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张凤英

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张凤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对策,预防植入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植入物的准入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对治疗人员相关植入物方法以及护理人员相关植入物知识的培训,制定标准的植入物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监测等标准操作规程,并再次基础上建立植入物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结果: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结论:加强对治疗人员以及护理人员的植入物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流程进行规范,是做好植入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植入物;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352-02

人体植入物指的是借助于手术、器械等全部或者部分进入到人体或者自然腔道中,而在手术结束后留在体内的时间超过30d或者以上的器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植入物属于国家管理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不但有着极高的危险性,并且还会引发患者发生一些不良事件,此种器械不能重复使用。因此,植入物和植入手术辅助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质量均严重的影响着手术的成功和失败[1]。我院从2017年开始对颌面部钛板、钛钉、钛网等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灭菌等行为均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这对控制植入物感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颌面部植入物手术的患者,本组患者中共使用了362块钛板,1810个钛钉,和2个钛网。所有植入物均由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一清洗、消毒和灭菌,然后给患者使用。

1.2 安全管理方法

(1)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植入物的准入管理

我院口腔专科手术室所有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均由消毒供应中心完成,需要清洗、消毒的器械(如颌面部钛板、钛钉、钛网等植入物)必须是经过医院统一中标的产品,然后进入消毒中心进行统一清洗、消毒、灭菌,相关部门不但要做好审核、备案等工作,消毒供应中心也要做好登记,严禁未中标器械进入消毒中心消毒。

(2)提高治疗人员以及护理人员对颌面部植入物安全管理的认识

钛以及钛合金植入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蚀性和力学性能,其是人体硬组织的替代物,也是修复物的首选材料,近些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在了颌面部骨折固定的领域中。但是由于治疗人员以及护理人员缺乏对植入物安全管理的认识,生物材料的感染、材料表面粘附大量细菌等均会导致感染,甚至会造成手术的失败。置入手术术后一年都会发生相应的院内感染,植入物的感染导致患者预防能力降低,最后不得不将植入物取出来。大部分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只知道对植入物的灭菌进行同步生物监测,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和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要做好对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等质量方面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防止手术感染事件的发生,为医疗质量做好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对植入物灭菌的过程中,需要对规格不同的钛板、钛钉等置入物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一般情况下,灭菌的植入物数量均会大于实际的用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使用,但是有一部分植入物在进行高压灭菌后,就会造成钛金属的热疲劳,导致材料受损,进而破坏到材料的使用性能,对材料的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导致钛板断裂等不良情况;

(3)加强对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等工作

做好对植入物的清洗和消毒等工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具有清洗、消毒、封口、灭菌、制水等专业设备。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植入物表面的热源、微粒等并不能依靠高压灭菌而被完全去除,所以,清洗比灭菌更加重要。但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发现颌面部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均比较薄弱。因此,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对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等程序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进行颌面部手术时,我院对所用到的手术器械均采用机械清洗机进行清洗,将植入物放置在篮筐中,锁好锁扣,防止排水管丢失,同时配合手工清洗,但是在清洗的过程中要注意:软化水清洗纯水漂流;对清洗的器械进行分类,将同一类的器械放在一起进行清洗,尤其是专用的手术器械不要与其他手术器械混在一起清洗。每次在使用之后将清洗机洗干净,并在每次使用清洗机之前,将清洗机再清洗一遍,然后对植入物进行清洗,经过有效清洁后的植入物要与未清洗的植入物分开放置,避免再次污染。对于清洗的结果,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对清洗的结果进行判断,发现问题及时对清洗方法进行改进,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依据。

(4)植入物的包装、灭菌以及对快速生物的监测

在对植入物进行包装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将植入物进行分类、小包装等,避免重复高压灭而对材料造成损害,包括内置指示卡等方法。为了保证生物监测的时效性,我院采用的是快速检测荧光的自含式设备,检测结束3h左右结果就会出来,并待阴性结果出来后再进行使用。快速生物监测是对灭菌的合格性进行检查。如监测结果呈现为阳性时,则说明灭菌失败。对于每一次的灭菌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都必须做好正确的记录,对于结果呈现出阴性的植入物,则可放行,并制定追踪手术质量控制。

2.结果

我院所使用的口腔颌面部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

3.讨论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口腔医院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和综合医院相比较而言,具有特殊性。在对口腔医院的口腔颌面植入物进行安全管理时,为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医院要对植入物的准入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对治疗人员相关植入物方法以及护理人员相关植入物知识的培训,制定标准的植入物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监测等标准操作规程,并再次基础上建立植入物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通过这些方法来保证对植入物进行零风险管理[2]。为此,我院护理部针对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培训计划,还组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与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一起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但增强了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对植入物安全管理的意识,还帮助其更好的掌握了材料的特性,对植入物做好归类和包装,注明材料名称等,减少了材料反复灭菌的次数,为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做好了保障。

对植入物的准入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我院口腔医院手术室所有器械的灭菌等均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所有颌面部钛板、钛钉、钛网等植入物必须是经过医院统一中标的产品,然后再进入消毒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建议相关部门以及消毒供应中心均要对口腔颌面部植入物做好严格的把关和相应的登记等工作[3]。

在本院建立一套完整的清洗、消毒、灭菌的标准流程,来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对植入物感染的预防,可以采用机械清洗机进行清洗,也可以进行手工清洗,但是要注意:软化水清洗纯水漂流;对于清洗的结果,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对清洗的结果进行判断,发现问题及时对清洗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植入物的质量进行跟踪追溯管理,为患者以及医院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保证医疗行为的安全,实现对植入物的零风险管理。

总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植入物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以及对其管理流程进行规范,是做好植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丁琴.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A].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二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2014:1.

[2]彭军.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9:3.

[3]彭军,李毅平,王菲等.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0):59-60.

论文作者:张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张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