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分析论文_李丹 侯媛媛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分析论文_李丹 侯媛媛

李丹 身份证号码: 41010419860XXXX044

侯媛媛 身份证号码: 410822198XXXX004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高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建筑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比较高,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更加关注。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质量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建筑抗震性不高,一旦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想象。因此,必须要重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明确其问题与设计方法,不断优化设计流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在阐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

引言

我国地域广阔,在一些地域内,地震频发,作为地震在发生频繁的国家,我国应该在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上不断的研究。建筑抗震的实际的结果表明,在地震区域内的建筑物,其如果自身的抗震性能设计不够科学,或者是整体的布置不合理,仅仅的依靠建筑结构来提高其抗震性,是远远不能达到抗震的效果的,这对地震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没有起到减少的效果。因此,要想降低地震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就必须将建筑结构抗震性的提升和建筑设计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其建筑物的抗震性的提升,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内涵概述及抗震设计原则

1.1内涵

一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主要就是通过研究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结合长期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获得的一种有效设计思想与方法。根据地震理论,地震是一种随机性强的振动,其复杂、随机与不确定性等特点突出。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想准确的预测建筑物可能存在的地震特性与参数。所以,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还不能对建筑结构空间、性质、材料及外界变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能依赖于计算结果,而是要以实际地震中工程震害的破坏部位和破坏发生原理,结合地震动理论,在此基础上总结与之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以此作为建筑抗震设计的突破点,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1.2建筑抗震设计原则

(1)、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要坚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理念。(2)、切忌将竖向荷载构件视为主要耗能构件。(3)、在建筑整体抗震设计中,要尽可能设置多个防线,以免建筑结构承受住第一次地震破坏后,余震抵抗能力不足。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阐释

2.1平面设计抗震性问题

对于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强调平面布置对于建筑物抗震性产生的影响。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形成横向扭转力与纵向扭转力,特别是建筑物形状不规则的情况下,会使得此部分力不断累积,瞬时破坏建筑物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落实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应尽可能选择规则建筑物,进而规避外伸与内收效应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沿着高度方向与层间刚度、强度受力会更加均匀,特别是建筑物布置呈对称状态的情况下,结构设计能够使建筑所承受的冲击影响得以分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在实践中,无法选择使用对称形状建筑物,则应有效核算空间结构,设计楼板不连续亦或是不规则建筑物结构方面,要综合衡量楼层实际刚度与强度,并适当地调整选用的模型,确保能够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相适应。

2.2建筑地理位置选择问题

开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一定要全面思考具体的状况,特别是建筑物地理位置的选择以及地基勘察。其中,勘察工作是为了确保地基基础抗震性能与设计要求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地基基础状况作为参考依据,科学选用结构设计模型,合理计算钢筋混凝土配筋。此外,要科学选择相对应地理位置,尽量不选择抗震性能不理想的区域,特别是安全性能偏低的环境,坚决不允许建造建筑物。在地理位置选择的基础上,地势因素同样也会对建筑物安全性能以及抗震结构设计带来直接的影响,因而要避免在山体滑坡几率较大的地形条件下建设建筑物,同时不选择河谷滩地。如果区域的土质软或者是湿地,一定要事先采取安全修复与加固的措施,并在结构设计方面,综合考虑建筑物抗震的等级与地基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加固山体,优化设计地面结构与地基,确保建筑物地理位置选择与抗震要求吻合。

2.3建筑物的高度与材料选择问题

贯彻落实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思考建筑高度对于抗震效果产生的影响。近年来,部分企业忽视了建筑安全的重要作用,一味关注企业利益的获取,仅依靠自身经验优化并调整建筑结构的设计,严重忽视了诸多自然因素带来的损害。此外,在选择钢筋等材料方面,选用了超出抗震结构的设计,使建筑物倒塌的几率增加,不利于建筑物质量与结构的合理性。现阶段,在选择建筑材料方面,因绝大多数建筑结构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所以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位移数值做出考虑,并且在设计建筑结构方面,还应强调地震灾害导致建筑顶部变形数值的影响。如果选择使用小型钢结构的设计方法,一定要保证硬度与材料选择要求相适应,以免地震荷载变动对于建筑材料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应确保建筑材料硬度的合理性。

3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要求标准,在建筑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建筑物建设应该在满足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抗震性。对此,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第一,为了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建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保证了建筑过程中,墙、梁、支柱的轴线的水平,从而建筑稳定结构体系,保证建筑结构墙、梁的稳定性。第二,根据国家制定的抗震等级,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提升梁、柱以及墙的抗震标准,一般建筑施工建设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极大地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的承载力。因此,设计在进行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时,就应该按照强剪弱弯的方式对其进行合理化原则的调整,实现其对截面的尺寸的良好的控制,保证满抗震的需要。第三,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在进行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多道抗震放线,优化建筑内部结构,在一个抗震的体系建设中,可以实现对地震发生时不同层级的构建起到不同层面的抗震作用,从而建筑抗震结构中设置多条发放线,发挥陆续展抗震的作用。

结语

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不断总结归纳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经验,选择先进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会推动建筑领域的质的飞跃。同时,严格按照建筑领域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孙俊,刘铮,刘永芳.工程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黄小燕,赵菲,陈超核.抗震概念设计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应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作者:李丹 侯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分析论文_李丹 侯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