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论文_赵红

浅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论文_赵红

赵红 山东省莱西市城北中学 266600

一、重视并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立体理念代替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创新性灵活教学 。“任务驱动”发挥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学生的学习必须从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实地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动手能力,带着任务去学习。

1.提出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它是整个方法的瓶颈。因此教师应重视任务规划,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心里重视任务的安排效果。

2.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重视思索能力和合作精神。很多教师往往在布置任务时会先将操作方法讲一遍,这种方法并不可取。要发挥任务的作用就要教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鼓励诱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考探索来解决问题,这样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就会通过思考而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遇到实在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可以适当地帮学生指点,找出学生解决不了的原因并对此作深刻的讲解,使学生不存在问题,操作成功了理论就肯定没有问题了。任务的存在意义就是让大家在完成它的时候能学到知识,举一反三,将知识点掌握牢固。

3.对任务做出一定的分析讨论、反馈评价。学生在拿到任务独自解决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解决不了的。这时候就必须有老师的指点,以确保学生不会因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对信息技术产生放弃心理。然而老师的指点并不是让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而是用引导的方法,故意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提出方案、最终解决问题。另外老师在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时也不能只注重结果,更重要的是思维逻辑方法,两者都要考虑到,严重杜绝抄袭现象。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最为关键的一步。

二、实施分层教学

中学生面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不一,有些学生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积极性高、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有些学生厌烦信息技术课,态度敷衍、得过且过;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就是从众地学习。这样不同的学习状况促使教师使用“分层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学生分层,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首先要掌握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真实学习水平。因此,在新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测验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将相同水平的学生分类归纳,将所有学生按照层次分为A、B、C、D四个层次。第一层为A层,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并对教师所授内容接受度高,理解能力强,能够自觉学习,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潜力较大的优等生。第二层为B层,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也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所授知识,但是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情绪,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为中等生。第三层是C层,虽然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学习也很努力、有上进心,但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因此成为学习成绩较差的中下生。第四层是D层,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不愿意学习甚至厌烦学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即为所谓的“学困生”。教师将这四类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内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层次调整,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让每一位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分层授课。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将课程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有所收获。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层过程中,“图层”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很多学生根本抓不住其内涵。因此,教师可以用通俗的比方来讲解“图层”的含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讲解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这里的教学就要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明白“图层”的基本概念;二是学会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C、D层学生基础差,只要掌握第一层即可,A、B层学生掌握全部层面。

3.分层练习。也就是说,在课后练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4.分层评价。恰如其分地评价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分层教学中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但是相对于整体水平而言,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差异还是有的。因而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就要做到分层评价,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熟练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也具有操作性强的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多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参加实际操作。如在学习WORD的应用的时候,利用编辑中的“查找”“替换”可以对需要修改的文本进行修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学生都会觉得很简单,一听就明白了,可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学生会发现自己可能会操作有错误,无法对文本进行修改,有的学生忘记选中文本,有的学生忽视全角、半角的转换这些问题都是他们在实践操作后发现的。通过实际练习学生会更加注重操作中的要点,做到准确无误,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赵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论文_赵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