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教育迷失了本真——我的一点工作反思论文_陈颖

别让教育迷失了本真——我的一点工作反思论文_陈颖

福建省漳州市东铺头中心小学 363000 

在教育的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教育的本真在于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想拥有存在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倾听,学会关注,恪守本真。厮守教育本分。学会倾听四周,耐心关注点滴,别让教育迷失了本真,才有可能成就教育的精彩!为什么我们非得在失去后才懂得什么叫心如刀绞?有些东西只要能驻足身边,看看其状,听听其声,心里便可以满满地。难道非得是紧紧捏在手中的,才算属于自己的吗?

偶尔看到这么两则消息,让我内心五味杂陈。第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位台湾慈善家李太太,长期资助一名贫困中学生。李太太无意中说起,这个中学生得到了她很多照顾,后来考上了大学。但自始至终,这个受资助的学生都没有说过一声“谢谢”。 这位太太痛心地说: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行为细节。第二则消息说的是:2013年4月,复旦大学学生黄洋被一舍友因日常小事不满而投毒不治身亡。广大网友在感叹、惋惜之余,纷纷表示,要向高中、大学的同学说句:感谢同学的不杀之恩。这个笑话真冷,多么讽刺啊。一代天之骄子为了一些琐事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校园里此类案件频发,到底原因何在?

我们在教育学生方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呀?两位学生可都是我们眼中的“优秀学生”啊!痛定思痛,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忽略了一些看似不重要的本真。所以遗憾、悲哀甚至悲剧屡见不鲜。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王振宇指出,目前我国已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自闭、自私、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可我们教育队伍中有些人偏偏不以为然,而是固执地认为:卷面成绩、中高考升学率才是教育成功最有力的参数。为了学习成绩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学习成绩,教师可以将课堂变得很艳丽,很悬念,丰富斑斓,像一丛春天的花,繁杂妩媚,妖艳无比。结果是声影名利眩晕了我们的脑袋,教育的本真——公德教育,越来越被边沿化!

有一位班主任竟然对学生这样说:“你们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方面我不计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来你们要成了大科学家,这些义务劳动的小事自然有人做。”看看听听,多么功利现实,多么冠冕堂皇——实在可悲可叹!此时此刻,我们该明白了!不是学生不想感恩,不是学生天生喜欢投毒,也不是学生天生好逸恶劳,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该怎么做。这里说的“意识”是需要用一定的规范来圈养,让它渐渐在细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

大家应该知晓:教育的难点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方法以及需要一颗长期关注的“真心、耐心”。教育应该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学生的一生不可能只是与“学习成绩”相依为命,他们更需要有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朴实的思想品格来为漫长的人生路保驾护航。如此,学生才能从容地面对以后的生活,找到适当的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拥抱生活、享受生活。

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目标与规范,但问题在于: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细节?两者如果脱节,教育便会流于空谈,最终导致学生知与行相背离。那么,怎样才算留住教育的本真,真正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呢?

首先,作为教育者应该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注重过程,注重细节。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规则,让他们意识到规范的重要性。“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苏轼。老师们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主动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重视倾听学生的意见,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如在和学生谈心或者做思想工作时,要弯身下来,或坐下与学生平等地说话,不要讽刺学生,不要在别人面前揭他的短。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平时教育中应以鼓励为主,及时、恰如其分地夸奖学生,不要经常批评和指责学生,不要对学生进行错误的比较,让他们树立过高的学习目标,更不能以告家长、罚站、叫出去作为教育手段和方法。需要批评学生时,也应该先扬后抑。当然,表扬也不能过份夸张、言过其实、空穴来风。

其次,要引导家长们让孩子学会感激、感恩,学会去关心别人,融入集体,懂得为别人着想,树立“公德心”。逢事多想想别人的好处。让孩子吃点苦,如到农村老家帮忙春种秋收。让他们体验适当的挫折感(PQ),凡事不要总是利用大人的权利为孩子铺好路,出了事就由大人出面去搞定。如果李天一在第一次打人后被判劳教一年,能好好地去劳动,接受改造,吃了苦头,相信他在面对当年的轮奸事件时,会慎重考虑要不要参与其中的。官二代、富二代更要重视教他们学会克制欲望、控制欲望,要限制他们的金钱与权利,延缓满足。有求必应只会把孩子推向更深的欲望深渊。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怎样抓住教育的契机,把握好教育的本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注入动力,这需要教师用心去揣摩。有时候,教育者虽然隐于幕后,但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是不可或缺的。时间不可能验证一切,何必每件事都要考虑到所谓的“周全”才肯出手?我们不后悔做过的事,我应该后悔没做过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间在飞逝,教育依然在争议中前进。教育好一个学生需要付出什么,也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其中的是非曲直。教育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没必要患得患失,是你的就是你的。其实在这个世间,没有擦肩而过的缘分,也没有擦肩而过的机会。如果你真的努力了,是你的,还是你的!别让我们的教育在技术和利润的宰割下变得支离破碎,别让教育迷失了它的本真!

论文作者:陈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别让教育迷失了本真——我的一点工作反思论文_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