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分析论文_唐玉莲

袋鼠式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分析论文_唐玉莲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产科病房内实施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选择新生儿50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并接受袋鼠式护理干预,同时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经过袋鼠式护理后发现,新生儿中,体温正常率为96.00%,心跳正常率为94.00%,呼吸正常率为94.00%,体重增长率为96.00%,少哭闹率为96.00%,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00%。结论:袋鼠式护理应用在产科病房之中,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其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关键词:妇产科;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

新生儿是指胎儿自娩出后脐带结扎后的28天时间内的婴儿,是一个需要接受保护的群体。而因为他们的生命力相较脆弱,且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需要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去适应母体外环境[1]。而为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主要是采取让母亲或者父亲将新生儿拥抱在胸前,通过肌肤相亲让新生儿感受到父母亲的心跳、呼吸等方式,让新生儿得以在父母的拥抱中成长,同时婴儿在此阶段可以得到及时的哺乳,其有效的增强了婴儿的健康水平。在本文中,主要观察并分析在产科病房内实施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妇产科选择新生儿50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并接受袋鼠式护理干预。50例新生儿当中,男孩30例,女孩20例,日龄为1天到15天,平均日龄为(5.42±2.31)天。

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新生儿;②新生儿体重>2500g;③新生儿能够自主呼吸;④新生儿的家长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参加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新生儿的母亲患有糖尿病或者妊娠高血压;②存在气促、呼吸暂停、心搏过缓等情况的新生儿。

1.2方法

新生儿均接受袋鼠式护理干预[2],干预措施包括有:

①环境要求。严格控制病房内的温度,确保室温控制在24摄氏度到26摄氏度之间,保证病房内无噪音,准备好躺椅和软靠枕,可以适量播放轻缓的音乐。

②父母要求。父母在躺上躺椅前应上好卫生间,穿戴的衣物为前开式,且为可透气宽松可吸汗的衣物;采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确保心情的愉悦;父亲若是有胸毛可适当剪断,母亲则需要脱下内衣(即胸罩),若是母亲有分泌乳汁则需要擦拭干净。

③新生儿要求。新生儿需要脱下衣服,只需要穿戴好纸尿裤。

④护理过程。父亲或者母亲躺在准备好的躺椅上,调整好姿势并将上衣敞开;选择一个适合新生儿的姿势,让新生儿趴睡在母亲或父亲的胸前;父亲或者母亲则用一只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背部,另一只手则托住新生儿的臀部;在新生儿趴睡在母亲或父亲胸前时,可将小毛毯盖好新生儿的背部,或者为新生儿带上帽子以保暖;将新生儿的头部转向凄恻,不仅保证了新生儿的呼吸通畅,还确保新生儿和母亲或父亲之间的视线交流。

⑤护理时间。每次护理执行时间为两次进食时间之间,执行期间注意观察新生儿,若是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平稳,可适当延长护理时间,最长为1小时[3]。具体护理时间情况根据新生儿的具体症状为准,在护理期间还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降低异常情况的出现几率,保障新生儿安全,进一步提升护理干预效果。

⑥其他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袋鼠护理干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将新生儿取俯卧位放在母亲无衣物遮挡的胸前,将新生儿的头部逐渐置于母亲的乳房之中,面部侧偏,然后使用被子覆盖住新生儿背部以免新生儿出现着凉的情况,另外,目前还需要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逐渐加入到护理过程中去,保障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需要与新生儿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新生儿的主要情况,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等,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对新生儿进行处理,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新生儿父母解释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后续的主要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症状等,从而保证新生儿父母能够在面对情况时不慌不乱,及时呼叫医师进行处理,同时还可提升新生儿父母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以及肯定性,进一步有效提升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还能够降低新生儿父母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率,提升干预价值。

2结果

50例新生儿中,体温正常率为96.00%,心跳正常率为94.00%,呼吸正常率为94.00%,体重增长率为96.00%,少哭闹率为96.00%,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00%。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出现早产的风险大大的增加,而在产科当中,早产等因素都是引发新生儿肺炎或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一些幸存的新生儿也会出现有听力,智力等方面的缺陷[4]。而在医学角度,其实早产是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方式进行应对的。如在产前注射类固醇类药物,或是进行袋鼠式护理法。近年来,袋鼠式护理在产科病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且效果较好。

为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其主要的原因可能和下列因素有一定的关联,即父亲或母亲的皮肤温度和母亲子宫温度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当新生儿和父亲或母亲进行肌肤接触的时候,能够让新生儿尽快适应脱离母体内后的环境[5]。而且当新生儿趴睡在母亲或父亲胸前的时候,可以从父亲或母亲的怀中感到一定的温暖,从而减少自身能量的损耗,有效促进新生儿的体重的增加。此外,当新生儿趴睡在母亲或父亲胸前的时间超过10分钟后,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新生儿的皮质醇水平,提高拥抱荷尔蒙(即催产素)的水平,有效对副交感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感,让新生儿感到一定的安全感。而当新生儿和父亲进行皮肤接触时,由于新生儿在母体的时候就认识父亲的声音,因此在和父亲接触的时候也能够让新生儿感到平静和安全[6-7]。

在本文研究中,采取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新生儿,体温正常率为96.00%,心跳正常率为94.00%,呼吸正常率为94.00%,体重增长率为96.00%,少哭闹率为96.00%,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00%。由此看出,为新生儿采取袋鼠式护理,有助于帮助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

综上所述,将袋鼠式护理应用在产科病房之中,可以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其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晓瑜,张红,李秋燕,等.袋鼠式护理在婴儿体外循环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9):77-79.

[2]丁磊,单春剑,王义婷,等.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及行为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4):1877-1882.

[3]翟佳,何婧,梅花等.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60-162.

[4]孙伟,郝佳.袋鼠式护理方法在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随访评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2):276-278.

[5]刘芯如,左艳.建构主义运用于妇产科护理本科见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4):1069-1072.

[6] 林春秋,宁雪梅,刘学春,等.袋鼠式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发育的疗效[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6):666-667.

[7] 丁磊,单春剑,王义婷,等.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及行为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4):1877-1882.

论文作者:唐玉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袋鼠式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分析论文_唐玉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