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纬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实践证明,BIM的模型的创建,形成具有关联性的模型信息特征,通过集成化智能化的信息共享平台,针对具体应用情况和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工程全过程被纳入到造价管理体系中,并且通过BIM技术,能够将工程各类造价的问题加以解决,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降低工程的资金以及耗材,对战略可持续发展有利。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
导言: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在专业上被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在各项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对其能够实现协调和优化设计过程等特点相关人员更加关注,对于BIM技术来说并不只是对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且在整个工程项目各个环节中都有所应用,对于各个阶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技术发展,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各种问题进行控制,避免后期因为维修导致的困难,也能够在很大程度降低所造成的造价和成本,将承包商与建筑商的资金风险降到最低。
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在前期决策阶段,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需要专业信息和专业人才针对项目进行虚拟模型,但是这方面的人才相对匮乏,致使投资估算人员对项目理解程度低,导致施工环节中出现返工和变工的情况较为普遍,不可避免的产生的工程变更和索赔,增加了前期成本。如某房产项目因为前期设计定额不相符,没有相应的参考标准,只能按已完工程估算造价,就造成了巨大的巡视。另外,建设工程的参与方以及空间分布的特点,在建设工程的参与以及相关参与方的实践上都有不对称的现象发生,例如清单子目列项和五要素信息量较大,在编制工程量清单过程中信息处理速度迟缓在,人工处理数据程度较大,工程量计算速度迟缓,实际施工过程的情况复杂、信息不透明,极易产生错误和失误,设计概算结果不准确,施工过程工程进度难核算,进度款支付依据不清.造成建设单位成本控制困难,带来全过程信息收集不完善,信息处理速度不高,致使精细化管理过程低效迟缓的问题。各个参与方内部之间拖沓现象严重,使得获取所需的相关的信息大处理上缺少完善的技术支持。虽然网络和电子通信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延误而给施工环节带来偏差,但是点对点的方式决定了意图传达和意见反馈必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信息无法传达和获取。在BIM基础上的造价信息和模型的构件部位的连接,结合了抽象的数字和模拟的图形,生成了造价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能够合理分析和筛选造价管理人员统计的条件,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通过沟通和协调得到了开展,通过模型图形在项目进度中的交换和更新,将造价信息的不同阶段和参与方加以分析,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造价管理工作的协调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由于不同时间各个阶段各个专业之间的信息缺乏有效集成,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人员大多是基于本专业的软件进行信息管理,因此信息的创建、交换和共享缺乏统一的平台,使得数据格式兼容问题不能被有效解决,如造价软件、进度管理软件等缺乏有效的集成,因此信息平台关联性差,既不能实现信息的关联修改,也不能把信息进行传递,一旦错误发生后,就需要多次重复输入相关的信息,同时花费人工和和财力等去一点点的查找、核对、修改。不仅造成成本的浪费,也造成了建设项目信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难以保持准确。参与方数据变化快各阶段参与方较多,同一阶段数据共享困难.例如设计阶段,汇总后的错误信息,需要到施工阶段甚至施工完成后才会发现,致使进度款支付依据不清,给施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造成困难,而且各设计方的内容存在概预算存在错误较多、设计方案价值降低以及失误和冲撞。
1.3信息传递的失真迫使各阶段参与主体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反馈,各环节工程必须重复进行信息的处理、收集和更新.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工作量,加大了信息成本,工作效率降低.阶段信息传递失真,工程生命周期长,造成各阶段信息传递的失真,不同阶段的信息脱节,工程建设中的预算超支、造价核算错误等时有发生,导致了恶意竞争和工程款拖欠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治,还有收费标准随意设定、虚报报价等问题,使得建筑工程不按照公平原则运行。建设单位不按照建设标准程序进行招标立项和报价,也是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过分关注,工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多,信息常常出现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工程由于在发包以及分解等过程中,给工程质量造成了打击,也增加了还附加了大量的建设成本,出现“三超”现象,即概算预算决算超出估算,导致项目投资失控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开展。
2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
2.1决策阶段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是进行高效施工的基础,所以在决策阶段就要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展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建设单位根据不用的要求对多项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从中选取最合适的投资方案。在进行对比过程中,要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展开对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方案中的相关制度落实到位,从而保证在估算投资的过程中能够以更高的要求体现。BIM技术应用与决策阶段,可以更好的对整体工程的投资估算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从而给投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2.2设计阶段
在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采用优化设计、限额设计、方案优选、强化设计概算、标准化设计推广以及施工图估算的管理-审核等手段进行。在本案例中,为了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充分、高效的控制,在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有造价工程师全程参与。本项目通过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两种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改善和优化。
2.3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各项费用的开支是进行控制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项目变更就会产生额外的支出费用,同时在进行索赔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额外的费用支出,这些方面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从而使得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费用降低,提高建设企业的收益。在施工阶段施工BIM技术是对各项施工特点进行参数化,并根据这些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参数分析的结果进行合理优化以及调整,从而确保建设过程的数据与BIM模型的数据保持一致,从而在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
2.4竣工阶段
在竣工结算阶段使用BIM技术,可以对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并根据BIM中央数据库的数据对建设工程的各方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以及变更签证这两个方面,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共享,在结算过程中,审查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实际的建设工程情况进行查验,提高了结算阶段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同时,在工程量的结算过程中,BIM技术中三维模型是可以直接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进行修改,并根据修改以后的参数对现场工程变更的工程量进行合理的计算,确保各部分变更都能够联动,使得结算过程中对变更的工程量一目了然。
结束语
BIM模型的搭建可以通过模型的建立直接获得设计产品模型的搭建可以通过模型的建立直接获得设计产品部分的可计算属性,进而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精确性和合理性,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的生活要求,建设企业必须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编制进行全过程的严格把控,满足住户和国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彦华.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精准管理研究[J].门窗.2017(06).
[2]张蕾.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门窗.2017(06).
[3]周鹏.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3(25).
论文作者:李佩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阶段论文; 信息论文; 造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