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CTA对头颈动脉病变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论文_刘再强,宋超,王世平, 李骏, 杨勤飞,于凌

头颈CTA对头颈动脉病变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论文_刘再强,宋超,王世平, 李骏, 杨勤飞,于凌

云南昆钢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安宁市 650302

【摘要】目的 探讨128层CT头颈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对头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头颈部CTCA影像学检查资料,评价128层螺旋CT对头颈部动脉血管壁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的显示,血管有无闭塞、动静脉畸形、血管变异、支架术后有无狭窄进行评判,探讨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结果 185处粥样斑块中颈内动脉颅内段80处;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近段62处;椎动脉27处;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分别8处;大脑前中动脉8处。头颈部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及闭塞共36处: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17处,闭塞1例,占50%;椎动脉中度以上狭窄8处,闭塞3例,占30%;大脑动脉中度以上狭窄7处,约占20%。结论:头颈血管CTA对头颈动脉血管中度以上的狭窄及斑块性质的判断准确,可做为临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筛查方法。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头颈血管 动脉血管成像

脑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头颈部CTA具有操作方便、图像清晰、无创伤等优点,对患者后期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1]。因此,尽早发现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有助于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发现,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106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变患者头颈CTA影像学资料;该组病例男54例,女48例;平均年龄57.8岁;102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行走不稳、肢体乏力、失语等;脑梗塞4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1例。

1.2 检查方法

1.2.1 头颈部血管CTA 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PHILIPS-Brilliance)64排128层螺旋CT行头颈CTA检查,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MEDTRON)以4.0~5.0ml/s。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350~750mA。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下方30~50mm至颅顶,将扫描原始数据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重建头颈动脉,由两位资深CT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对头颈动脉血管进行评价。

1.2 粥样硬化斑块的判定

参照《现代全身CT诊断学》对所测头颈动脉斑块进行分型:软斑块CT值为(14±26)HU (-42~+47HU),中间斑块CT值为(91±21)HU(61~112 HU),钙化斑块CT值为419±194HU(126~736HU)。

1.4 头颈血管狭窄的判定

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实验(NASCET)计算狭窄率[2] :狭窄率=(B-A)BX100%。狭窄程度按百分比判定:轻度狭窄小于50%,50-69%为中度狭窄,70-100%为中度狭窄;100%为闭塞。

2 结果

2.1 头颈动脉血管粥样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的检出

本组怀疑头颈血管病变患者共检出185处粥样斑块:颈总动脉8处,约5 %;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近段62处,约占33.5%;颈内动脉颅内段80处,约43占%,颈外动脉8处,占5%,椎动脉27处,占13.5%;大脑前中动脉8处,占4%。头颈部动脉血管中度以上狭窄36例。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18例,占50%;椎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13例,约占30%;大脑动脉中度狭窄7处,约占20%。本组1例支架植入术后随访,内置支架中度狭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8层头颈血管CTA对血管粥样斑块、狭窄的显示

106例患者通过头颈血管三维重组图像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存在的软斑块、钙化、混合斑块及狭窄均容易识别;管腔有无狭窄、闭塞及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环附近的狭窄、扩张显示也较为直观。

血管其它病变及发育异常的检出

颅内动脉瘤4例,约占4%;动静脉畸形1例,约占1%;椎动脉先天发育纤细12例,约占12%;椎动脉开口变异2例,颅内动脉先天变异4例,约占6%。

讨论

3.1 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

目前,国内外头颈动脉CTA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文献认为,CTA对头颈部大血管斑块特征、狭窄程度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评估准确、直观;对溃疡斑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传统的MRI及超声多普勒等检查[3] 。颅内70-80%的血供来自颈内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大约33%的TIA患者发展形成不可逆脑梗死[4]。吕达平等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以及颅内外动脉狭窄引起TIA的观点应得关注[5],尤其是活动性硬化斑块脱落造成TIA及脑梗死更为重视。还有研究[6]认为:颅内外动脉狭窄50%组一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狭窄程度<50%组。本组25处中度以上狭窄,磁共振、CT证实4例为急性脑梗。

椎动脉发育异常及狭窄的诊断价值

椎动脉主要供血小脑,占颅内供血20-30%,颈源性眩晕大多认为与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笔者认为,中老年患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除了椎动脉狭窄以外,骨质增生及肌腱韧带的损伤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血管瘤往往起病隐匿,头颈血管CTA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显示较为直观,尤其对小动脉瘤的发现。本组4例动脉瘤均显示清楚、包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同时,脑底动脉环动脉的局部狭窄、梭形增粗有动脉瘤趋势的可能,应重点加以关注。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日趋年轻化,头颈血管CTA是颈部动脉血管的首选和重要检查方法[8]。同时,头颈血管CTA应作为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方法,对头颈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及支架术后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超、赵俊武。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当代医药[J]. 2013,22:106-107

[2]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 Beneficial effec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symptomatic patient with high-grade carotid stenosis[ J ]. N Engl J Med,1991,325(7):445-453

[3] Philip J.Homburg, Sietske,Mar jon J.van Cils, Tessa Jansen,Thomas T. Deweert, Dippel and Aad van der Lugt Stroke 2010,41,1151-1156

[4] Sheehan O C,Kyne L,Kelly L A,et al.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ABCD2 score, carotid stenosis,and atrial fibrillation for carly stroke prediction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he North Dublin TIA Study[J]. Stroke,2010,41(5):844

[5] 吕达平,韩咏竹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ABCD2评估。现代预防医学[M]. 2013,40(018):3514

[6] 张鹏辽、闫宏梅。 ABCD评分法结合头颈部CT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 [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0,(18):1632-4

[7] 段伟 王东升等,青年颈源性眩晕患者颈部血管CTA及脑CT灌注成像变化的研究。中国实用医药[J] . 2012,17:65-66

[8] 牛宏图 孙晓丽等,头颈部CTA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DUS和DSA对比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J]. 2011,10:1740-1742

作者简介:刘再强,出生于1973年10月8曰,籍贯:云南昆明安宁,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医师。现主要从事放射.cT,MRI影像诊断工作。

论文作者:刘再强,宋超,王世平, 李骏, 杨勤飞,于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头颈CTA对头颈动脉病变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论文_刘再强,宋超,王世平, 李骏, 杨勤飞,于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