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矿山行业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生产企业,所以随着对能源需求量的加大,矿山企业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在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很大部分都需要利用机械设备来完成,目前矿山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不断的提高,频繁发生的故障对其使用、保养及维修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矿山机械设备的故障特点以及应对措施展开探讨分析。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特点;应对措施
前言
目前我国矿山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其规模得以不断的扩大,其机械化水平得以进一步的提升,如何正确的对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工作被提到了重要日程安排上来。机械设备主要为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所以对其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修,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有效的提升机械设备的性能,从而减少故障的发生,使其保证设备性能的稳定,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特点
1.1潜在性
机械在使用中会出现各种损伤,损伤引起零部件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当损伤发展到使零部件结构参数超出允许值时,机械即出现潜在故障。由于机械设计存在一定的裕度安全系数),因此即使某些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超出允许值后,机械的功能输出参数仍在允许的范围内,也即机械并未发生功能故障。从潜在故障发展到功能故障一般具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通过润滑、清洁、紧固、调整等手段,可以消除或减缓损伤的发展,使潜在故障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甚至消除。机械故障的潜在性可通过维护保养来减少功能故障的发生,从而大大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1.2渐发性
由于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过程的发生与时间关系密切,因此机械故障的发生多半与时间有关。在使用中,机械的损伤是逐步产生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也是缓慢变化的,机械的性能参数也是逐渐恶化的。绝大多数故障可能事先通过仪器进行测试和监控,故障发生的概率与机械运转的时间有关,机械使用时间越长,发生故障的概率就越大。故障的渐发性使机械的多数故障可以预防,故障诊断、视情维修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1.3耗损性
机械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过程伴随着能量与质量的变化,其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表现为机械老化程度逐步加剧,故障越来越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局部故障的排除虽然能恢复机械的性能,但机械的故障率仍不断上升,新的故障将不断出现。同时损伤的消除也是不完全性的,维修不可能使机械的性能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机械故障的耗损性决定了机械维修级别与深度的差异,同时机械故障分布模型也不能简单用指数分布来描述。
1.4模糊性
机械使用中,由于受到各种使用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其损伤与输出参数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分散性,同时,由于材料与制造等因素的影响, 机械的各种极限值、初始值也具有不同的分布,同一机械,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输出参数随时间也具有不同的分布,从而导致参数变化及故障判别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使机械故障的发生与判别标准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机械故障的模糊性给机械故障的诊断与判别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要求机械故障的研究必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5多样性
机械使用中,由于磨损、腐蚀、疲劳、老化过程的同时作用,同一零部件往往存在多种故障机理,产生多种故障模式,如轴的弯曲变形、磨损、疲劳断裂等。这些故障不仅故障机理与表现形式不同,而且分布模型及在各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使故障呈现出多样性。机械故障的多样性要求对故障按不同机理与模式单独进行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矿山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1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
若要加强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必须要加强其管理制度。矿山作业本身就属于高危型行业,一旦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而导致矿山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将会对矿山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对矿山机械设备的施工者造成人身财产方面的损失。在我国,关于矿山机械设备的相关管理较少,使得矿山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养护的工作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滞后性,总是在问题发生后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问题发生前去发现问题。由此看来,科学化的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可以使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造成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地下的原因,就是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是矿山作业安全的保障,务必要引起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2.2管理技术与设施管理的原因
由于矿山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采集、挑选、探查有价值的矿石资源,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矿山机械设备需要接触许多结构精密的矿石资源,为了提高矿山作业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要选择与矿石资源相匹配的矿山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开采与挑选。因此,在设备的管理方面必须要做到要加大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及时处理设备中存在的故障与潜在性故障,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使用。要不断强化矿山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其工作能力,使其对矿山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技能及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解决。在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重视矿山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要性意义,大力开展矿山机械设备的配套工作,使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技术与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
2.3检修人员的原因
在我国,从事矿山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普遍不高,许多工作人员只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对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培训,使设备维修养护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在对新设备的维修养护过程中,更为明显。综合分析,矿山机械设备检修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下,主要是由于市场原因与管理原因双重因素所引起的。所谓市场原因,是由于从事矿山机械设备检修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工资较低,难以吸引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人才前来任职。企业为了提高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水平,职能对现有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培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矿山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有效措施
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能够有效的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企业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的认识到保养工作的重要性意义,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将提高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来看待,增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意识,确保矿山机械设备始终保持高效运行。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采矿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为了提高采矿的效率,是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尽可能长时间的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却很少对其进行维修与养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强化工作人员维修养护的意识,加强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责任心,建立矿山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并将其并入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机械设备故障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磨损、腐蚀、老化所造成的。为了确保采矿作业的安全,采矿企业必须加强矿山机械设备当出现故障时的应对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维修养护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矿山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樊辰.论矿山机械的维修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4(20).
[2]张庆林.浅谈使用矿山机械设备基本故障分析[J].商情,2012(28).
[3]张炳荣.煤矿机电的设备故障诊断及其维修[J].中国科技博览,2013(19).
论文作者:黄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矿山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机械论文; 发生论文; 工作论文; 损伤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