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为民写忠诚护航脱贫显担当-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凉山州纪委护航脱贫攻坚五年记论文

执纪为民写忠诚 护航脱贫显担当
——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凉山州纪委护航脱贫攻坚五年记

文/王遇幸

全州建立起“嘎则西”廉情员队伍把监督延伸到火塘边。

10月15日,四川省召开2019年社会

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凉山州纪委常委胡卫东代表全州30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领取全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荣誉证书。

在这一抹凝聚着战功、彰显着荣誉的鲜红中,让我们一同追寻凉山鏖战脱贫攻坚五年来,凉山纪检人坚毅的身影……

“三大一严”构建立体监督为脱贫攻坚精准对表

“我是没开会就把拨付的移民扶贫款全部买成花椒苗发放给村民了,可钱又没装进我的腰包,凭啥给我处分?”2015年4月,金阳县天地坝镇原镇长游林在调查谈话中为自己叫屈。

脱贫攻坚战刚刚打响,像游林一样,认为只要不装自己的腰包,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就不算违纪的基层干部着实不少。为防止脱贫资金“最后一米”出现问题,2015年9月,凉山州纪委第一时间启动了以“廉政教育大宣讲、正风肃纪大督查、扶贫惠民资金大检查、监督执纪严问责”的“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喊响做实精准监督,全力护航脱贫攻坚。

2018年春,凉山州喜德县“程鹏菲案”、雷波县“冯莹盈案”相继案发!两案皆是通过惠农“一卡通”虚报套取、违规截留特困群众生活救助金。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凉山州纪委监委没有“一查了之”,随即对全州“一卡通”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对近年来全州扶贫领域的大量案例深入分析发现,“一卡通”各环节都存在廉洁风险——信息不够公开、管理“烟囱林立”、兑付差错较大、监管“一拨了之”,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扶贫“一卡通”成为违法乱纪的“摇钱树”。州纪委向州委提出“清卡行动”建议。

在热风干燥能耗方面,双层模式平均能耗最低。物料出油率在21.1%~24.6%,其中三层模式中,当毛叶山桐子最终含水量约为8%时,其平均出油率最高达到24.6%,并同时满足安全贮藏含水率的要求。

“2625元低保收到了!卡沙沙!(彝语:谢谢)”2019年6月24日,距离县城92公里的金阳县青松乡白银厂村补挖组,48岁的乃古色约看着手机上收到农业银行到账通知,黝黑的脸庞上布满了笑意:“家门口就有银行取款点,再也不用赶车跑县城了!”

同时,统筹资源织密监督网络、层层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督促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倒逼日常监管制度化,制定《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实施意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嘎则西”廉情监督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所有扶贫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建立贫困村扶贫项目库、资金库和问题台账、整改台账,实行扶贫资金州、县、乡、村四级公开公示,确保每分“救命钱”“造血钱”都真正用在贫困群众身上。

在查实查清基础上,综合运用“四种形态”甄别,依纪依法从轻减轻处理主动交代说清问题人员1790人、涉案3183万元。以问题为导向,督促职能部门查找廉政风险点140余个,制定整改措施80余条。

“清卡行动”创新精准监督以“小卡片”书写“大文章”

针对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淡薄,与民争利、优亲厚友等侵害贫困群众的利益的问题,凉山州纪委坚持“发现什么就重点整治什么”,持续深化正风肃纪,精准解决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2015至2017年,凉山围绕“扶贫政策宣传是否到位、精准脱贫措施是否落实、脱贫工作是否及时见效”层层开展督查督导570余次,纠正脱贫攻坚中不担当不负责、推诿扯皮、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等问题1130个,诫勉123人、调整46人。

Preliminary Design of Engine-Propeller Matching Based on CFD Technology

“我们是来当锦衣卫的,不是来当翰林的!这头悬梁锥刺股地啃书,像是锦衣卫干的事儿吗?”“……谁把我心里话说出来了?”易平安诧异地扭头,发现正是胸无大志的另一个代表蒋金光,此君只想回家继承百户位子,对进入第二年训练是一点儿都不曾想过的,但自从被柳千户威胁过“若是第一年考得不好,连你们本来要世袭的职也保不住”之后,他也被迫投入了备考大军的行列。

州纪委立足“再监督”定位,强化责任担当,开展3轮次全覆盖督查强力推动专项清理。针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整改纠正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程序不规范等问题2400余个,召开清退会34场,现场清退731万元。

