起,这样就能达到同样的祭祀目的,同时还对这个新的图腾赋予更广的意义。把各个部落不同的图腾组合在一起,在意识程度上看来是伴随着政治统一的意识统一,部落融合的必然之路。部落联盟、政治统一、图腾一致之间的关系是相铺相成的,可以说,龙图腾或龙文化的形成也就是华夏民族形成、民族认同感形成的过程。龙的形象大概在汉朝确立,这是因为在汉朝才开始有了较为稳定的统一的政治力量,统一的政治需要统一文化做支撑。

中国龙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极强的政治性,而且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就宣称自己是真龙天子,与龙相关的东西几乎都带有龙字如龙体、龙椅、龙袍、龙颜、龙子、龙步,黄色是仅有皇帝皇后有资格用,龙图腾的衣服、布料也只有皇帝一人可用,其他人使用黄色都会找来杀身之祸 。其次,龙具有社会性,是身份高贵的象征,如鱼跃龙门,就是指进入贵族。龙在民间艺术中也广泛应用。中国建筑物、龙舟、生肖、舞龙。总之龙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骨髓。

【7】 纳加文化

纳加的形象与蛇很像,它与中国龙一样,都是能上天入海,兴云不雨的神。纳加文化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它与南传佛教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纳加文化也是佛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中国龙不一样,中国龙在古代用于皇室,有很强很明显的政治目的,它是“天人感应”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而泰国纳加基本不会与政治相关,它与佛教关系密切,从纳加传说和纳加在寺庙中的布局来看,可以说,纳加既是佛的保护者、守护者,也是佛文化的一部分。纳加文化的传播是伴随着南传佛教的的文化来传播的。

(四) 小结

中国龙文化与泰国纳加在最初的本意都是一个掌管雨水的神,在形体方面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纳加形象更加具有热带雨林野性的味道,中国龙形象更为复杂,融合了更多的图腾像,比较有王者气息,这种给人不同风格的感觉可能源于中国龙长期的为政治服务,而纳加在佛教文化中则是一个保护者、拥护者,没有更多的社会、人文色彩。总的来看,两种文化都在东方文化体系中,两种文化在东方文化中呈现一种和谐状态,并没有巨大的文化差异、冲突,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特色。对这两种文化我们求同存异,采取互相尊重互相借鉴的态度。

参考书目

1.《中国龙的形成与水神崇拜》,向柏松,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4期,2007年8月

2.《华夏先祖伏羲氏》,李希平

3.《神秘的纳加文化》,斯约.霍瑟,人与自然。

4.《略论中国龙与印度龙的关系》,胡同庆,新疆社会科学,1986第五期。

5.《论泰国神话—“纳加”》,陈思羽,青春岁月,2013年1月下。

论文作者:黄学燕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中国龙文化与泰国纳加文化对比浅析论文_黄学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