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的护理进展论文_李建平

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的护理进展论文_李建平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 山东济南 250033)

【关键词】婴儿,早产;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21-01

【Key words】Infant;Premature;Enteral Feeding intolerance;Intervention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开放,高龄孕产妇的增加,早产儿数量也随之增加。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成为现代围生医学和新生儿急救医学的挑战。而他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营养支持,充足、合理、安全、有效的营养供给是提高早产儿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口或鼻饲管通过胃肠道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是早产儿喂养的最佳途径[1]。但由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在开始喂养后,经常出现呕吐、腹胀、胃残留物增多、加奶困难等喂养不耐受表现。喂养不耐受影响胃肠道摄取热卡,导致蛋白质缺乏,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影响疾病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甚至降低其存活率[2]。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增加早产儿喂养的耐受已成为肠内营养管理的关键。

1.护理干预

1.1 环境管理

梁兰芳[3]阐述光线和噪音刺激可在很大程度上对早产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黑暗和安静的环境能够促进促胃动力激素、胃泌素等胃肠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胃内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肠黏膜生长,有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及喂养并发症的减少。在护理过程中可通过遮光罩或眼罩、限制探视时间及加强病房家属管理,以减少光线和噪声对患儿的刺激。

1.2 非营养性吸吮

吸吮是新生儿的生理反射之一,胎儿20周开始有吸吮动作,但有效的吸吮和吞咽要到32~34周后逐步发育成熟[4]。早产儿由于出生过早而在这方面的发育成熟度不够,经口喂养易引起呼吸暂停和误吸,一般给予胃管喂养,但这种喂养方法剥夺了早产儿的味觉和知觉,降低了早产儿吸吮、吞咽和呼吸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陈青[5]报道,在每次胃管喂养前后,均给早产儿无孔橡皮奶头吸吮5min,每次喂养吸吮时间为10min,每日7~8次,吸吮时间为2周,既能够为早产儿提供感官与视觉的刺激,又可提高胎儿迷走神经的兴奋程度,实现胃酸、胃泌素与胃动素的加速分泌,改善胃肠运动状况,加速胃部排空,从而改善早产儿耐受情况。靳林红等[6]研究也表明非营养性吸吮可加快胃排空,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进而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加速胃肠功能成熟,有利于及早建立胃肠营养,并对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刺激排便

早产儿由于胃肠神经肌肉及激素受体发育不成熟,其肠管动力随胎龄增加也有一定的发育与成熟的过程,胎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小肠呈低幅而无规律地收缩,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结肠动力也不成熟,易出现胎粪排出延迟,而胎粪排出延迟是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坏死性小肠炎的高危因素。采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灌肠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减轻或避免胆红素脑损伤,预防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7]。

1.4 抚触

杨林风等[8]研究表明抚触疗法可改善胃肠蠕动功能,加速胃肠道的排空,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与阳艳莉和黄美珍[9]的研究观点一致。罗文英[10]报道轻柔顺时针进行腹部和中脘穴(中脘穴在胸剑联合“心窝”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每分钟30周,可促进早产儿肠蠕动功能及提高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早产儿腹胀的发生率。

2.药物干预

近几年,药物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及报道逐渐增多。刘晓兰等[11]研究表明应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3~5d,可通过与胃粘膜上的胃动素受体结合,对全胃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力作用。吕霞等[12]的研究结果说明益生菌喂养能增加早产儿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分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好、无毒副反应,具有与红霉素同等临床效果,疗效肯定。侯园林等[13]研究表明四磨汤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既通过药物作用增加胃肠道蠕动,又通过患儿自身的主动吸吮刺激神经兴奋,增加胃泌素的功能,两者共同作用,增加早产儿消化道动力,加速肠道运转,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

综上所述,早产儿生后即进行早期微量喂养,并根据早产儿的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乳类、喂养方式方法,结合护理和药物干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使其顺利的度过喂养关,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命质量,并进一步改善早产儿的远期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炎.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2-106.

[2]陈政.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及预防策略[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7):601-602.

[3]梁兰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60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75-76.

[4]王丹华.早产儿肠内营养新概念[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3):174-177.

[5]陈青.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14-115.

[6]靳林红,吕红艳.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的影响及黄疸的早期干预[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66-2467.

[7]陈英,范锦秀.开塞露结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的影响[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19(2):15-16.

[8]杨林风,黄启凌,吴静,等.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1,29(5):402-403.

[9]阳艳莉,黄美珍.抚触护理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61-262.

[10]罗文英.腹部按摩用于早产儿腹胀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50.

[11]刘晓兰,欧阳敏.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2011,8(5):153-154.

[12]吕霞,张素平,赵倩.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3):207-209.

[13]侯园林,杨新风,田浩.四磨汤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4O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21-122.

论文作者:李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  ;  ;  ;  ;  ;  ;  ;  

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的护理进展论文_李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