2016年,由当地群众推选,凉山在全州村组和社区建立了数万名“嘎则西”廉情员队伍,(嘎则西:彝语,火塘边的亲人)将监督延伸到家家户户的火塘边。对于他们走访了解的情况,县、乡两级纪委建立“民情台账”,清单式解决群众诉求,逐一回应群众期盼。

会计监督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广义的会计监督和狭义的会计监督。狭义上的会计监督体系是指企业常常为了维护自身的财产安全以及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企业的正常经营会以公开透明的状态严格接受内部的规章制度要求。其中,为了促进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还有为防止贪污受贿的现象出现以及要更好地规避风险等,企业会在内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对于扶贫领域“微腐败”,凉山州委明确提出:“严守纪律规矩不分民族,严惩违纪违法没有例外,严肃追责问责不讲特殊!”2016年8月,因脱贫攻坚推进不力、工作滞后,凉山5个县被州委集体通报。其中,1个县的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被免职处理,2个县分管领导接受诫勉谈话,明确换届不提拔、不重用。

“清卡行动”基础在清,关键在治。2018年9月,州纪委监委牵头制定全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办法。建立全州统一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在乡镇和银行设立查询终端,实行发放前、发放后“双公示”制度,实现全程规范、整体防控。

②供水次序由近到远;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上游来水不足时,秋播冬灌、春灌、育秧尽量利用当地水,当地水不足时利用江河湖库等外来水补充。

截至6月底,凉山州已发行社保卡512万张,年净增长205万张,户籍人口覆盖率98.08%;已通过社保卡直发补贴资金57项、16.84亿余元,涉及人数175.7万人次,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成功率达99%,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已全面实现“一卡统”。凉山州创新开发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及监管平台”全州平台已在全省大多数市州推广使用。

“明目行动”聚焦工程领域一体构建“三不”机制

脱贫攻坚中,工程项目占据“大壁江山”,直接关系脱贫攻坚的进度和质量。2019年,是全省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也是凉山脱贫攻坚进入冲刺决战的关键阶段,凉山州纪委监委创新开展“明目行动”,督促全州集中对2016年以来的扶贫领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我们通过‘清卡行动’解决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目行动’早发现、早纠正、早解决工程建设中贪污侵占、截留挪用、骗套资金等突出问题,扎紧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群众富起来、干部倒下去’。”凉山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王军说。

4月20日,凉山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清理(简称“清卡行动”)。凉山4万余名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聚焦“卡、资金、人”三大主要因素,围绕“不漏一个项目、不漏一笔资金、不漏一张卡、不漏一户人”的原则,全覆盖、地毯式走村入户。

“明目行动”紧盯扶贫工程建设突出问题,由党委、政府总揽,纪委监委、扶贫开发牵头,11家州直相关部门配合。以贫困县为重点、今年“摘帽”的4个县为重中之重,围绕“安全住房、乡村公路、公用基础设施,以及商务扶贫、农村土地整治、产业扶持基金”等作为“3+3”清理整治内容,组织县市全面调查摸底以形成清理清单和问题清单,目前共清理项目25500余个、涉及资金354.4亿元、自查问题3060余个。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督促各县市成立专项核查小组,针对资金量大、反映强烈的项目紧盯问题深挖细查,在自查基础上进一步核查发现问题6400余个。目前,州县两级启动专项巡察移交线索74个,开展专项审计发现问题92个。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凉山州纪委监委督促11家州直相关部门针对发现问题逐项整改销号,已督促整改问题2368个,建章立制解决行业系统共性问题43个。

学生选拔方面:现有实验班选拔学生方式仍以高考分数排名作为考核标准,但由于地域差异的影响,不同地区考生录取分数线也存在极大差别,因此分数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学生科研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的强弱。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发展方向、 也未纳入考核标准当中。

没有查处就没有震慑。凉山州纪委监委紧盯腐败和作风、监管不力、整改不落实等问题,严查工程建设贪污侵占、截留挪用、以权谋私和偷工减料、工程造假。明确对9月30日前主动投案的,依纪依规从轻处理,已处置问题线索267个,立案122件、处分83人、移送司法23人。通过集中清理整治,着力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实施程序不合规、资金“沉淀滞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实现促进度、保质量、提效益,为脱贫攻坚清障开道。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从金沙江畔到横断山脉,从彝家新寨到藏乡牧场,为了2020决胜时分,凉山纪检人,不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就是奔走在守护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村民解高阿衣莫领到属于自己的补助款时脸上笑开了花。

标签:;  ;  ;  ;  ;  ;  ;  ;  

执纪为民写忠诚护航脱贫显担当-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凉山州纪委护航脱贫攻坚五年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