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应用研究进展论文_连丽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应用研究进展论文_连丽霞

天津市永久医院脑内科 天津市 滨海新区 300450

摘要:近几年,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患者会出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等并发症。本文简要分析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评估过程和诊断过程,并对具体的治疗机制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溶栓;治疗机制;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造成的,脑神经功能的丧失也会造成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为了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疾病治疗机制。

1急性缺血性脑卒评估和诊断

1.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评估

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生命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内容进行评断。我国脑卒中医疗质量评估协作组织对患者进行集中调查后发现,发病在三个小时内的患者溶栓率较好,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提升诊断准确性。李花[1]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体会》中就对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小时内静脉溶栓前、溶栓中以及溶栓后评估过程进行了分析。

1.1.1病史

是医护人员采集的最直观的数据和信息,医护人员在接受患者后要询问患者具体的发病时间,并且结合发病时间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间窗内组和溶栓时间窗外组。首诊医生要对患者溶栓时间窗内组给予重视,不仅要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估,也要对溶栓前评估等进行集中分析。目前,国际上主要是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对神经功能障碍进行评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2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对患者的头颅进行颅内出血的判定,并且对CT区可进行缺血可逆性评估。其中,要对患者的标准MRI、DWI等进行集中判定。DWI症状会在数分钟内出现缺血灶,医护人员要借助影像资料对病灶的大小以及部位等进行集中判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疑似脑卒中的患者而言,影像学检查是首选,能有效识别脑CT中的缺血半暗带[2]。

1.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

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全面评估后,就要对其进行集中诊断,提高诊断的标准化程度。

1)患者起病比较急。2)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问题,并且,一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全面性神经功能缺损问题。3)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和异常体征参数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数小时以上。4)对患者进行脑部CT或者是MRI进行分析后,能排除脑出血或者是其他病变,就能进行确诊。5)对患者脑部CT以及MRI进行判断,就能分析出梗死病灶。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机制

丁亚榕,刘丽萍[3]指出脑卒中是较为常见的致死原因,也是成人罹患残疾的关键因素,2010年我国新发脑卒中人数激增到200万,患者人数已经超出600万人,每年因为罹患脑卒中死亡的人员在150万以上。就算是患者接受了相应的治疗,依旧存在70%以上的患者治疗后出现肢体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基于此,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处理机制予以认知,有效维护障碍处理和管控效果,只需要在缺血区缺血3个小时到6个小时之间时进行补充就能恢复其实际功能,减少致残率。基于此,在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要践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目前,主要是进行静脉溶栓处理,在患者静脉推注或者是滴注溶栓药物的过程中实现血栓的溶解,并且保证短时间内能有效对闭塞血管进行治疗。在进行溶栓处理的过程中,能保证缺血但是没有造成坏死的脑组织直接恢复血液灌注状态,避免坏死的进一步发生,有效提升预后。时间窗内要尽量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予以重视,确保其能发挥治疗价值和优势。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为了进一步扩大溶栓时间窗研究范围,要将时间窗扩大到6个小时,平均的给药时间要控制在4.2小时[4]。静脉溶栓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一般而言,发病时间在4.5个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效果最佳,且溶栓操作开始的越早整体组织化规划管理效果越好,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确保治疗风险也能有所缩减。除此之外,一部分医院还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集中诊断,首选rt-PA溶栓药物,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时间窗较为有限,就会对其使用过程和应用效率造成影响,就算是时间在4.5个小时以下到医院中就诊,也会因为整体处理效果受限不能及时完成溶栓治疗[5]。

3结论

总而言之,在临床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药物配合治疗机制,避免脑卒中出现复发,并且对患者进行全身保护性治疗,有效落实静脉溶栓治疗,尽快恢复患者梗死区域血液循环的基础上改善缺血现状,一定程度上抑制神经细胞死亡,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李花.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27):213-214.

[2] 丁亚榕,刘丽萍.急性缺血性卒中脑侧支循环与血流的形成与干预进展[J].北京医学,2017,39(5):520-522.

[3] 王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J].饮食保健,2018,5(21):192.

[4] 徐尚刚,黄洋辉,梁隆斌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院前及院内溶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0):2430-2433.

[5] 李强,王洪新.CT 灌注成像在 rt-PA 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5(40):46-48.

论文作者:连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应用研究进展论文_连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