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李文花

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 813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中医组饮食知识(23.59±0.11)分、运动(24.86±0.03)分、按摩(23.67±0.09)分、药浴(23.55±0.08)分、治疗有效率95.35%;对照组饮食知识(12.20±1.78)分、运动(13.41±2.25)分、按摩(12.95±0.64)分、药浴(14.06±0.15)分、治疗有效率81.4%。结论:临床应从饮食、运动、按摩、药浴等角度出发,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加以护理,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按摩;中医膳食;运动;药浴

前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多由久病入络、血行不畅所导致,如未及时予以护理,容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有学者指出,将中医护理中的按摩及情志护理等方法,应用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中,对之病情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中医护理方法,并观察了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中医组资料:男20例、女23例。年龄(39--88)岁,平均(54.82±2.81)岁。病程(1--6)年,平均(5.40±0.21)年。对照组资料:男21例、女22例。年龄(35--87)岁,平均(54.90±2.73)岁。病程(1--5.5)年,平均(5.33±0.19)年。两组可对比(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中医及西医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参与研究前,均已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西医的血糖监测、病情观察及给药等为主。中医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按摩、情志护理、健康宣教、推拿、手足药浴等。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包括饮食知识、运动知识、按摩知识、药浴知识4项指标。健康知识可采用调查问卷法评分,护理人员应于护理后,向患者发放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要求患者作答。问卷中,每项内容的最高分均为25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5 疗效判定依据

显效: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显著缓解者,视为显效。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者,视为有效。无效: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者,视为治疗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

中医组饮食知识(23.59±0.11)分、运动(24.86±0.03)分、按摩(23.67±0.09)分、药浴(23.55±0.08)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血痹”、“瘘症”的范畴,患者多伴随气血不畅、筋脉失养、肝肾亏虚等症状[1]。常规西医护理方法,对按摩、情志护理及药浴等缺乏重视,患者的病情很难得到缓解,治疗有效率较低。本文研究发现,给予常规西医护理后,患者饮食知识(12.20±1.78)分、运动(13.41±2.25)分、按摩(12.95±0.64)分、药浴(14.06±0.15)分、治疗有效率81.4%。

根据中医护理的要求,应将饮食、运动、按摩、药浴等,共同应用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中,促进病情康复[2]。具体护理方法及优势如下:(1)饮食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肢体麻木及疼痛等为主,与气虚血瘀、肝肾亏虚、阴虚血瘀等因素有关。鸡肉、扁豆、香菇等,可补气养血。猪肉、鸭肉等,可补肝补肾。韭菜、蜂胶、牛肉等,可补阳气、提高血液的畅通性。临床可视患者证型的不同,给予患者不同的食物食用,促进病情康复。(2)运动与按摩:可嘱患者通过练习太极拳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肢体麻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病情康复;可嘱患者采用按摩器按摩小腿及手臂等区域,改善末梢循环。部分伴随足部麻木者,可取劳宫穴及涌泉穴为主穴进行按摩,使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以缓解。(3)情志护理: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发生后,患者常存在较为强烈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通过鼓励的方式,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注,减轻其负面情绪。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使患者能够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下,更加主动的治疗疾病,促进病情康复。(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可通过召开健康讲座的方式,召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免费听讲座。讲座上,医护人员所讲述的知识,应以疾病的中医证型、中医膳食等为主,还需从运动以及生活方面,向患者宣传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5)推拿方法:护理人员可采用食指关节帮助患者按压膀胱及输尿管等反射区5min,可取甲状腺、大脑、三叉神经等反射区,采用刮压的方式给予护理,30--50次/d,促进症状缓解。可取太溪、公孙、足三里及三阴交为主穴,各按压30--50次,促进病情康复。(6)手足药浴:可嘱患者采用红花、艾叶、川草乌等,以5000ml的水煎煮30min。离火后,以药液浸泡手足1h,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病情康复[3]。本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后,饮食知识(23.59±0.11)分、运动(24.86±0.03)分、按摩(23.67±0.09)分、药浴(23.55±0.08)分、治疗有效率95.35%。较常规护理相比,优势明显(p<0.05)。

综上所述,临床应从饮食、运动、按摩、药浴等角度出发,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加以护理,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冯利敏.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7):187-188.

[2]王洪梅,吴君.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12):206-209.

[3]谌静,陈盛业.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2):2427-2429.

论文作者:李文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李文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