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论文_郑晓春

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论文_郑晓春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电缆是电力系统结构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电缆线路运行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电缆运行维护和检修,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配电网络;电缆线路;维护;检修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缆应用数量增加,对其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中电缆线路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为了保证配电网络正常、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要对电缆线路进行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对电缆线路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电路线路运行检修的质量。

一、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要求分析

(一)运行电压不可过高

一般来说,额定电压不能超过5%。在实际应用中,备用线路必须和电网连接,通过充电的方式,避免线路受潮,进而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若为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必须在2小时内停止电缆运行。

(二)运行负荷

因为型号和截面大小等差异,所以电缆线路运行的过负荷。也存在着差异。以6—10kV电缆为例,运行过负荷的最大值不可以超过额定电流的110%。

(三)运行温度

电缆线路的运行,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加速绝缘老化。除此之外,还会造成电缆芯导体游离,使得电缆的绝缘性降低。依据电缆运行要求。对于110kv电缆。缆芯温度不可以超过75℃,如果运行温度过高,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

二、配电网络电缆线路运行特点分析

(一)运行电压

关于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优点,上述已经阐明过了。笔者以为,电缆线路的这些优点及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其优点恰恰成为了其出现问题的节点。比如,电缆线路在运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电压予以限制,不能让电压过高,即需要将额定电压设定在115%之内;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避免备用的电缆线路受潮,而通过充电就可以避免这一点。在这种局面下,就必须要求电缆的绝缘性能要好。

(二)运行负荷

不同地区的电缆线路、同一地区的电缆线路,包括型号、截面、额定电压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形下,也就决定了不同电缆线路的过负荷也存在差异。此外,在对于运行负荷的要求与设计上,是非常严格的,即要求长期运行的电缆线路才可以允许它少量存在。不仅如此,对于负荷电流的要求标准更为严格,必须要能够满足经常性负荷电流控制在运行电流范围之内。以6-10kV的低压配网来说,电缆的运行负荷的最大值,必须要控制在原本额定电流的110%以内。

(三)运行温度

笔者以为,这一点是造成电缆出现安全故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现实中也比较常见。仔细分析可以得知,由于电缆线路在运行工作的时候,外界的温度一般都比较高。关于这一点,在行业标准规章中也明确做了规定,以110kV配电网为例,要求电缆缆芯的温度控制在75℃以内,一旦发现温度升高,应在第一时间采取可行的散热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措施

(一)做好电缆线路的巡视检查

为了保证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对运行中的电缆线路应做好巡视与检查。巡视检查主要分成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以及监察性巡视。定期巡视掌握线路基本的运行状况,电缆本体及附件,构筑物等是否正常运行,做好电缆表面及其周围温度的记录工作,如:土壤温度、大气温度等,以判断电缆是否过载;特殊巡视是在气候恶劣(及大雾等异常天气)情况下,对电缆线路进行特殊巡视,从而查出在正常天气很难发现的缺陷;夜间巡视是在阴雾易闪络天气情况下或是线路负荷高峰时期进行,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接点发热情况、电缆头、绝缘子爬闪情况;故障巡视主要是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进行,目的为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点,明确故障原因,以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监察性巡视主要对象为有缺陷而又可监视运行的线路、保电线路,属于是加强性巡视。

(二)加强电缆负荷监视

通过电缆负荷监视,能够实时掌握线路运行情况,尽量避免出现过负荷,否则极易导致电缆出现损伤。电缆线路负荷的测量可用钳型电流表、配电盘式电流表等测定,保持电缆线路在规定的允许持续载流量下运行。对于无人值班变电所电缆,需一年测量2~3次,夏季一次、秋冬季高峰期1~2次。

(三)重视电缆温度测量

电缆线路运行时将受到环境条件和散热条件的影响,而且在电缆线路故障前期局部会伴随有温度升高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电缆线路进行温度监测。电缆温度测量时机宜为夏季、电缆负荷高峰期,测量位置宜为散热条件最差的线段、电缆排列最密的线段、有外界热源影响的线段。在对于直埋电缆温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注意测量土壤温度,同时测量土壤温度热电偶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相距不得超过3m。

(四)电缆金属套腐蚀监视

当电缆线路处于润湿土壤、生活垃圾填土中,电缆金属套极易出现腐蚀,主要包括微生物腐蚀、化学腐蚀,因此必须对电缆线路邻近区域土壤进行检测,若为阳极区,需采取一定措施防范电缆金属套出现电解腐蚀问题,如:采取阴极保护技术、设置排流装置等等。

(五)电缆绝缘监视

电缆运行中发生事故经检修未能彻底消除缺陷,或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缺陷而未能及时加以消除者,当它投入运行后必须加强监视。如果在半年内经三次以上的试验,而缺陷没有变化,则可认为其已是固定性的缺陷,可以记入历史专档备考,而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管理。

(六)做好电缆的技术管理

对于电缆运行部门而言,技术资料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以为运行检修规程的修订、技术原则的制定提供参考。需派专人负责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具体管理对象包括:原始资料、施工检修资料、电缆敷设后详细的电缆线路走向图、运行资料、技术资料、缺陷管理资料等。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电缆线路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认真做好配电网络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配电网络的电缆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全面的了解维护和检修的特点,重视维护和检修工作的作用,做好维护和检修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配电网络的运行安全,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石长柏,赵晨炜.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结果的因素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1):209-209.

[2]刘昌科.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36-137.

论文作者:郑晓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论文_郑晓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