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方法浅析论文_俞远琴

生态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方法浅析论文_俞远琴

浙江永正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浙江 314001

摘要: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提高了生态意识。目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绿化美观不再是城市景观设计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逐级上升到了生态层面。为了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就要高度重视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建立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简要分析了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的意义以及方法。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园林景观建设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园林工程中的植物绿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植物的配置合理科学,最大程度发挥园林绿化的最大作用,既起到美观的作用,也能净化城市的环境。

1 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的意义

互惠共生、物种多样性、竞争等都是生态学原理,而以这些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就是生态园林,在这个园林绿地系统中,由于因地制宜的原则,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并且相得益彰,能都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能够在不同季节展现不同的色彩和层次,构成一个稳定、和谐的群落,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进行景观的创造时一般采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使植物本身的线条和色彩等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生态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多学科开始引入景观生态学,植物景观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展,为了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必须要改革传统植物造景的概念以及内涵等。而植物造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植物配置。植物配置要区别于普通的人工林、果园和花圃等,要充分展现艺术性,并随着生态观念的发展,更加需要注重生态性。在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有植物与周围环境的艺术和生态配置、各植物之间的艺术与生态配置。保证植物配置的观赏性以及生态性的和谐统一,使植物与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发展更加的协调。

2我国目前的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发展现状

2.1 园林植物的选择过于模式化

在建设城市园林时,模仿国外较好建设效果的生态城市,以求达到更好的建设效果,不外乎就是种植草坪,放置雕像,不考虑外来物种是否对当地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就引入外来物种,然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使其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不符合建设集约型生态园林城市的初衷。

2.2 绿化植物选择结构单一

目前,园林建设过于注重植物的整齐划一,将植物分层划区,难以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和层次性,并且对当地生态种群的稳定性有不小的影响。在建设城市园林时,要针对城市的不同区域进行园林植物的选择,而不是随便将一些植物种植在一起。比如,风景区植物主要以美观为主,结合四季变化进行选择,使其具有很好的观赏性。若是建设净化区,主要以净化环境为主,选择生存能力强、成活率高的植物。

2.3 绿色植物的配置杂乱

部分园林建设人员没有丰富的经验,在建设中没有考虑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将各种植物杂乱的种植在一起。可能刚开始问题还不大,植物还能较好的生长,但是随着植物的生长,其生长空间、生长资源成为了植物激烈竞争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植物无法成活,严重影响了园林的绿化事业。

2.4 难以突出城市特色

为了节省资金,在园林建设中大都种植很普遍的草坪、灌木等,没有根据城市的特色进行建设,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园林建设,将园林建设具有当地特色,能够加快园林城市的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园林建设过于依赖国外风格,没有体现出我国的文化特色,使园林没有较好的文化底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方法

3.1 生态功能优先

在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其景观质量得到保障,需要对景观进行设计,并在配置植物时要有科学性,要充分考虑植物间的组合构图以及色彩季相等因素,在植物配置中渗透这些因素,可以有机整合山石和水体等建筑,优化植物配置。同时要深入了解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进行相应植物的选择时要结合植物的特点,最终科学的配置植物。植物自身特性较多。如果想要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有生态效果,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景观生态系统。

在设计时,如果可以融入大量的生态元素,那么园林景观在最终呈现时就会有展现生态多样性的效果,从而合理有效地搭配生态空间。在配置植物的工作过程中,如果想要冬暖夏凉的特点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中体现,就需要设计师采用有较高光合作用,且叶面大而宽的植物。

3.2 将艺术手法融入到园林植物配置当中

城市规划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园林绿化建设,同时它也是创造美的活动,在规划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时会加工创造规划设计者的美的观念与思想,从而形成独特的景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艺术手法,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在优化园林植物配置时,也要按照一定的艺术手法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

第一,合理搭配不同种类植物。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时,设计者需要慎重考虑的是如何合理搭配采用的植物,尤其是冠形植物,如果可以合理搭配不同的冠形植物,那可以使植物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景观,还能感受到植物左右互补的配合感,使不同植物之间的冠形性状搭配形成独特景观。如果植物景观搭配不合理,在进行搭配时忽略了各个植物之间的大小、高低等情况,独具特色的景观就不能形成。在选择植物时,有特性、色彩比较鲜明的植物是选择的首选,因为这样容易抓住人们的目光。

第二,可在植物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的搭配中引用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比如说搭配时选择高低不同的植物,或者有不同花色以及叶色的植物,也可以用有较浅颜色的植物烘托有艳丽叶色的植物,呈现出绿色配红花的效果,更加突出园林绿化的主题,使起伏感和韵律感在植物之间进行呈现。同时可以搭配不同花色和不同花期的植物,使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得到保障,同时也能使各种植物的组合形成的群落成为一个艺术性的景观,给人的视觉带来冲击,突出主题。

3.3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季节性也是生态园林配置植物需要满足的要求。每个植物都有其成活的季节,季节不同,植物所呈现的色彩以及体态也会有差异。园艺设计要了解各种植物生产特性,且通过其季节性来配置植物。

例如,在种植时把夏季生长植物与秋季生长植物放在一起,无论是在夏季还是秋季,都会有一种植物在生长期,都会展现植物的美感,并且与未在生长期的植物产生对比,通过色彩和体态的不同,提升生态园林整体的美观性。在配置植物时可以嵌入爬山虎以及枫树,而且还可以用乔木和藤本植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独特的造型,给人以美的感受。

结语

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生活的品味也得到提升。目前的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创建不同的景观,以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未来,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不断增强和完善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合理配置植物。坚持适当性和经济学原则,遵循美学原则,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从而提高城市绿化的设计水平,呈现更加美丽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陈伟.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J].低碳世界,2018(02).

[2]陆万龙.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4).

论文作者:俞远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生态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方法浅析论文_俞远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