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给予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论文_任晓荣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医院心内科 陕西咸阳 713800)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给予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分别予以依那普利、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8.31%(58/59)优于对照组88.14%(5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39%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予以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依那普利;吲达帕胺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037-02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会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逐步迁延会发展为心肌舒张、收缩功能衰退,最终出现心力衰竭。研究发现,疾病也可能和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出现合并症,加重疾病,提升心力衰竭几率[1]。为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现主要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59例,男30例,女29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64±3.76)岁,病程0.60~5.60年,平均病程(3.50±1.50)年。观察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7.94±3.51)岁,病程0.50~5.72年,平均病程(3.34±1.3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患者基本资料并未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8),口服,5mg/d,1次/d,治疗时间为3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用吲达帕胺(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28)进行治疗,2.5mg,1次/d,口服,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显著改善,血压得到控制,心力衰竭次数减少至80%之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血压得到下降,心力衰竭次数减少约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且血压和心力衰竭情况也未出现显著变化。(2)对比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有恶心呕吐、心悸、面色潮红,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取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χ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8.31%)优于对照组8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自身合并症多,用药依从性差,治疗难度到,为心力衰竭重要原因。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为治疗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其中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阻断AngⅡ的效果,持续减缓AngⅡ生成也可缓解激肽,降低血压[2]。虽然此种药物对糖代谢并无严重影响,但却可提升脂肪以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抵抗,降低血胰岛量,抑制平滑肌增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持续改善患者心功能。口服之后于患者体内化解吸收后,可起到血管舒张、降低血管、肺血管阻力,改善患者心脏血排量,起到降压效果,且此种药物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降压过程中并不影响血量输出,可保持心肌收缩稳定[3]。吲达帕胺为磺胺衍生药物,口服之后多集中于血管平滑肌之内,达到抑制细胞钙离子流以及血管对升压物反应性,降低血管阻力,产生降压活性。临床研究发现,此种药物可降压效果显著,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断钙离子内流,抑制血管收缩,因此可极大降低面红等不良反应[4]。且也有利尿作用,改善内皮功能作用,促使血管持续舒张。联合两种药物是可起到显著的降压,缓解心力衰竭效果[5]。分析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8.31%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之后,心力衰竭情况有显著好转,且血压也得到控制,因此此种疾病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39%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时,吲达帕胺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显著降低各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予以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时,不仅可缓解心力衰竭情况,也可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彭学惠.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160-161.

[2]张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0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6,25(5):79-81.

[3]李勇.氢氯噻嗪结合缬沙坦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9-120.

[4]房莉.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642-1643.

[5]黄彦兵.联用吲达帕胺与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179-180.

论文作者:任晓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性心脏病给予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论文_任晓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