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高红菊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372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行耳鼻喉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耳鼻喉科;人性化护理模式;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198-02

2005年,国家卫生部正式提出了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医疗服务进一步贴近群众、服务社会。这个理念的主旨其实就是人性化护理[1]。我院近年来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大力开展该活动,在人性化护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本人仅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人性化护理方面的尝试情况及效果,希望能给广大的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资料、方法

1.1 普通资料

本研究所选372例资料均为本院耳鼻喉科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耳鼻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6例。全部患者中,男212例,女16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5.63±8.95)岁。疾病种类包括:急性鼻炎84例,咽喉炎115例,鼻中隔偏曲41例,咽囊炎68例,扁桃体炎27例,外耳炎15例,慢性额窦炎9例,声带息肉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耳鼻喉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施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做法是:(1)狠抓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硬性的护理服务,同时抓好护理人员的心理学培训、社会交往能力培训、与患者交流沟通技巧的培训,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后严格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许上岗,并继续进项相关培训,直至合格为准。(2)认真做好患者的入院指导工作,把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第一次见面时”,比如:引导协助患者办理入院的相关手续,热情介绍医院的环境设施、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首先从一接触就给患者一颗定心丸。(3)采取聊天拉家常等方式与患者本人或前来护送的家人和亲友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情况,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给予提前干预,沟通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好表率,对患者及家人的各种提问,耐心解答,不厌其烦,如果遇到视力、听力及语言表达困难的患者,采取适当提高音量、用手比划、书写、向其家人询问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4)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病房的消毒、卫生工作,由专人负责及时为患者更换床上用品和病员服。定时打开病房门窗,进行通风换气,针对不同患者的喜好给予音乐、书报、画册等,培养患者的情志。(5)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力争改变其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辛辣食物等)(6)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各项指标,换药、换衣、更换床单被褥时,切勿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2]。

1.2.3评判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分为:高、中、低;自制调查问卷测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2.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全部数据,计量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χ2检验,组间数据t检验,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有32例出现明显的焦虑,占总数的17.20%,观察组有9例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占4.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中依从性高、中档次为128人,占68.81%。观察组患者中依从性高、中档次为173人,占93.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34%,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3.小结

卫生部在2005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活动后,每年都成立专家组前往各地督导检查,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全国各大医院纷纷响应,广大的医护人员重新认识了“三基三严”、“三查七对”等老话题的意义,有力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耳鼻喉科是一个易发突发事件的特殊科室,所患疾病均在人的首脑部位,患者的身心压力都比较大,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通过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莉,于文永,燕媛媛.质护理服务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在耳鼻喉门诊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17):2154-2155.

[2]李兆坤.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8(9):147-148.

[3]付晓娜,冯萍,崔云.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152-152.

论文作者:高红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高红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